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由于天气和光照等外邵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亮度和对比度低的影像本文将基于Rctincx理论的算法和经颜色空间变换后对亮度和饱和度分量进行增强的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Rctincx理论的改进算法,在保证色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亮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同时加入影像边缘细节特征,使增强后的影像更加符合人眼视觉特性,亮度和对比度大幅提高,影像细节更丰富,并避免了颜色失真以低照度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并采用清晰度、色调偏差指数和墒等影像质量评价指标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徐晓扉  付石峰  白云 《岩土力学》2014,35(8):2426-2432
在沉管隧道的应用中,渗漏水已经成为威胁到沉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沉管隧道接头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建立等尺寸模型进行室内试验,模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渗漏。采用红外技术建立无接触、无明水渗漏监测系统,收集沉管接头渗漏的红外辐射图像数据,并采用Matlab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温度突变法,通过分析不同温度的水渗入接头OMEGA中导致构件红外辐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对是否有渗漏水发生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对影响判别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温度突变法的红外监测系统在沉管隧道中的监测,可以对突发渗漏水进行判别;当快速渗漏的水体与沉管接头处构件存在较大温差,则会造成构件表面温度突变;温差越大,造成的温度突变越明显,监测系统判定出渗漏所需时间越短。研究成果为红外监测在沉管隧道以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抚顺活断层浅层反射横波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种途径对抚顺目标区的浅层反射横波活断层勘探资料进行的解释与分析,证实了浑河断裂总体上为北倾、逆断的性质,且只是在采空区表现为新的活动段,本身不是由构造活动原因引起的活动断裂。在第四系埋深浅的地区,反射横波法是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活断层探测技术,可靠程度及解释精度均较高。本文为抚顺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106.
软土深基坑开挖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近日,内蒙古气象局乌兰局长在包头市气象局杨耀芳局长、童振宇纪检组长陪同下深入包头市各基层台站检查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8.
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30余年来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重力资料反演、大地电磁测深、深地震测深、地震层析成像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及其在该区取得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稻城地区地质找矿现状,在以往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之上,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多源地学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空间分析手段,把各种证据图层综合叠加,从而达到对成矿信息的综合,指出有利的矿产资源远景区,为勘探者和决策者进行勘查规划提供了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二矿区的磁铁富矿达大型规模,属国内之最.为探讨弓长岭铁矿床铁矿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和富矿成因,本文以二矿区六个铁矿体的贫铁矿石和富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REEs)和Y具有非常一致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Y/Ho比值较高;经太古界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 PAAS)标准化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分馏模式,大部分呈现La正异常,所有样品都有明显的Eu和Y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的磁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和海水;虽然磁铁矿的Ce/Ce*为0.69~ 0.97,但大多数样品缺乏真正意义的Ce负异常,这暗示其沉积于还原的海水环境;富铁矿石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和Eu含量明显高于贫铁矿石的磁铁矿,而且含富矿的上含铁带Eu异常明显较高,表明富铁矿石磁铁矿具有更明显的热液特征,是在贫铁矿石的基础上受热液活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