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候光良  苏永清  倪建华 《气象》1979,5(12):19-20
桃源县位于湖南西北部,属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境内有山区、丘陵和平原,目前,在丘陵和平原地区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三熟制:稻、稻、麦;稻、稻、油;稻、稻、豆;稻、稻、菜等。其中小麦应占多大比重,是当地农业布局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小麦的生育条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鉴定。 县内小麦(品种:凡六、竹叶青、友谊等)自11月1日播种到5月20日成熟。该期间内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均是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见图1。对于喜长日照和温凉的冬小麦来说,上述光照是不充分的,温度显得稍高,前、后期的降水条件也是偏高的。这必然会影响到小麦的单产。本文用稍加修改的费希尔(Fisher)方法研究桃源县的光、热、水因子对小麦单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2.
对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中尖晶石单斜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镁铁尖晶石和富铝单斜辉石矿物组合代表了更早期地幔岩浆在下部地壳或上地幔顶部的堆积体,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0.90GP和835℃;以尖晶石转变成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石榴石+刚玉组合为代表的矿物组合(Ⅱ)反映了尖晶石单斜辉石岩形成后又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所估算的温压条件为1.40-1.65GPa和900-1000℃;晚期退变角闪石的形成表明尖晶石单斜辉石岩又遭受了角闪岩相的退化变质作用,估算的温压条件为0.70GPa和670-740℃。该类捕虏体的发现对认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俯冲方向及其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3.
鲁西地区下常庄岩体是由新发现的一种岩石类型—磁铁角闪岩组成。磁铁角闪岩主要由角闪石(40%~45%)、磁铁矿(35%~45%)、斜长石(10%~15%)和次要的单斜辉石及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组成。该岩体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出锆石大多数呈自形半自形的晶形,具有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其Th/U均大于0.25,表明具有岩浆成因。对锆石进行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多数锆石构成了上交点为(2396±110)Ma、下交点为(264±170)Ma的不一致年龄线。(242±10)Ma代表了该岩体的侵位结晶年龄;(476±62)Ma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古生代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相吻合;(758±28)Ma所代表的岩浆事件与扬子克拉通及其与华北克拉通相接触部位出现的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相一致;(1855±8)Ma、(2014±8)Ma和(2394±9)Ma年龄则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654.
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分布具有有限区间分布和等级边界模糊特性。基于联系数理论和云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能考虑指标区间分布特点和级别界限模糊转换特性的围岩稳定性分类联系云模型。首先探讨了有限区间内的联系云模型,以描述有限区间内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的模糊性和转换态势,结合样本指标权重和联系概率概念分析实测评价指标对各等级的综合确定度,判定了样本的围岩稳定性级别。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围岩稳定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取得较好效果,且弥补了理想云模型不能整体描述有限区间分布的指标间确定和不确定关系的缺陷,拓广了云模型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55.
地质统计学中变差函数参数估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规律的全局优化算法。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参数估计中。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通用,具有较高拟合精度,是非线性、不连续可微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6.
大多数易损性评价方法,都需先定分级标准,且评价结果等级分辩率较粗.权重的确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权重值因人而异,导致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投影寻踪方法(PP方法),可以克服以上的不足.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可以解决PP方法计算量很大的问题.运用改进的遗传投影寻踪法,选择5个典型指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30个堤垸洪灾易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洞庭湖区洪涝易损性的主要因素是险堤长占总堤长的比例、控制点堤顶高程与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差额.洞庭湖区洪涝易损性总体程度较高且无明显地区差异;重点堤垸与蓄洪堤垸易损性程度差异较大,前轻后重;易损性程度呈现出堤垸平均规模越小、易损性程度越高的规律.同时,与基于因素成对比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明PP方法客观可靠,表征信息丰富,结果合理,具有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57.
张良 《地质与勘探》2021,57(2):370-379
北秦岭丹凤地区含铀伟晶岩脉沿北西西向含榴二长花岗岩体和片麻状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展布。本文以该区含铀黑云母伟晶岩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其与含榴二长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结果显示,含铀伟晶岩脉与含榴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副矿物和岩石地球化学(高K、低Na)特征,而与片麻状花岗岩(高Na、低K)相差较大;相对富集元素Rb、Th、Sm,亏损Ti、P、K、Ba,负Eu异常(δEu=0.03~0.12),与含榴二长花岗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一致,元素表现出随着不相容性增强(Sm→La→Th→Rb),逐渐向伟晶岩富集的特征;含铀伟晶岩脉Rb/Ti和Zr/Hf比值(Rb/Ti=0.09~0.62、Zr/Hf=21.82~28.89)与含榴二长花岗岩(Rb/Ti=0.27~0.62、Zr/Hf=18.56~28.54)基本一致,与片麻状花岗岩(Rb/Ti=0.01~0.03、Zr/Hf=27.06~42.58)差别较大。因此,认为含铀伟晶岩脉由含榴二长花岗岩的残余岩浆结晶而成,含榴二长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黑云母伟晶岩密集区是伟晶岩型铀矿找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658.
对伊通地区的放牛沟火山岩,以及后期侵入该火山岩的后庙岭花岗质侵入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3个样品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结合大多数锆石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23~3.55),暗示了它们的岩浆成因。放牛沟火山岩由变玄武安山岩和变安山岩组成,其中变安山岩样品中锆石22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为3组:420±4 Ma,402±3 Ma及280±1 Ma,其中280±1 Ma代表了安山岩的形成年龄;变玄武安山岩样品中锆石30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为两组:401±1 Ma及279±1 Ma,后者代表了玄武安山岩的形成年龄;后庙岭花岗质侵入体中锆石18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6±2 Ma。上述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放牛沟火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对后庙岭侵入体的定年结果,进一步暗示放牛沟多金属硫铁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二叠纪。  相似文献   
659.
对于混响预报,散射强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物理量。在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浅海混响模型,仿真比较了负跃层浅海情况四种海底散射模型对应的混响衰减曲线,结果表明海底散射模型对浅海混响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60.
本文首次报道了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花岗岩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数据,以明确其形成时代,进而为准确厘定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期次提供新的证据,并进一步揭示其地质意义。研究区内分别采自满归岩体和莫尔道嘎岩体的2个代表性样品中的榍石呈菱形自形—半自形晶,不具有变质榍石特有的杏仁孔或孔洞特征,暗示其为岩浆成因。对原生榍石的定年结果显示,满归岩体和莫尔道嘎岩体数据点的线性拟合性均较好,拟合线下交点年龄分别为873±22 Ma和783±31 Ma,均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872±18Ma和789±17 Ma)相一致。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原定为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最早期岩浆作用产物的满归岩体实际形成于~850 Ma,而非前人认为的957~927 Ma;莫尔道嘎岩体形成于~790 Ma,也并非前人认为的~762 Ma。综合校正后的岩体年龄以及近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现阶段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期次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915~905 Ma、~847 Ma、818~808 Ma、~792 Ma和~738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