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390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在土地管理执法中,《土地管理法》的第74条、第76条与第77条之间;第73条、第76条与第81条之间,常出现对土地违法行为处理适用法条不准,导致败诉,或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笔者根据自己的办案实践,试对这些法条之间的区别作适用分析。  相似文献   
42.
采用个旧地震台2016~2017年记录到的2次朝鲜核试验及2次韩国天然地震的波形和背景噪声记录,通过运用测震学分析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对核试验、天然地震在震相、频谱方面的区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近地区的核试验波形与天然地震事件相比,二者在震相、面波、持续时间等方面差异较大;受震中距较大及震级较小影响,所选核试验波形与天然地震在时频特征上无明显差异,与背景噪声相比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43.
一种优化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龙  文鸿雁  唐诗华 《海洋测绘》2006,26(1):37-39,53
对于高精度测量和导航,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快速求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单频接收机。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其基本思想采用分步求解,首先应用最小二乘模糊去耦调节法(LAMBDA)搜索出来的模糊度作为初始值,然后应用卫星分组方法降低搜索维数,并应用极大似然准则,构造搜索函数,最后应用最优化原理,搜索出最优的模糊度参数,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检验,即RATIO检验,OVT检验,多项式拟合残差检验。为验证该算法,我们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实验,利用本文方法在11 S以内正确确定了模糊度,其基线长误差小于3MM,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改进模糊度的搜索速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成功率。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定向及姿态测量。  相似文献   
44.
海洋是多尺度强迫-耗散系统,机械能主要在大尺度输入,在小尺度耗散。在大、中尺度运动的能量向小尺度湍流传递过程中,内波扮演着重要角色。内波的生成和破碎可打破海洋动力平衡,而在陆架区,内波(主要是内孤立波)的浅化演变与耗散则是驱动湍流混合的关键过程。通过长期的理论、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目前已认识到内波浅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演变:波形调制、极性转变、裂变、破碎与耗散。相较于直接发生破碎,浅化演变过程中的裂变及其引发的剪切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是内孤立波在陆架区的主要耗散机制,显著调制陆架区的跃层混合。从能量串级的角度讲,内孤立波浅化裂变为动力不稳定的高频内波是潮能串级的重要通道。本文简要回顾南海北部陆架区内波的研究历史,并着重总结内波在陆架区演变与耗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北极快速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冰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本文聚焦北极海冰变化幅度最大的西北冰洋,从营养盐、叶绿素、浮游植物群落和沉积碳埋藏等变化来讨论海洋生态环境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尽管太平洋北向流和北极周边河流输入加强可以增加西北冰洋上层营养盐储库,但由于夏季硅藻旺发向沉积物迁出大量生源元素,使得上层营养盐相对亏损,部分海域存在显著的氮限制和硅限制。随海冰减退,尽管夏末海盆区浮游植物呈现小型化趋势,但西北冰洋总体上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呈现增高的趋势;伴随叶绿素极大层下移、北扩,以硅藻为代表的生物泵过程得以更高效的运转。在沉积物埋藏的有机碳中,除原先北冰洋生态系统占据重要比份的冰藻外,硅藻等藻类的有机碳埋藏也逐渐增加。西北冰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加不仅促进了生物泵的运转和碳的埋藏,而且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北极海域目前已成为全球碳源汇格局变化最大、海洋生态系统改变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6.
信息流在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尤其是在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带宽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信息流的等级结构和结构模式,揭示了目前河北省互联网网络结构的空间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47.
琼州7.5级地震区深部电性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 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是产生琼州7.5级大地震的重要原因. 这次大地震后断裂活动表现为以蠕滑为主.推测未来再发生同等强度大地震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8.
最小二乘估计和部分变量误差模型的总体最小二乘估计不具备抵御粗差的能力。鉴于粗差可能同时出现在灰色白化微分方程的观测值和系数矩阵中,本文提出基于IGGⅢ抗差方案的部分变量总体最小二乘稳健估计。结合仿真数据和高铁路基观测数据,系统地比较稳健最小二乘、部分变量总体最小二乘、本文算法参数估计结果和算法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预测精度高,可以应用到高铁路基沉降预测中。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灯光密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效率,采取KDE、ESDA、SDE等方法对中国县域尺度2000-2015年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总体特征、时空演变以及方向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夜间灯光总亮度与建设用地出产出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可用灯光总亮度表征建设用地产出,以灯光密度反映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②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东高西低,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西高东低,中部居中,但区域间年均增长率最大相差0.56%,整体较为均衡。③ 虽然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由2000年的0.008单位灯光/km2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0.025单位灯光/km2,但其核密度曲线始终处于中低水平且右侧区间不断扩大,说明中国建设用地产出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中低水平俱乐部收敛的特征。④ 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全局 Moran's I指数都大于0,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存在正向空间分布特征,且其局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存在稳中有动,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的特点。⑤ 方向分布上,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方位角始终在72.420o与81.066o之间,说明东北-西南方向为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且标准差椭圆的主轴与辅轴标准差都有所增加,说明在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主要方向与次要方向上都发生了分散现象。  相似文献   
50.
<正>英国 (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由大不列颠、爱尔兰岛东北部 ( 即北爱尔兰 ) 及附近约 5000 个小岛组成,位处欧洲西部,全国总面积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