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海霞  石和  王道永 《地质通报》2011,30(1):179-183
广泛分布于云南思茅盆地的上三叠统歪古村组为一套含化石稀少的红色磨拉石沉积,1∶5万区调中在思茅盆地东南部的该组中采获了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共有21属52种。该双壳化石组合的发现对歪古村组沉积时期双壳动物群的面貌是一个补充。根据双壳化石群的时代属性,认为歪古村组应属卡尼—诺利期的沉积,并对图区晚三叠世沉积环境的演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2.
黔南祥摆组的化石资料稀少且以植物化石为主,在独山县羊凤乡祥摆组中发现了一个海相动物群,主要化石有腕足类、珊瑚类、苔藓虫类、头足类和遗迹化石,其中以腕足类最为丰富.在鉴定分析所发现化石的基础上,结合该动物群所在层位的岩性特征、矿物特征和区域上该时期的沉积特征,采用古生态学分析方法,认为该动物群生存环境为一个淡化潟湖.区域上,该潟湖主要位于平塘县与独山县之间,而构成潟湖与外海的障壁则主要位于摆者至麻尾一线东北,呈北西向延伸;在北部兔场附近祥摆组已演变为以泛滥平原沉积为主.潟湖范围内现今构造形态完整,同时这种局限低能的沉积环境可以形成良好的烃源岩,因此它们在区域上的分布对岩相古地理和油气生储盖组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在野外和室内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四川龙门山区北川县下泥盆统永利村谢家湾剖面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年代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认为:1)研究剖面定为甘溪组谢家湾段较为合理;2)根据化石特征自下而上建立了Euryspirifer延限带和Otospirifer富集带;3)研究剖面属于典型的Ⅱ型沉积层序,由陆架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早期、晚期高位体系域组成;4)研究剖面应属埃姆斯阶下部的中上部分,并可与广西、贵州相当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4.
西藏措勤地区达雄群时代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25万措勤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自2000年开展以来,对测区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和剖面测制工作,收集了大量野外第一手资料。根据测区地质特征分析及原侏罗纪达雄群剖面上的古生物化石鉴定成果,笔者认为测区内所建的群级地层单元———达雄群(J2-3D)的时代及地层归属等尚存在诸多疑问。1达雄群概述侏罗系达雄群的创名剖面位于测区内措勤县达雄地区朗弄沟口—雪上勒,系西藏地矿局区调队在1983年1∶100万日喀则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所命名。此套地层在测区仅见于达瓦错北,呈一三角形状分布,周围以断层与白垩系则弄群(…  相似文献   
45.
西藏措勤地区“乌郁群”上部是一套红色碎屑沉积,原来被认为属湖沼相,划归上新统.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中,在这套碎屑沉积中发现一些含较丰富有孔虫、固着蛤化石的灰岩层.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措勤地区的“乌郁群”上部应为滨浅海相沉积,其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  相似文献   
46.
石和 《矿物岩石》1996,16(2):70-76
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是松辽盆地含油层位之一,查明其沉积环境对该区的油气勘探、保持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泉头组三、四段岩心中的沉积学特征、古生物及其化石的埋藏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首次划分出两种遗迹相,指出泉头组三、四段主要属河流相沉积。  相似文献   
47.
石和  黄思静等 《地质通报》2003,22(2):113-117
据从采自四川江油马角坝石炭系剖面中的未蚀变海相岩石样品中获得的22个锶同位素测试数据,建立了剖面的石炭纪锶同位素演化曲线。马角坝剖面的锶同位素曲线与我们在贵州惠水、Denison等在北美建立的同时代锶同位素曲线总体上是一致的,表明了锶同位素曲线对海相地层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性,根据对比结果,讨论了马角坝石炭系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和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48.
四川龙门山中段泥盆纪的双壳类,因腕足类的繁盛排斥而相对贫乏,研究者较少。刘协章(1988)描述了江油甘溪、北川一带的泥盆纪双壳类18属49种,大部分为新属种,并划分出3个组合带1个顶峰带。笔者在进行1∶5万都江堰幅区调工作时,于都江堰市虹口乡九甸坪深...  相似文献   
49.
西藏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及海相地层的定年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样品成岩蚀变检测的基础上, 本文测试了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87Sr/86Sr比值. 样品对海水代表性的评估说明, 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了原始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 建立的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国际上已公布的同时代曲线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说明全球事件是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曲线的建立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大范围洲际盆间对比提供了新的途径, 弥补了生物地层对比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 笔者尝试利用测试的锶同位素数据, 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原理确定了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系剖面坎潘/三冬阶和马斯特里赫特/坎潘阶的界线, 按83.5 Ma和71.3 Ma分别作为这两个界线的年龄, 它们分别位于剖面的217 m和291 m处.  相似文献   
50.
西藏措勤地区“乌郁群”上部是一套红色碎屑沉积,原来被认为属湖沼相,划归上新统。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中,在这套碎屑沉积中发现一些含较丰富有孔虫、固着蛤化石的灰岩层。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措勤地区的“乌郁群”上部应为滨浅海相沉积,其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