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体长7.643±0.639mm的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为实验对象,以氨氮为胁迫因子,在水温18.0±1.0oC、盐度20、p H 8.1±0.2的条件下,经确认其96h成活率略低于5%的氨氮攻毒质量浓度为52.37mg/L后,以此为氨氮急性攻毒实验质量浓度,借助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氨氮攻毒0—24h、24—48h、48—72h、72—96 h时段内的死亡群体和氨氮攻毒96 h时的存活群体)间形态表型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15项形态性状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性状仅为总长和第四腹节长;(2)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指标共计3项,依次为第五腹节长/总长、额剑长/头胸甲长和尾节高/尾节长,各实验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且均有随耐氨氮性能差异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940%,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46.121%,其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主要影响变量占形态比例指标总数的64.706%;(4)将氨氮急性攻毒处理所获E实验群体定义为选留群,其余实验群体统归为淘汰群,经判别分析,所建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和淘汰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分别为99%和86.75%,P2分别为88.20%和98.86%,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88%。  相似文献   
92.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变泥质岩的逆时针P-T-t轨迹与构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代表岩浆弧的中-下地壳,是研究岩浆弧深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理想载体。本文对冈底斯弧东段布久地区的变泥质岩,即石榴石夕线石云母片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岩石学和相平衡模拟表明,片岩由黑云母、白云母、石榴石、夕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的钛铁矿、金红石组成,含或不含蓝晶石,经历了早期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与部分熔融,变质温压条件为~7kbar和~770℃,中期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与深熔作用,变质温压条件为~10. 5kbar和~775℃,以及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与熔体结晶作用,退变质温压条件为~7. 5kbar和~705℃,具有逆时针型的变质作用P-T-t轨迹。本文和现有年代学研究表明,片岩的早期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与部分熔融发生在~70Ma,后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与深熔发生在50~45Ma,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与熔体结晶开始于45Ma,持续到25Ma。大体积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地壳加热与加厚,以及大陆碰撞导致的地壳缩短与加厚是冈底斯弧表壳岩在晚中生代至早新生代被埋藏到下地壳,经历长期持续高温、高压变质与部分熔融的构造机制,而加厚岩石圈地幔在渐新世的拆沉导致了岩浆弧加厚下地壳的折返。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采用一种客观的相关法,得出了东太平洋和美国西部上空冬季500毫巴的7种流型。给出了各型出现的频率。通过对850、500和300毫巴高度场,850毫巴温度露点差,500毫巴绝对温度与垂直速度,降水的相对频率和其他相关场的分析,描述了各流型的大气结构。讨论了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别。由于这7个流型中,美国西部42个测站的降水相对频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建议:在尚无比较准确定量的降水预报方法时,可以采用各型的降水相对频率作为初步的气候预报。  相似文献   
95.
本文是有关卡累利亚北部科里地区铀矿普查工作中所作的氡气测量的初步报告。采用很简单的仪器和活性碳法进行测量。发现了大量的氡异常,其强度范围在3-3000×1O~(-10)居里/升之间。本文讲论了土壤气体中氡源的性质,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氡异常的实例。确定了两种情况下的氡异常与铀矿化之间的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6.
几年来,地质勘探队在哈萨克斯坦()钻进时,常常发生钻孔顶角和方位角的偏斜。为了预防偏斜,到目前为止,采取过加长岩心管和使用钻铤(用接头坯料制成的)  相似文献   
97.
用手搖或机动旋转钻机钻进松散的,特别是粘性(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等)岩层多采用麻花钻头。由于麻花钻头末端具有切刃,所以转动钻具时钻头即行切入(旋入)岩层。钻头切刃切入时岩层(土层)时,岩石变沿麻花钻体的螺旋表面捲至上部。  相似文献   
98.
一、总論从礦化性質上看,錫矿床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鈉偉晶岩和鈉鋰偉晶岩型的錫矿床,有含錫云英岩型的錫矿床,以及与含錫云英岩有紧密关系的黄玉石英脈型、石英脈型和長石石英脈型的錫矿床,此外還有丰富的鍚石硫化物类型的錫矿床組。后一种类型的特点,是鐵硫化物和电气石、綠泥石的强鐵变种分佈极广,或者是在矿石成份中含有大量的鉛鋅硫化物,有时还含有各种硫鹽。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测定锰结核中铀和钍的方法。样品用高氯酸和氢氟酸混合酸溶解后,铀从6M盐酸中被吸附在Dowex-1(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淋洗液蒸干后,残渣溶解在7M硝酸-0.25M草酸中,然后用Dowex-1(硝酸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分离钍。用6M盐酸淋洗钍,并用铀试剂Ⅲ分光光度测定之。用1M盐酸将铀从氯型树脂上淋洗下来,然后再和铁、钼以及其它在Dowex-1柱(氯型)上共同被淋洗出的元素分离。介质由50%(V/V)四氢呋喃,40%(V/V)甲基乙二醇和6M盐酸组成。用相同组成的混合液和纯6M盐酸溶液洗涤树脂除去铁和钼后,被吸附的铀用1M盐酸淋洗出,再用荧光法测定之。本法已非常成功地用于太平洋中60个锰结核样品中PPm量级铀和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
新疆阿尔金山中段的第三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金山中段的第三系主要分布在索尔库里走廊南山以北的金雁山南坡(见下图)。这里地质研究程度很低,未见有关报道。1960年我队高芝生等在阿尔金山进行1:100万区调时,因无化石,将该套地层笼统地划为渐新统—中新统。1979年至1980年笔者在本区进行1:20万区调过程中,对区内的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工作,首次发现并采到较多的化石。现对本区第三纪地层作一简要论述,谬误之处,敬希评批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