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438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用GPS测量数据模拟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速度场及应变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提出了直接利用GPS测量资料建立地壳运动与形变模型的方法。把整个中国大陆视为由无穷多个微元集合而成的连续介质体,并假定每一个微元体的转动矢量服从统一的,连续的泰勒级数分布,由此引进一组待定参数,称之为地壳运动与形变参数。利用全国网1994年和1996年的两期GPS观测数据,组成矛盾方程组,应用阻尼最小二乘方法,经迭代解算,得到所需要的地壳运动与形变参数。  相似文献   
142.
含氮化合物的实验方法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素梅  张爱云 《地球化学》1999,28(4):397-404
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两种分离方法以及两步分离法中使用国产与进口试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分离方法不同,所得吡咯类含氮化合物总体馏分的丰度也不同,一步分离法普遍低于两步法;不同分离方法对吡咯类化合物相对分布的影响较小。国产与进口试验性能不影响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绝对丰度与相对分布的分析结果,两步分离法具备分析试剂国产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3.
张北—尚义地震区的壳幔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深地震测深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的研究表明:近东西向的张北—崇礼地壳断裂带与北西西向的张家口—渤海地壳深断裂带在张北62级地震区交汇。在这里延伸至莫霍面的地壳深断裂带和壳内界面的不连续处是汉诺坝大面积玄武岩溢出的通道。震区中上地壳内的局部速度逆转和下地壳内异常的低速带预示着岩浆活动仍较强烈。张家口—渤海地壳深断裂带近期活动可能是张北地震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根据统计计算大连地区1991年11月至 1999年1月发生的299个ML≥2.0地震,得出目前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并对这期间的地震变化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概率背景估计,认为其间所发生的地震属于1993年3月18日的大连满家滩南海ML4.3地震序列,从理论值和实测值的结果判断,该地震序列发生 ML≥5.0的可能性不大, 但不能排除该地震序列仍然存在着发生4.0≤ML<5.0地震的概率背景.目前的地震平静期属于该地震序列活动期的尾声和下一地震活动期能量积累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5.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GLOSS)是在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协调下建立的全球与区域潮汐观测网的一个计划,通过该网获得的潮汐资料可用于气候、海洋学和沿岸海平面研究。到目前为止,GLOSS已经实施十几年了,在此期间,许多区域的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新式验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治疗小儿病症的用药经验及处方规律,以期指导儿科临床实践。方法:收集孙氏二书中治疗小儿病症的口服方药,建立数据库,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Microsoft Excel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及性味归经频次统计;使用R4.2.0 apriori函数进行关联分析;利用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0构建核心中药共现网络;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对核心中药进行无监督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纳入方剂102首,涉及中药168味,药物使用累计频次达699次,使用频次≥15次的有甘草、大黄、桂心、黄芩、芍药、麻黄、苦杏仁、石膏。药物四气以寒性居多、温性次之;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主要集中在肺、肝、胃、脾、心经。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芩-大黄(支持度21.57%);常用的角药有大黄、甘草-黄芩(支持度14.71%,置信度71.43%),茯苓、芍药-大黄(支持度8.82%,置信度100.00%)等。聚类分析得到的潜在处方有“桂心、紫菀、生姜、半夏、苦杏仁”“石膏、甘草、麦冬、芒硝”等。结论: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小儿处方用药分析,发现孙氏治疗小儿病症往往遵循“病证结合、重视脏腑辨证”“寒温并用以调阴阳”“攻补兼施以祛邪扶正”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7.
地震油气储层的小样本卷积神经网络学习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完成该项工作往往需要经历多个环节,而多工序或长周期的研究分析降低了勘探效率.基于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其在地震响应上所具有的特点,本文引入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用于智能提取、分类并识别地震油气特征.卷积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强适用性、强泛化能力,使之可以在小样本条件下,对未解释地震数据体进行全局优化提取特征并加以分类,即利用有限的已知含油气井段信息构建卷积核,以地震数据为驱动,借助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识别蕴藏其中的地震油气特征.将本方案应用于模型数据及实际数据的验算,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与实际钻井信息及基于多波地震数据机器学习所预测结果对比,本方案利用实际数据所演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高的吻合度.表明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缩短相关环节的周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8.
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 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海冰厚度是海冰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全面立体高精度观测海冰厚度的最有效手段是航空遥感, 而冰桥计划(IceBridge)是当前南北极最大的航空遥感工程。基于2009 - 2014年冰桥计划的激光雷达高程数据和数字测图系统相机光学影像对南极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厚度进行研究, 并结合降雪量等气象数据探讨该区域海冰厚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海冰厚度在2009 - 2014年间整体呈微弱增长趋势(0.07 m·a-1), 但是在95%置信水平下不具有显著性。2009 - 2011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大幅度变化, 其中2010年达到极大值2.42 m, 之后开始缓慢增加。海冰厚度的年际变化与降雪和近地表温度等气象要素相关, 二者相比较而言降雪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主要探讨河南省淅川县单岗遗址两周时期人类与家养动物之间的关系.该遗址两周时期发现13种动物,其中家养动物有猪、狗、马、黄牛、绵羊和山羊,家养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分别占全部可鉴定的哺乳动物数量的91.73%和70.67%.猪在家养动物中的数量最多,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比例分别为69.04%和33.33%,其他家养动物的数量比例在1.78%~14.67%之间.家养动物提供了主要肉量,黄牛提供的肉量最多,占36.41%.马右P 2发现马衔磨蚀的痕迹,马第1节趾骨发现严重的骨赘,说明马被役用而且承担相当的工作量.马在普通聚落的出现、肉食消费和畜力开发等现象,反映马的功能从晚商时期贵族"御用"转向世俗化.  相似文献   
150.
利用C-F模型识别僵尸网络迁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F模型识别僵尸网络的迁移,以僵尸网络迁移过程中表现出的多个特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识别僵尸网络迁移的方法,能够协同多个特征判断给定的两批僵尸主机是否具有迁移关系。通过几个典型僵尸样本的评测,有效地识别了僵尸网络的迁移行为。与单纯采用IP地址重合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在僵尸网络成员数量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理想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