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3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3篇 |
大气科学 | 194篇 |
地球物理 | 145篇 |
地质学 | 522篇 |
海洋学 | 71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70篇 |
自然地理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With the degene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human 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 This paper sets up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dex (HEI) model and evaluat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I of China decreas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in general, HEI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at grid siz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m reaches 0.93, which indicates that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Human Settlement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ost people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 in areas with high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The total suitable area is 430.47×104> km2, which ac-counts for nearly 4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in China,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area reaches 96.56%. With a population density of 18 people per square kilometer, the critical area is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for people to live in China. The critical area covers 225.11×104 km2 with a population of 41.12 million. The non-suitable area covers 304.42×104 km2 with a population of only 2.49 million. 相似文献
12.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问高质量资料和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孟加拉湾槽加深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迅速扩展和传播,以及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连续东撤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切变也发生相应的突变。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地形的陆面加热作用在其东侧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对于孟加拉湾槽的加强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先于印度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13.
水文气候条件的改变可导致水文风险的变化,如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近代发生的洪水极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解释为由发生的非常水文气候极值所引起的,这些极值窨是天然变化或气候的可能变异还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必须道德回答的问题,因此,现已开展了对不同水文变量的时间序列(大气环流模式、降雨和径流)的研究。由于水文风险同极值有关,故应从序理研究产着手,而不能仅仅研究其平均特性,无论何时,若平稳笥假定不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30,000平方公里。西起孟津东到连云宽约700公里,北接燕山南界桐柏、大别长约1,000公里,平均拔海在100米以下,为亚洲东部最广大最肥沃的泛滥冲积平原。开封区位于平原的中部黄河大冲积扇的南翼,平均拔海73—74米,地势从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此降1/6,000。当第三纪时这里是地壳沉降区,第四纪时黄河三角洲成长,逐渐成为现代所见的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18.
梅雨暴雨中高低空急流与西南涡的活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每3h一次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发现高空急流的走向与西南涡的活动关系密切,当我国东部位于西北风急流时,西南低涡稳定少动;位于西风急流时,西南涡快速东移;位于西南风急流时,西南涡加强,移速减慢。暴雨活动与西南涡的东移一致。最初暴雨区稳定少动,之后暴雨区快速东移,后期暴雨区缓慢移动。湿位涡对西南涡的斜压性加大有重要的贡献。在西南涡斜压性未建立之前以及冷锋附近,雨区可位于低层西南风急流左侧的任何位置,当低涡的斜压性加大,出现暖空气的作用时,暴雨区均出现在西南风急流的左前方。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