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Many fish stocks in the world are depleted as a result of overexploitation, which reduces stock productivity and results in loss of potential yield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catch trends and approximate thresholds of sustainable fishing for fished stocks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loss of catch and revenue of global fisheries as a result of overexploi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0–2010 in 14 FAO fishing areas. About 35% of stocks in the global marine ocean have or had suffered from overexploitation at present. The global catch losses amounted to 332.8 million tonnes over 1950–2010, resulting in a direct economic loss of US$298.9 billion(constant 2005 US$).Unsustainable fishing caused substantial potential losses worldwide,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Estimated potential losses due to overfishing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resources showed that the low-value but abundant small-medium pelagics mad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catch loss, with a weight of 265.0 million tonnes. The geographic expansion of overfishing not only showed serial depletion of world's fishery resources, but also reflected how recent trend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can stabilize or reverse catch losses.Reduction of global fishing capacity and changes in fishery management systems are necessary if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marine fisheries in the world is to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62.
63.
中国北部得尔布干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得尔布干断裂带控制了火山 侵入杂岩作用 ,形成了多金属成矿带。多期次构造 岩浆活动 ,在成矿带内形成了不同时期规模不等的侵入岩体及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在区内已发现金、银、铜等多金属矿产地百余处 ,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研究表明 :得尔布干断裂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到第三纪多期构造演化并伴有相应的岩浆活动。深断裂控制区域构造发展 ,次级断裂对成矿起导矿、容矿作用。本文从构造控矿作用入手 ,分析研究区内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 ,提出了成矿带内多级构造控矿作用 ,对今后在我国东北部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潮河口邻近海域氨基脲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山东东营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氨基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氨基脲的浓度为0.18—70.6μg/L,沉积物中浓度为0.26—18.9μg/kg,生物体内含量为0.82—6.46μg/kg,与作者调查的其它海域相比,污染最为严重。氨基脲在潮河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浓度都沿潮河向下呈放射性递减分布,说明潮河是污染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同时对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富集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的富集能力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5.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lexes with changing water concentrations. The optimised geometries and wavenumbers of the neat acetone molecule and its complex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ab initio method at the MP2 level with 6-311+G(d,p) basis set. Changes in wavenumber position and linewidth (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 have been explained for neat as well as binar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the reference system, acetone, in terms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Raman data with ab initio calculation leads to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spectral features in terms of hydrogen bonding.  相似文献   
66.
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协调是保证人居环境均衡发展的基础。基于“人类-居住-支撑-自然-社会”5个子系统,构建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2个系统间的容量耦合模型扩展运用到人居环境5个子系统中,综合熵值法、GIS空间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对辽宁省2005~2016年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力进行探讨,阐述人居环境系统内部协调性。研究表明:2005~2016年辽宁省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缓慢浮动上升趋势;辽宁省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分散格局,并且呈现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屋脊”式格局和“双核结构”;东西方向上,空间演变趋势由倒U型逐渐向一字型演变,南北方向上由斜线型向“L”型演变。全省出现了中耦合低协调区、中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低协调区、高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高协调区5种类型区。空间分异驱动力主要包括人的需求、经济发展、住房、互联网发展等。  相似文献   
67.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文章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980 年及2016 年耕地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耕地生态风险模型、生态风险转移矩阵、Arcgis分析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论如下:和田地区1980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均为II级或III级,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IV级或V级,呈“倒W型”分布,各县耕地面源污染程度较1980 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墨玉县和于田县在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达到最高的V级,而民丰县因自身生态环境的强脆弱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面源污染“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切实推进和田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增强技术指导,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68.
五一节前夕,春光明媚。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6·25”国土日,我去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和部分县局采访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9.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矿产.我国铷矿主要类型为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近期新疆地质调查院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东笔架山发现一处花岗斑岩容矿铷矿床.据野外调查笔架山含铷岩体由二个侵入体组成,长1.9 km,宽0.85 km,比高约390 m.岩石薄片鉴定岩性为正长花岗斑岩,与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一致.岩石具典型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