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主要取决于水合物的分布面积、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沉积层的孔隙度及水合物的饱和度 (或充填率 )等 ,其中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中的饱和度对其储量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难通过原地直接测量来获得这种饱和度数据 ,一般根据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方法取得。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技术主要有 :利用岩心孔隙水氯离子浓度、地球物理测井、地震波速度等间接手段。每一种技术都不是完善的 ,而海底含水合物的沉积物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预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 ,并尽量选择一种以上的方法或模型作多方法校正  相似文献   
102.
放射性元素在近地表岩石中的富集,能够在低空造成γ场异常。在对放射性矿床进行航空普查时,γ场异常是最初的观测对象。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获得有关异常地质情况及其有关结构的查料复杂化了,其中包括γ场的统计性质。在给定的γ场测量时间情况下,有用讯号的计数率n_g愈低和底数计数率n_φ愈高,统计误差就愈大。辐射仪的探测器所记录γ量子计数率与按记录纸带所测定的脉冲计数率之间的关系以下列方  相似文献   
103.
闽北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本文在对闽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进行较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以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为主,配合角闪石~(40)Ar/~(39)Ar法和全岩Sm-Nd法,获得了麻源群和马面山群及其有关岩石的大量年代学信息。研究表明,闽浙变质基底于1850Ma左右发生了强烈的岩浆构造热事件,导致花岗质岩浆的侵位,这一年龄可做为麻源群岩石的年龄上限。马面山群的年龄为1100—1438(?)Ma,变质年龄略小于1100Ma。测年结果表明,闽北变质基底在774—870Ma和426—458Ma时曾发生过两次叠加构造热事件,表现为岩石的混合岩化作用和/或变形作用以及岩浆活动等基底岩石的改造作用,这两个时期分别相当于晋宁运动和加里东运动。火山岩中2142—2589Ma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本区或邻近地区有更老的早元古代甚至太古宙基底岩石,这对于认识中国大陆东南缘基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华南陆壳深部结构表明:华南存在一个广泛的统一的早前寒武纪(早元古代至晚太古代)的结晶基底,华南下陆壳的平均组分相当于中酸性,其中扬子地块下陆壳的成熟度比华夏地块的低。  相似文献   
105.
寒区在我国分布广泛,且多为我国主要江河的源头区,其水循环演变会对地区乃至全国的水资源情势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寒区冻土作用下特殊的水文特性,研究选择松花江、黄河、黑河、长江、雅鲁藏布江流域内5个典型寒区流域,采用改进的WEP-L模型模拟分析了寒区径流在1960—2010年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基于水文模拟法,设计不同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情景对各寒区流域径流变化进行了归因分析。研究表明:WEP-L针对不同的寒区流域逐月径流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NSE(纳什效率系数)基本在0.7以上,相对误差控制在±15%内。5个流域的径流量变化趋势表现为弱显著性,但是黄河流域(唐乃亥以上)和黑河流域(莺落峡以上)的基流指数显著增加,说明这两个流域的河川基流占比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冰川融雪的增加。除了松花江流域(阿彦浅以上)外的四个寒区流域的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较高,贡献率达到78%以上,是径流演变的主导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寒区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的认识,为应对未来变化环境下寒区水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西昌市北郊某观测站19742009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 逐年统计各级降水的发生日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多项式拟合法及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诊断分析各类降水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雨日、冰雹的减少趋势显著;总降水量、年最大日降水量、强降水日数R95%、中等雨日数R75%、雨季总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但并不显著, 降雪日数的下降趋势也不显著;暴雨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类降水事件及极端天气存在一定的振荡周期。针对现阶段气候变化特点, 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对比分析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结果表明:(1)从坡顶到坡脚,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减弱,水平方向优先流增强。(2)坡中以下,大孔隙优先流水平发育明显;而坡中以上,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明显,水平方向大孔隙优先流鲜有发育。(3)崇陵流域土山区坡面表层深度20 cm以上很少出现水平方向的优先流侧向补给,为垂直向下的活塞式下渗方式。20 cm以下开始出现水平方向的大孔隙优先流,30~70 cm为优先流发育显著区。以上结论可以为基于优先流的山坡产汇流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南覆盖区经横向及垂向调查,发现了一套以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为主,并夹有煤层的地层,通过岩性组合对比,将其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为大磨拐河组;并在该组二段发现了大量的孢粉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早期的分子面貌特征十分接近,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ValGanginian期;在该组二段还发现了叶肢介和狼鳍鱼化石,表现出了明显的早白垩世中期的特色,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Barremian期.通过孢粉、叶肢介、鱼化石生物地层确定大磨拐河组的时间跨度为早白垩世 BerriasianGBarremiGan期.   相似文献   
109.
北斗伪卫星系统因其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灵活机动的组网能力可以应用于室内位置服务。多径效应是影响伪卫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掌握北斗伪卫星室内多径传播特性是抑制多径、提高定位精度的前提。本文针对北斗伪卫星特有的信号体制,利用射线追踪法,研究了室内环境下伪卫星信号路径损耗、功率角度分布等多径特性参数,通过Wireless Insite软件,构建了大型商场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伪卫星多径数量在非视距条件下会急剧减少,且伪卫星多径分量以相近功率值分布在特定范围的水平方向角内;同时其衰落信道模型服从小尺度衰落,符合瑞利-对数正态分布,大尺度衰落与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北部湾SO-50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Sr-Nd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及AMS14C分析,结果表明该柱状沉积物可以划分为两段,即上段(0~540 cm,0~3.0 ka BP)和下段(540~571 cm,3.0~3.3 ka BP),它们反映了不同的物质源区贡献。下段较上段砂含量相对较高,主量元素(除SiO2外)及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减少,87Sr/86Sr与εNd除异常点外,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研究结果显示SO-50柱状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比较稳定,具有强烈的陆源特征,下段沉积物的源区主要是琼州海峡东侧原有沉积物的再搬运和台湾岛河流携带沉积物的混合,上段沉积物除了琼州海峡东侧和台湾岛的贡献外,周边陆区海岸侵蚀物的贡献相对加强。根据SO-50柱状沉积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东部泥质区的物质来源除了琼州海峡东侧沉积物和沿岸侵蚀物的贡献外,台湾岛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对其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