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31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随着城市发展对环境和亲水景观的需要,人工湿地逐渐成为当代城市水质净化的主要工程之一,人工湿地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就是其水质净化能力。由于人工湿地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营管理过程的多变性,影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因素较多。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湿地以生态方式为主的水质净化特点,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内因和外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为提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维持湿地健康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2.
雷琼火山区地下深部大地电磁探测与电性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地电磁探测发现,在海口地区地下深部存在两个低阻体(层),其一位于马鞍岭火山及其以西地区地下深部约5km以上,为浅部低阻层,推测为火山喷出玄武岩覆盖体、地下水及其它低阻物质,该低阻层以下为一正在退化的岩浆通道;其二位于琼山7.5级地震区深部约15km以下,为一直通到上地幔的深部低阻体,推测其为一正在上升的岩浆热源,即岩浆囊。另外还发现,琼州海峡南北两侧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在电性上具有连续性,推测整个雷琼火山区属于同一地质体,佐证了海南岛属于华南古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03.
实际地层中地震波传播普遍存在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现象,研究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高频地震波传播理论有助于揭示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本文针对黏弹性VTI介质,从Christoffel矩阵的解析特征值出发推导出qP、qSV和qSH波的复相速度和复射线速度的解析表达式,并应用实射线追踪方法确定出均匀复射线速度矢量,由此计算出实射线速度和实射线衰减以及实射线品质因子.基于非均匀复相速度和均匀复射线速度的解析表达式,推导了实射线慢度和实射线衰减关于黏弹性模量(包括弹性模量和Q值)的敏感度核函数,该敏感度核函数反映各个黏弹性模量对地震波复走时的影响程度.不同岩石样本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实走时对弹性模量更为敏感,而射线衰减(虚走时)对弹性模量和Q值的敏感程度相当.本研究可为黏弹性VTI介质中地震射线追踪和复走时层析成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4.
积雪是西北干旱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绿洲的生命线.积雪的时空变化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敏感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西北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利用MODIS雪盖产品、地表温度、SSM/I雪深、DEM等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地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博斯腾湖流域雪盖、雪深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雪深和雪盖多年月平均值从8月份到1月份达到最大值,到7月份降到最低值.但月最大雪深却出现在3月份.雪盖、雪深与地温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8、-0.853,与分布高程均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6和-0.791.雪深最大值受海拔影响有明显的陡坎效应.从12月到8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雪的深度在降低,陡坎向高海拔方向移动.9-11月份雪深在加深,陡坎向低海拔方向移动.同一高程段雪深的变幅反应坡向对雪深的影响,变幅越宽坡向影响越大.并且变幅也有先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移动,然后再回到低海拔的特点.本研究对了解该研究区积雪特性的研究有很大作用,可为在该地区开展融雪径流模拟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0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海洋生物也将受到环境异质性的影响,即环境条件基于平均水平的震荡变化。为研究温度波动变化对海洋碳循环中的重要种群颗石藻的影响,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式对海洋颗石藻优势种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非钙化株系与钙化株系分别进行模拟培养实验,探究颗石藻在低(20℃)和高(25℃)平均温度下对升温及温度波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升温与温度波动对两株E.huxleyi的生长均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升温和温度波动变化对两株E.huxleyi的生长速率以及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非钙化株系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及钙化株系的蛋白质和颗粒物无机碳含量、碳氮比及沉降速率产生了显著的交互效应,温度的波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颗石藻应对升温的适应性。通过对两株系的生理响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非钙化株系各生理参数对升温和温度波动变化更为敏感,表明颗石藻的钙化作用可能对其应对环境波动下的极端环境条件起缓冲保护作用。升温和温度波动变化显著削弱了颗石藻的沉降速率,可能会对颗石藻相关的海洋碳沉降与输出产生显著的削弱效应。因此,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海洋颗石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未来相关研究需要考虑叠加在升温基础上的温度波动变化对颗石藻的生理生态学效应。  相似文献   
806.
《Practical Magnetotellurics》中文译名《实用大地电磁测深法》,作者Fiona Simpson and Karsten Bahr,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0-5218-1727-7).  相似文献   
807.
上海软土地区静力压桩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桩基设计规范对压桩施工过程中的桩身结构强度验算,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讨论了以下问题:(1)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对压桩阻力的影响;(2)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预估压桩阻力;(3)压桩施工过程中桩身结构强度的验算。  相似文献   
808.
测线间非采样点水深值的平滑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表述和评价水深原图及海图水深数据对海底地形的表征能力,引入了水深插值平滑效应新概念,分析了航海图海道测量及海图编辑综合的水深数据选取特性,给出了测线间水深插值平滑效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并进行了实例统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9.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大地电磁探测和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新近观测的7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在地下约几百米深度至15~20 km左右,存在一个上宽下窄似铆钉状的高阻异常体,推测为固结过程中的火山岩浆体。该高阻体一直穿过地壳与上地幔连接,有向深处延伸的通道,并随着深度的加大,其电阻率逐渐减小。该火山群属于岩浆直接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类型,在地壳内没有明显的低阻岩浆囊存在。火山区的构造走向为近南北方向。  相似文献   
810.
V—3θ图的结构与“98.6”暴雨过程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丽娟  白先达 《广西气象》1999,20(3):10-12,16
V-3θ图是成都气象学院欧阳首承教授设计出来的运用图像结构来预测天气的结构预测方法,主要利用大气中的,压,湿,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利用V-3θ图对桂林站1998年6月份的暴雨过程作一个综合分析,结果几次特强的降水都在V-3θ图上有较好的反映,该方法对无明显降水的天气也能作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