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地质学   7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土工格栅在治理软土路基沉降问题中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刘春  赵洪波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3,24(6):1070-1073
对土工格栅在治理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加固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和治理机理,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处理后的路基沉降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沉降值偏差较小,证明本研究采用的计算理论和结构模型以及编写的程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2.
大型地下洞室顶板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和块体稳定性分析程序UNWFDGE分析了溪洛渡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中错动带单条发育、结构面成组发育和结构面集中发育呈碎裂岩体三种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得出了错动带出露的临界稳定厚度和潜在不稳定块体的特征,为支护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破坏与锚固力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预应力锚索的破坏机理及锚固力传递模式随锚索形式及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对锚固体的一种破坏模式及锚固力渐进破坏时的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该模式块体稳定性判据及渐进破坏时的锚固力传递递推公式,对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设计及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一种岩体现场应力测量的新设备--空心包体式孔壁应变计。详细说明了它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计算方法。进行了试验室综合误差检验和现场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5.
盐岩储气库蠕变损伤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锋  杨春和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6,27(6):945-949
通过对盐岩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对Norton Power 盐岩蠕变本构模型引入损伤变量,在损伤等效应力中引入考虑偏应力和围压影响的函数,建立了一种能反映盐岩蠕变和加速蠕变的本构模型。通过对某盐矿盐岩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本构模型的参数,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得较好。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该本构模型对某盐矿天然气储存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该盐矿盐岩储气库最低内压工况下,腔周损伤区的扩展、变形规律及最长持续运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盐岩本构模型在盐岩加速蠕变期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2)在最低运行压力下,腔周盐岩进入加速蠕变期后,储气库损伤区的扩展速度非常快,储气库最危险部位位于腔体顶部;(3)腔周盐岩进行加速蠕变期后,盐岩的腔体体积收敛变形主要表现为损伤蠕变体积收敛,稳态蠕变体积收敛趋于稳定;(4)该盐矿盐岩储气库在该压力下最长持续运行时间约为3个月。  相似文献   
56.
尾矿料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某铜矿的尾矿料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研究了尾矿材料动力变形特性,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孔隙水压力模型,给出了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尾矿材料的动孔隙水压力的公式,并将其与Seed提出的预测公式进行了比较。在不同密度尾矿料的动三轴试验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密度对液化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相对密度小于70 %时抗液化强度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的结论。在不同围压下进行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液化振次条件下,围压越高,动剪应力比越低。由共振柱试验可知,尾矿料的阻尼比随着动剪应变幅的增大而增大,而动剪模量随动剪应变幅的增大而减小,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与动剪应变幅的关系受围压影响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57.
厦门海底隧道顶板厚度选择及其开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春  李术才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5,26(12):2010-2014
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选取了4个典型的剖面,应用多裂隙岩体三维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得到了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损伤区等结果。通过对应力扰动区的分析,以及隧道轴线位置、轴线升高或降低后各剖面应力扰动范围与弱风化层厚度的对比,很容易确定厦门海底隧道的最小顶板厚度;根据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损伤区结果,评价了海底隧道的开挖稳定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说明了将设计方案的轴线位置提高4 m后隧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8.
软基中500 kV输电桩板塔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弱淤泥地质条件下500 kV输电线铁塔桩板基础型式,在对桩进行完整性检测后,又对整个桩板基础进行了现场堆载、上拔力学试验,同时监测板底压力与桩身钢筋计的受力状况以及大板4脚、基柱的位移变形。试验结果表明,桩板基础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拔性能,在抵御外载荷作用时,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的需要;通过ABAQUS建立计算模型,在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现场试验的结论,为模拟桩板基础其他受力工况提供了可靠的模型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为了测试改进后的程序,原始网格图和变形网格图皆由计算机生成。在生成变形网格图时,考虑了刚体移动、刚体转动、一般变形这三种变形,另外还生成一幅中间缺少网格点的大变形图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变形情况下,尤其在中间缺少网格点的大变形下,虽然网格点分布不规则,但是程序仍然能够自动分割、编码,而且准确无误;呈二值化分布的网格点误差为0.0058像素以下,呈高斯分布的误差为0.00076像素以下。  相似文献   
60.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是一套全新的智能型勘探设备,代表了钻孔摄像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关键技术在于全景摄像和数字化技术,其中,全景摄像技术解决了三维图像与其空间坐标的关系;数字化技术解决了图像的形成、处理与还原,地质资料的计算、统计与分析,以及二次开发的能力,通过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的介绍,反映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其采样技术的完整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