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雷瑞波非线性反演(英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瑞波具有强振幅、低频和低速的特点,在反射地震勘探中通常是需要被压制的强噪声。本文研究如何利用雷瑞波获取近地表地层的横波速度和地下结构,选取萤火虫优化算法进行面波的反演,萤火虫优化算法是一种新的粒子群算法理论,具有稳定、快捷、全局搜索等特点。针对萤火虫优化算法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和改进,通过对理论模型和野外数据的测试应用,将提取的瑞利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得到横波速度信息。结果表明萤火虫优化算法能实现面波非线性反演,并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和实际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约翰·舍纳的天球仪 在文艺复兴时代,由于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需要,天球仪和地球仪同时获得蓬勃发展。那时天球仪和地球仪往往是成双成对制造的,球仪(即天球仪和地球仪)的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3.
生物的聚磷作用是磷块岩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海相磷块岩的大规模形成与生物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黔中地区震旦系有较厚的含磷岩层,震旦纪生物群的复苏和繁盛可能对同期磷块岩的沉积有促进作用。文章以震旦系瓮安富磷地层中抽提的有机组分为主要研究载体,采用生物标志物等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等多种分子化石的存在,暗示其生物母质源于菌藻类;正构烷烃δ(~(13)C)值变化曲线反映了南沱冰期后海洋中低等水生生物的种类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54.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结果显示,玛多震源区处于其北侧剪切形变高值区边缘,震前存在左旋剪...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额尔古纳八卡地区酸性侵入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表明,八卡区内5个代表性的酸性侵入岩体中的锆石大部分为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其为岩浆成因锆石;岩浆作用集中于3个阶段。其包括:1)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正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798 Ma±6 Ma,其形成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构造背景有关;2)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岩浆活动,岩石年龄介于238~267 Ma,结合花岗岩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环境;3)花岗岩的138 Ma±1 Ma、137 Ma±2 Ma岩体年龄显示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存在,该岩浆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6.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及废水回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由于水力压裂开采技术涉及的污染物种类众多,因此建立敏感性监测指标对于识别潜在的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为例,首先确定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包括水化学、同位素及溶解气);通过页岩水与浅层地下水的端元对比,确定了地下水环境敏感性监测指标与污染示踪方法。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TDS在146~402 mg·L-1之间,属于HCO3-Ca·Mg型,地下水属于年轻地下水(含3 H、14C接近100 pmC),地下水甲烷含量均小于0.01 mg·L-1,水中溶解气的甲烷(CH4)体积比低于0.006 4%,δ13C-CH4总体小于-50‰,为生物成因甲烷(显著区别于热成因页岩气)。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页岩水TDS约为海水两倍,为大气降水成因,显著区别于北美的(蒸发)海水起源。根据页岩水和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建立了确定地下水敏感性监测指标的框架,识别出焦石坝区块地下水敏感性指标(7项)。页岩气开发对地下水潜在的污染主要包括气体污染和溶解固体组分污染。对于气体,建立了甲烷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的端元,并且应用惰性气体进行了两个端元识别;对于溶解固体组分污染,基于浅层地下水背景值数据,可利用本文给出的敏感性指标进行判别。本项研究对于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完善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潜在污染示踪。  相似文献   
157.
锰银氧化矿是公认的难选冶矿石类型 ,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仍属于难以利用的矿种。采用强磁选方法优先回收银锰、磁选尾矿氰化浸银的试验流程 ,获得银回收率达到 90 %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8.
浅生时效变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义研究了在区域性剥蚀夷平过程中,因地质体和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造成的变形破裂构造。文章根据某电站坝基勘察和开挖过程中所获大量实际资料,采用多种研究手段阐明了这类浅生时效变形结构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以及发育分布特征,这类结构在岩体稳定、地面地质灾害以及地质体中水气储存条件和运移规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9.
160.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五段储层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匡建超  齐天霞 《矿物岩石》1997,17(1):111-116
本文应用多项式自组织方法,以10个特征参数建立了中部气田马五1段储层气,水、干层识的非线性网络模型,92个已知样本的吻合主达98.9%,为储层识别探索了又一新的方法,可供矿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