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坡缕石吸附水中阳离子桃红FG染料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纯坡缕石对水中阳离子桃红FG染料的吸附热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298.328K和实验浓度范围内,纯坡缕石对水中阳离子桃红FG染料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坡缕石对阳离子桃红FG的吸附焓变为0.49kJ/mol,吉布斯吸附自由能改变量为-27.48-30.29kJ/mol,吸附自由能的变小是阳离子桃红FG染料在纯坡缕石上吸附的推动力,吸附熵变为93.85J/rnolK。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宣城沸石化学成分、可交换阳离子组成和热处理晶体结构演化,判断宣城沸石为富钙斜发沸石,具有低热稳定性的特点。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沸石CEC测定的最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不同温度焙烧后沸石CE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小于400℃时,沸石CEC变化很小;250℃时CEC稍微升高,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焙烧导致体积密度降低、计算基准差异造成的;在250~400℃之间,焙烧样品CEC缓慢降低;焙烧温度大于400℃,沸石CEC迅速降低。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证实,沸石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起点在250℃,结构发生突变的温度为400℃。在高温焙烧中沸石CEC迅速降低是沸石晶体结构破坏所致。富钙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使用时,热加工温度不能超过400℃。  相似文献   
13.
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容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中规定稳定性验算采用以安全系数为度量指标,给定的安全系数允许值范围在1.20~1.35之间,低于国外规范的取值。采用可靠度分析方法,建立目标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计算确认安全系数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对一个目标可靠指标为3.2的特例获得其安全系数在1.43~1.55之间的结论。根据前期提出的相对安全率指标判据提出了安全系数满足对数正态条件下的计算公式。使用这一判据,论证了将这一特例扩展到不同墙体几何参数和强度指标参数情况时这一可靠指标和安全系数关系的普遍适用性。提出的安全系数取值标定方法和相应成果可供规范修订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与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结果的差异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昌国家基本气象站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人工和自动站24小时基准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以日、月、季不同时间尺度及不同天气现象情况下的差异规律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与自动站的气温对比差值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超出正常范围的只是极个别值。无论是日均气温,还是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对比差值均有由大向小的渐降趋势。天气现象对气温的观测有所影响,尤其是出现露和阵雨的情况下二者差值较大,最大达1.5℃。西昌有干季、雨季之分,月平均和季平均的气温对比差值出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干季气温对比差值较小,平均为-0.39℃,在雨季较大,平均差值为-0.43℃。根据总云量分为晴、阴天,在阴天中又区分了阴天有降水和阴天无降水的情况,发现阴天的气温对比差值略大于晴天,阴天有降水时的气温对比差值略大于无降水时的对比差值,说明降水对气温的观测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坡缕石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坡缕石对水中直接耐酸大红4BS的吸附动力学,在初始质量浓度为30~50 mg/L,转速为100~200 r/min,以及温度为303~348 K的范围内,坡缕石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均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坡缕石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的吸附是外表面吸附,吸附表观活化能为11.92 kJ/mol,说明此吸附是由液膜扩散控制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郭莹  崔康平 《地下水》2014,(1):89-92
使用已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分别以纯牛奶、玉米汁和甲苯作为共代谢基质,对三氯乙烯( TCE)的降解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降解的;同质量浓度下,甲苯是最佳共代谢基质,纯牛奶和玉米汁相对较差;且在一定范围内,共代谢基质浓度越大,TCE降解效果越好;实验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什邡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什邡市1959—2008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及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法(M-K)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什邡市50年来气温年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气温以0.13℃/10a的趋势变暖,50年平均上升了0.6℃到0.7℃,其中四季存在显著差异,秋季变暖趋势最明显达0.21℃/10a,春季次之为0.13℃/10a,冬季为0.11℃/10a,夏季最不明显。(2)年平均气温在21世纪初期均有明显变暖突变。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ynthesis, a new method was put forward to dispose Congo Red anion-containing dyestuff from wastewater and its feasibility was also examined. The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Mg2+ and Al3+ are hydrolyzed to form Mg/Al-LDH by adding Mg2+, Al3+ and NaOH in wastewater containing anion dyestuff, which is selectively intercalated with the interlayer of LDH in order to balance positive structural charge. While Mg2+ and Al3+ are co-precipitated to form LDH, the anion dyestuff in wastewater will be removed by LDH synthesized in-situ, as i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settlings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aqueous sample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Mg/Al mole ratio, pH value,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reaction on the removal of anion dyestuff and the use of Mg and 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y of anion dyestuff could be attained when pH value was 9.0, and Mg/Al mol ratio was 2: 1, reaction duration was 2 hours, 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not remarkable,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reach 100%. Meanwhile, the Mg and Al added could be made good use of.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 of extraordinary efficiency of wastewater disposal.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472026).  相似文献   
19.
阴离子粘土吸附 As(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备镁铝阴离子粘土材料,研究了其吸附水中As(Ⅴ)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20.42~60.88mg/L及温度为298~323K的范围内,阴离子粘土对水中As(Ⅴ)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均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吸附表观活化能为14.40kJ/mol,说明温度对此吸附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冀康平 《盐湖研究》2007,15(4):27-31
在柴达木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废料"不废,如果将这些废料与其它矿产资源相互衔接,就可配置形成一系列产业链。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对资源开发中"废料"资源化再利用进行了循环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各种资源开发的"废料"相互衔接和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