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0篇
  免费   2036篇
  国内免费   2249篇
测绘学   1077篇
大气科学   1833篇
地球物理   1834篇
地质学   5605篇
海洋学   1250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627篇
自然地理   92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30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从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出发,选择了大华北岩石圈块体内一条NWW向连云港-银川的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剖面,试图先从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开始,用二维有限元法得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盖层)中的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而解释板内地震与岩石圈壳-幔结构比值(R)相关的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82.
刘慧  姚鹏  孟佳  王金鹏  赵彬 《海洋学报》2017,39(8):115-128
磷是一种重要的生源要素,在河口、边缘海的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生态系统动力学。于2013年3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水淘选方法对沉积物进行了分级,并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未分级和分级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磷形态含量:可交换态磷、活性有机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磷、碎屑磷和难分解有机磷,讨论了该区域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选择性输运过程和迁移转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14.0~18.4 μmol/g,其中碎屑磷是其主要成分,占54.5%,其次是有机磷和难分解有机磷,分别占到15.1%和13.1%。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形态含量不同,可交换态磷、活性有机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磷和难分解有机磷随粒级增加含量逐渐降低,而碎屑磷主要集中在粗粒级(大于32 μm)沉积物中。基于各粒级磷形态的质量分布,发现小于32 μm粒级的沉积物中各磷形态含量从长江口向浙闽沿岸逐渐增加,向外海方向逐渐减小,而大于32 μm沉积物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体现了不同形态磷的选择性输运。随粒径增大,总有机碳对有机磷比值(TOC/Or-P)先降低后升高,在大粒级沉积物中,TOC/Or-P比值较高主要是因为陆源有机碳贡献较高,而在小粒级沉积物中,主要是由于有机磷的迁移和转化更为活跃,体现了细颗粒物中有机磷相对有机碳的优先分解。本研究表明,从分级的角度可以对河口、边缘海的磷循环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3.
晚更新世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的构造抬升速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构造地貌与新构造特征,推算了晚更新世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的构造抬升速率。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不同地段平均构造抬升速率不同,金牛山断裂以东地区为0.15mm/a,断裂以西地区为0.50mm/a,龙口盆地2.4万年前后曾发生过幅度7 ̄9m的断陷。此外,同一地段不时段的抬升速率也有差异,但非常接近平均速率。  相似文献   
184.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之一。系统的地表调查和坑道编录表明,矿区不同岩石单元构造变形及力学特征不同,既有赋存于滩间山群绿片岩内部的早期深层次韧性-韧脆性变形构造,也有赋存于滩间山群原c岩组紫红色砂岩中的晚期浅层次脆性变形构造。结合区域上柴北缘造山带构造演化事件时间序列以及矿区构造特征的分析表明,韧 性-韧脆性变形构造与陆-陆深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及俯冲板片的折返有关,矿区浅层次脆性变形应形成于滩间山群原c岩组紫红色含砾砂页岩沉积之后。应力场恢复显示早期韧性-韧脆性变形构造形迹的主应力σ1 方向主 要 为 NE/NEE-SW/SWW 方 向,倾角 为5°~ 60°,表明矿区早期变形阶段具有 NE/NEE-SW/SWW 向近水平挤压、左行走滑、斜向逆冲的性质;而晚期脆性变形恢复的主应力方向有2个,锡铁山沟地区表现为EW 方向,无名沟-中间沟地区为 NW-SE方向。对不同中段控矿断裂构造形成时的主应力状态恢复结果显示 NW 向断裂构造主应力σ1 状态为 NE-SW 向,显示压扭性逆冲-走滑断层性质,而 NE向断裂构造主应力σ1 状态为 NW-SE向,显示张扭性正-滑断层性质,分别为上述早期和晚期变形应力场的产物。锡铁山矿体分布受控于左行逆冲和左行滑覆构造运动,矿区北西部成矿较为有利,成矿后的 NEE-EW 向断层左行运动对矿体产生破坏作用,导致西侧矿体南移,东侧矿体北移。   相似文献   
185.
甘肃阳山金矿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金矿。已发现的6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有3种类型:微细粒浸染状、半自形颗粒集合体、自形单晶大颗粒;主要分布在千枚岩、花岗闪长岩、石英脉里,具有多期次多类型的特点。根据黄铁矿的特征,金矿化与石英脉体中细粒浸染状的一期黄铁矿有关。黄铁矿为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Au)主要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体的裂隙内以及晶体与晶体的空隙间。黄铁矿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6.
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关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并且较为粗略。以前认为该区发育开阔台地、缓坡和盆地等沉积相沉积,但对缓坡相尚未进行详细的划分,是否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未能提出明确的认识。因此,利用新的资料,开展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对通南巴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表露头和地震资料,初步建立了通南巴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认为该区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建议油气勘探部门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7.
户撒地区稀土矿矿体赋存于中生代三叠纪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风化壳中,岩体风化壳的第二层中等风化带和第三层强风化带是本区稀土矿的主要控矿层位;该区稀土矿的形成经历了风化分解→剥蚀搬运→淋滤迁移→吸附富集的反复成矿作用,属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床;可采用地质测量→地球化学土壤测量→野外快速分析→工程控制→野外快速分析+实验室分析测试的找矿方法,来揭露圈定该区稀土矿体。  相似文献   
188.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其中F-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 Cl-、SO42-和NO3-更多地受到海洋源降雨或咸潮作用的影响。流域内主要化学风化反应以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溶解为主。从上游到下游, Si/TZ+*比值和Si/(Na*+K)比值逐渐降低,说明上游硅酸盐岩风化较下游更为强烈。从上游到下游,随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贡献逐渐增大,岩石风化输出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9.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对南黄海陆架136个短柱样品20~25cm段的沉积物进行了颜色反射率数据测量,通过化学元素、粒度、磁化率等来确定影响沉积物颜色反射率变化的成分和因素,介绍了反射率光谱的一阶导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陆架沉积物颜色反射率受控于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有机质以及粘土矿物和钙质生物碎屑含量。主因子F1指示氧化环境,并与陆源物质相关,F2指示弱氧化环境,F3指示弱还原环境,主因子的波长范围分别是405~445 nm和495~595 nm,605~695 nm,445~485 nm。  相似文献   
190.
2010年9月29日,连续3年第四次的国际海底光缆巡护行动在汕头市海门港拉开了序幕.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海监南海总队、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等在汕头市朝阳区海门港举行保护国际海底光缆亚运保障联合巡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汕头支队及潮阳、潮南、濠江大队4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并派出中国渔政44181、44601、44021等3艘船参与巡护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