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甘健民  薛敬意 《地理科学》1997,17(3):237-242
在云南衰牢山生态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进行定位研究,,根据1991-1993年的观测资料,对土层10,25,45,65cm土壤渗漏水养分浓度,养分移及养分滞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2.
广西龙胜丹洲群细碧岩锆石U-Pb及Sm-Nd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单颗粒锆石U-Pb及全岩、全岩-矿物Sm-Nd等时线法对广西龙胜丹洲群细碧岩进行了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晶锆石年龄为977±10Ma,代表细碧岩的形成时代;锆石U-Pb及全岩Sm-Nd等时线均反映出~0.6Ga的一次后期事件年龄,很可能代表一次较大规模富CO2流体的热液蚀变作用时代,即本区受细碧岩层控的滑石矿的成矿年龄;细碧岩全岩矿物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为201±40Ma,代表了印支期岩浆热事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3.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南覆盖区经横向及垂向调查,发现了一套以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为主,并夹有煤层的地层,通过岩性组合对比,将其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为大磨拐河组;并在该组二段发现了大量的孢粉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早期的分子面貌特征十分接近,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ValGanginian期;在该组二段还发现了叶肢介和狼鳍鱼化石,表现出了明显的早白垩世中期的特色,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arremian期.通过孢粉、叶肢介、鱼化石生物地层确定大磨拐河组的时间跨度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BarremiGan期.   相似文献   
114.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对比分析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结果表明:(1)从坡顶到坡脚,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减弱,水平方向优先流增强。(2)坡中以下,大孔隙优先流水平发育明显;而坡中以上,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明显,水平方向大孔隙优先流鲜有发育。(3)崇陵流域土山区坡面表层深度20 cm以上很少出现水平方向的优先流侧向补给,为垂直向下的活塞式下渗方式。20 cm以下开始出现水平方向的大孔隙优先流,30~70 cm为优先流发育显著区。以上结论可以为基于优先流的山坡产汇流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时间出发,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时期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明朝、清朝最多,先秦次之;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历史时期的数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先秦、明朝和清朝;(2)不同历史时期非遗的空间聚集性与其数量关联较大,先秦、明朝和清朝非遗聚集特征显著;(3)不同历史时期非遗的分布中心主要沿东—西走向,且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16.
海洋暖池的发展、变化及其效应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文章对北部湾暖池主要水域进行表层沉积物取样,测试鉴定其粒度、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化石,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陆区上陆壳风化,在水动力作用下粒度组成分异明显,平均粒径为1.1Φ~6.9Φ(Φ=-log2d,d为直径,单位:mm)。常量元素以SiO_2占优,其平均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6.61%,其次为Al_2O_3;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9.05~297.00μg×g-1,稀土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4~69.43μg×g~(-1),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为47.3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为7.46~10.07。古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2.52。在海湾尺度下化学要素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显著。在研究区西部,大部分化学元素质量分数高,沉积物颗粒最细,稀土元素分馏显著,CIA较高,物质来源多样,古生产力较高;而东部则几乎表现相反,以砂质沉积物为主,除了CaO、MnO、Sr较高之外,大部分元素质量分数低且稀土元素分馏弱,CIA低下,古生产力偏低,显示出物源有限和海洋自生碳酸盐沉积的可能性。浮游类有孔虫以表层暖水种占优,硅藻为热带和亚热带种,属种内在结构显示出暖水、高盐等特征。该暖池兼具一定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对生物活动、生物多样性乃至碳酸盐沉积等具有维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环境科学协作研究所(NOAA-CIRES)二十世纪大气再分析数据集第二套c版(Twentieth-Century Reanalysis Dataset Version 2c;20CR V2c)资料所提取的二十世纪北太平洋大气环流模态作为观测参考值,利用泰勒图方法与谱分析方法,分别对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acific-North America Teleconnection;PNA)与北太平洋涛动(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NPO)模态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3;CMIP3)与CMIP5两套多模式数据集合中的表现进行了从空间型到时间周期的综合评估与对比分析工作,并对PNA的4个异常中心以及NPO的2个偶极子进行简化命名。评估结果表明:整体上CMIP5模式对PNA与NPO的空间型模拟能力要优于CMIP3模式,80%的CMIP5模式都能很好的体现与观测PNA/NPO模态相近的空间分布与振幅,而CMIP3模式只能达到约60%。在模式模拟优秀率上,CMIP5也远高CMIP3约10%。在使用谱分析方法对两套资料对时间模拟能力评估结果表明:CMIP5相比于CMIP3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整体合格率与CMIP3持平。其中大部分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出同观测一致的PNA 1~2年和4~6年的年际周期,对其20~25年的年代际周期的模拟相对较差;而对NPO来说,更多模式的功率峰值都在1~2年周期上,而且只有约一半模式能够体现与观测相同的2~4年周期。  相似文献   
118.
119.
根据贵州省近8年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30年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以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评价指标。对贵州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形成贵州省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情况既与该地所处的雷电环境特征有关,也与该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0.
根据贵州省近8年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30年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以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评价指标。对贵州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形成贵州省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某一地区雷击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情况既与该地所处的雷电环境特征有关,也与该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