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858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广东西樵剖面厚约9.6 m,其中该剖面的MIS 5a网纹红土"XQ41"厚约33 cm,位于该剖面719~751 cm深度。对MIS 5a网纹红土按1 cm间隔采集,总共获得32个样品的常量元素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化学风化指标SiO2/Al2O3、CIA、ba和CIW的分布范围和平均值都显示其在物质组成上具有总体上均一的特征;SiO2-ba、SiO2-CIW和SiO2/Al2O3-CIA散点图上则分别以大部分、几乎全部和全部地聚集于现代热带红土(砖红土)散点的分布范围。据此提出,西樵网纹红土主要形成于热带气候影响下的生物气候带。有意义的是,与西樵网纹红土相同时代的西樵邻近区域的碧寿洞和罗沙岩哺乳动物化石群,都含有指示热带气候的物种。这进一步表明,热带生物气候带与发育成熟的网纹红土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为MIS 5a全球变化与中国低纬区域环境响应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问题的材料,相应地也为轨道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学说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02.
603.
604.
脉状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矿体往往赋存于断裂构造之中,甚低频电磁法(VLF-EM)以其成本低廉、轻便高效,以及对脉状矿(化)体特有的灵敏性而具有特色。文章通过对以脉状形式产出的金、铅锌(银)及萤石矿的VLF-EM找矿勘查实例,探讨了VLF-EM对这类矿床勘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脉状矿床勘查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5.
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上地幔间断面接收函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布设在长白山地区的19个PASSCAL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近一年的远震记录和布设在镜泊湖火山区14个宽频带轻便数字地震仪三个月的远震记录,共得到高质量的423个接收函数,通过对这些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得到研究区的间断面的分布及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410、520km和660km间断面.410km和660km间断面较为连续且具有正相关性质,410km间断面在长白山天池火山下局部上隆,660km间断面具有复杂的多界面性质.410km和660km之间的过渡带厚约250km,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珲春深震区下660km界面下陷,其上还有多组震相,这些震相在珲春深震区东西两侧不连续,推测西太平洋板块至少已经俯冲到欧亚大陆下的上地幔过渡带中.410km间断面在长白山火山区下局部上隆,660km间断面具有的复杂结构和珲春深源地震的发生均与俯冲板块在过渡带中的活动有关. 俯冲板块在受到660km间断面的强大阻力后,在660km间断面之上变为近水平扩张.推测在欧亚大陆下西太平洋板块的最前端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许是由几个有一定联系的板块残片组成.  相似文献   
606.
为了消除地震资料空间采样不够造成的空间假频现象,在claerbout空间2-D预测误差滤波器的启示下,本文提出了空间域位置相关法道内插值,在地面实际资料处理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7.
对嘉峪关地震台记录的500个地震逐一分析定位,将本台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定位结果对比,统计平均偏差率。详细计算本台及3个子台的四象限定位结果偏差率,对发生方位偏差的震中位置进行归类研究,寻找规律。研究发现,远震定位结果受台基噪声影响大,近震定位结果受地质构造中断层影响大。应用方位角法定位地震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定位准确度,近地震速报时注意肃南区域方位异常的偏差角度,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地震参数。  相似文献   
608.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人工防雹工作的进展,增进对人工防雹科学问题的认知,从而为促进中国人工防雹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累积带理论”和“循环增长理论”是冰雹形成的最常见理论,限于早期的雷达观测技术和缺乏完整的冰雹数值模式,早期认知的冰雹形成机理存在一定的局限。(2)雹胚一般分为冻滴胚和霰胚,冻滴胚由过冷雨滴冻结而成,霰胚则是冰晶、雪花撞冻生长而成。冰雹云中哪种雹胚占优势,主要看云底温度的高低。雹云的发展依赖于水汽条件、动力不稳定条件、风垂直切变等关键因子。(3)人工防雹主要遵循“播撒防雹”和“爆炸防雹”2条技术路线,“利益竞争”和“早期降雨”是常见的6种防雹原理假说中最广泛被用来作为防雹作业设计依据的2种播撒防雹理论。(4)人工防雹技术上多采用通过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燃烧炉等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或通过地面高炮向云中发射含人工冰核的炮弹等方式,影响冰雹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抑制或削弱冰雹生长的目的。(5)大量外场试验证明人工防雹效果有较大的地域差异,需根据各地冰雹云特征及其降雹特点制定和发展本地适用的人工防雹技术体系。(6)人工防雹效果检验仍然是制约人工防雹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常用的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检验技术方法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雹云变化迅速、降雹过程短促,人工防雹技术实施的时效性以及防雹效果评估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今后应更多地借助多种探测设备进行冰雹云的精细化探测,开展有科学设计的人工防雹外场综合试验,运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检验技术方法评估防雹效果,推动人工防雹事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09.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研究,在实测资料支持下建立了包含CO2因子的叶片和冠层光合作用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利用模型对CO2影响参数μ进行数值敏感分析,结果表明:对叶片光合而言,μ=0.83时叶片光合作用模型拟合最好,随μ减小或增大,拟合精度均下降;对冠层光合而言,μ=0.83时模拟光合日总量达到最大值,μ减小或增大,光合日总量均下降.多因子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值较大的状况下,μ对冠层光合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10.
安阳及邻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区域地震台网1985~2008年的地震到时资料,对安阳及邻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参数进行了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区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成像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地形速度分布特征为:凹陷盆地速度较低,山脉位于速度的过渡区,隆起区多位于高速区,速度横向分布差异较大;上、中地壳速度横向分布存在非均匀性,与区域构造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