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均质地层参数的获取与表征方法是浅层地质体改造的重要依据。基于非均质地层的地质建模,表征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土体表观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利用 Weibull 分布统计描述局部地层信息,并应用Diamond-Square分形插值方法,结合差分盒子维计算非均质地层分形维数,进一步合理演算整体地层参数。采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采样数据,对非均质地层块石颗粒及土颗粒进行建模。通过非均质地层模拟结果,发现其破坏过程与应力应变曲线要比均质土体复杂得多,由于块石大颗粒的含量、分布特性对土样力学性质影响显著。本文建模方法有助于非均质地层参数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从5L水中用铁、铅、钡和铈作载体,系统分析~(234)U、~(238)U、~(228)Th、~(230)Th~(232)Th、~(224)Ra、~(226)Ra、~(228)Ra和~(210)Pb的含量或比值。铀、钍经Fe(OH)_3沉淀富集后用TBP萃淋树脂柱分离,用激光荧光和比色法测定,同位素比值用α谱仪测量,化学回收率在90%以上,测量下限分别为1μg/L和3μg/L。镭、铅经硫酸盐沉淀富集后,用EDTA在不同pH条件下分离,~(224)Ra和~(226)Ra用射气法测定,~(228)Ra和~(210)Pb分别用其β子体~(228)Ac和~(210)Bi在低本底β装置上测量,测量下限分别为2.5×10~(-2)、8×10~(-3)、4×10~(-3)和5×10~(-3)Bq/L。  相似文献   
13.
顾鼎祥  陈明秀 《铀矿地质》1989,5(3):187-191
水样用盐酸酸化后,用Fe(OH)_3沉淀富集~(210)Po,在0.2—0.5mol/L盐酸介质中70℃时在铜或银片上自镀3h,在低水下α测量仪上测量。全程回收率>95%,对<5×10~(-4)Bq/L的自来水,相对均方差<±20%。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吴庆余  盛国英 《沉积学报》1995,13(A01):118-123
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枯草杆菌游离烃类及热解烃类进行了分析。枯草杆菌热解产气率较高,正异构比值较低,乙烷乙烯比值较高。热解作用使氯仿抽提物含量大幅度提高,达热解前的10.74倍。枯草杆菌游离烷烃以正烷烃为主,主峰为正二十七烷,碳数分布范围为C16-C3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方差分量估计理论运用于三维网平差中,推导出了含定向角未知数及消去定向角未知数的方差分量估计公式,并进行了模拟和实例计算,从而建立了合理的三维网平差随机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波速比预报地震的某些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震波速变比异常在地震预报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如多台求波速比值方法的误差因子、是否存在正异常的问题、关于异常时间的判别指标以及异常与空区的关系等。为了说明问题,列举了众多天然地震的震例以及一项人工爆破的试验结果。这些讨论的问题对于应用波速比异常预报地震的实践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