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K_2O含量与岩浆来源深度、火山岩年龄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K_2O含量与岩浆来源深度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幂函数相关关系,而K_2O含量与火山岩年龄之间存在着较好的指数函数相关关系。利用得出的回归方程对东北地区某些新生代火山岩的岩浆来源深度进行了预测,并对回归方程所代表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赵淼  王欢  徐华  王锡魁 《世界地质》2013,32(2):279-289
南湖-桑家窝堡断层是一条穿越长春市区的北西向隐伏活动断层,该断层对长春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影响较大。利用高分辨率遥感信息解译、探地雷达探测、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资料,并结合第四纪沉积物的ESR 年龄测定资料,讨论了南湖-桑家窝堡断层的空间展布和运动特征。南湖-桑家窝堡断层沿逯家窝堡、后三家子、南湖公园、长春公园、桑家窝堡、大合隆一线展布,断层产状为45°∠65°,断层线较平直。在断层西北端大合隆一带,南湖-桑家窝堡断层错断了上白垩统嫩江组( K2n) 岩层,并在嫩江组岩层顶部沿断层形成了侵蚀沟谷,但没有错断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地层。在断层东南端的逯家窝堡附近,南湖-桑家窝堡断层错断了白垩纪泉头组( Kq) 岩层,但没有错断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南湖-桑家窝堡断层形成于中生代末期,第四纪早期曾经活动,活动方式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断层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孔剖面研究和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讨论了长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序列、岩性特征和形成时代。长春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开始接受第四纪沉积。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普遍含有铁锰结核;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粗砂、黏土夹含砾粗砂和细砂。荒山组底界年龄约为(81.5±8.1)×104 a,顶界年龄约为15.0×104 a。中更新统上部东风组为泛滥平原沉积经后期黄土化作用形成的土状堆积,含有铁锰结核,其底界年龄约为13.877×104 a,顶界年龄约为12.955×104 a。上更新统下部的哈尔滨组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上部含有锈黄色泥管,其底界年龄15.0×104 a,顶界年龄约7.0×104 a。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下段岩性主要为含砾粗砂、含砾砂层夹粘土和粉砂,含有锈黄色泥管;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粉砂、粉砂质粘土和粘土,局部含有锈黄色泥管。顾乡屯组底界年龄约为6.224×104 a,顶界年龄约为1.10×104 a。顾乡屯组相当于末次冰期的河流沉积物。全新统温泉河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土,厚度各地不一。  相似文献   
24.
自从1968年以来,晚白垩纪——新生代地磁反转年代表的绝对年令已被测定出来,测定方法是假定每一时距内的扩张速度是恒定的,后在一个海洋磁异常综合剖面中的固定两个或更多的标准点的年令,而在这些点之外用内插法或用外插法求得绝对年令。以前,所用标准点不超过四个,而现在测定一百万年以内的数据,使用11个标准点。这种改进是根据意大利深海石灰岩的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做出的;这些研究把地磁倒转次序与有孔虫、颗石藻分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标准点的绝对年令是用一些阶的界面上的最精确的年令确定的。而界面又是根据生物地层分带确定的。与以前的表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晚古新世——早始新世,新的年令较LaBrecgue等人1977年表的年令新300万年,比Ness等人1980年表的年令新180万年。  相似文献   
25.
通过遥感影像判读、野外高精度GPS定位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查明小兴安岭层状地貌的类型、级数、高程、组成物质和空间展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小兴安岭形成了2级夷平面和5级河流阶地。采用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两种统计模型对逊克、嘉荫地区的新生代层状地貌单元相对高度与松辽盆地相应时期沉积物厚度作回归分析,统计模型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R~2=0. 944~0. 968,回归方程的整体拟合度很高,该结果显示小兴安岭新生代各个阶段的隆升幅度与松辽盆地的沉降幅度呈正相关关系。新生代期间小兴安岭隆升幅度为449 m,其中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幅度为250 m。第四纪期间小兴安岭平均隆升速率为102. 88 mm/ka。小兴安岭间歇性隆升与松辽盆地间歇性下降是同一构造背景下盆山耦合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