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27篇 |
地质学 | 86篇 |
海洋学 | 29篇 |
综合类 | 35篇 |
自然地理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2008年5月12日MS8.0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本研究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和地震前后高空间分辨率航空与卫星影像的解译,对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擂鼓镇—曲山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相关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沿映秀—北川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正穿过北川县城—曲山镇中心,并在曲山镇周围诱发了一系列大型滑坡和岩崩等地质灾害,致使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野外考察表明北川段最大逆冲量和右旋走滑量都达8~10 m,这也是映秀—北川地表地震破裂带中位移量最大的地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曲山镇一带正是地震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改变的转换地带:曲山镇及其南西部断层倾向北西,呈现以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的特征;在曲山镇北东断层倾向南东,表现为右旋走滑分量与垂直分量相当,走滑活动特征更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逆冲-走滑型(或斜向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直接影响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破坏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断层NW盘(上盘)远远强于SE盘(下盘).地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与断层运动的应力及坡向的自由面之间相互作用,加强了滑坡、岩崩等地质灾害的破坏力.因此,汶川大地震为我们研究逆冲-走滑型同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3.
墨西哥湾扇贝稚贝对盐度的耐受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壳高15~21mm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稚贝作为实验材料,控制水温在16和24℃条件下进行对盐度的耐受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4℃时,稚贝存活的盐度范围为18.5~44.4,低盐度对稚贝的存活影响明显.稚贝可生长的盐度范围是21.2~41.0(日增长率r>4.0),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4.0~32.0(日增长率r>8.0),其中26.0~28.0的盐度为最佳生长盐度.在16℃条件下,最初8h内,其生存盐度范围为17.4~46.4,但是48h后稚贝的存活盐度范围与24℃温度条件时无明显差别,显示出低温条件会使稚贝对极限盐度的反应速率减缓.当盐度处于接近极限范围时,盐度变化幅度过大易导致稚贝死亡.墨西哥湾扇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原生境盐度有关,稚贝预先在盐度为19.5和44.9中适应9d后,再过度到14.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为78.3%和100%,而若是从盐度为32中直接移到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分别为0和27.3%.显然,通过中间驯化或适应过程,稚贝会提高耐盐能力.此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南方海域,应避免在易受淡水中冲击的河口、海湾区域开展墨西哥湾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104.
黑龙江省春季土壤冻融剧烈,土壤湿度和温度受土壤冻融影响较大,利用黑龙江省6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地温资料及34个农气观测站人工观测的1981—2018年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土壤冻结期间的气象要素变化,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中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冻结期从北向南缩短,且逐年缩短,冻结期平均气温从北向南升高,逐年上升,降水量西部少、东部和北部多,逐年增加;春季冻融次数平原少、山区多,逐年减少。春季融雪开始日期由北向南提前,并且呈现逐年提前的趋势,融雪期升温速率北部、东部低,中部、南部高;在春季冻融过程中,土壤湿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多,东部土壤湿度受土壤融冻影响最大;在整个冬季土壤冻结期间,北部、中部及东部土壤湿度是增加的,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增加的越多,而西部土壤湿度是减少的,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减少的越少;春季土壤冻融期间,0 cm平均地温全省平均在-17.3~22.1 ℃之间,南部与全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升温趋势明显,而北部升温速度明显慢于南部。 相似文献
105.
106.
采用实验室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质量浓度及水流流速对铁钉菜(Ishige foliaceaokamurai)和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氮磷营养盐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大型海藻不同部位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不同,铁钉菜下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固着器;羊栖菜顶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中部。铁钉菜藻质量1.0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5g;羊栖菜藻质量0.5 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0g;2种藻类2.0g和2.5g的吸收速率相差不多。碳源质量浓度为1200mg/L时,铁钉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800mg/L;碳源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羊栖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400mg/L;2种海藻对照组的吸收速率均相对较低。相同流速下,2种海藻均以PO4-P对照组的吸收速率最大;NO3-N、NH4-N吸收速率在流速为50cm/s时最大。 相似文献
107.
对辽东半岛西部复州湾海域底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特征有较大差异:样品平均粒径值为1.2~6.5Φ;分选系数为1.4~2.6,分选为较差—差;偏度特征表现为极正偏和极负偏并存。粒度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分异规律,由湾内至湾外粒径表现出粗—细—粗的变化特征。粒度变化是对该区域物质输运和地形变化的响应,借助Weibull分布,推断河流携带物质可以被推送至5 m等深线外堆积,5~10 m等深线间沉积物表现为细粒的浅海台地沉积,10 m等深线以外沉积物受河流的影响微弱。矿物学证据也表明,河流输运对湾内沉积物贡献有限,仅限于5 m 等深线以内的水下三角洲,湾内沉积物主要来自于辽东湾沿岸冲刷和湾内基岩的剥蚀。 相似文献
108.
西昆仑切列克其菱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西昆仑切列克其菱铁矿床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的西北缘,处于我国西部著名的塔什库尔干铁矿成矿带内。近年来,切列克其铁矿的地质找矿取得较大突破,在原矿区以北新发现切北菱铁矿,矿床规模已升级为大型铁矿。鉴于该矿床的显著变化,本文拟对新的切列克其大型菱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镜下鉴定、矿床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确定矿床成因,为今后该区域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勘查与地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新的切列克其菱铁矿区共包括4个主矿群和北部隐伏矿体群(I、II、III、IV及Fe1~5),共26条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下志留统达坂沟群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夹白云母片岩以及大理岩段。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北西向,倾向北,倾角在22°~30°之间,矿体长度140~605m,平均厚度1.80~39.92m,全铁品位38.00%~47.52%。菱铁矿石构造多样,有代表原始沉积作用形成的块状、层状、条带状或纹层状构造和后期变质及热液叠加作用形成的假波纹、晶洞、脉状和浸染状构造。矿石最主要的结构是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铁矿(部分被氧化成赤铁矿),矿物含量可达70%~80%或更高;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10%~25%)、白云母(3%~5%)和少量黄铁矿、石墨、电气石、磷灰石等。切列克其铁矿的成矿主要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期、区域变质改造期和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三个时期。通过对矿石的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反映研究区志留纪为陆棚碎屑滨浅海相沉积环境;矿石样品的Al-Fe-Mn图解、轻稀土明显亏损、正Eu异常(δEu为1.54~2.82)、Ce异常不明显(δCe值为0.90~0.99)等均反映矿床具热水沉积特征;菱铁矿的δ~(18) O、δD同位素反映成矿流体叠加成因特点。综合以上因素和对其形成环境的探讨,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海相热水沉积型,并有后期热液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09.
110.
新元古代早期(820 720 Ma),华南由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3个构造单元组成。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震旦纪(720 541 Ma)沿新元古代早期的江南造山带发育一裂谷盆地-南华裂谷,贵州东部是南华裂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认为黔东地区该裂谷盆地为北北东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该裂谷盆地为北东东向。黔东地区南华纪裂谷盆地具有典型的地堑、地垒结构,并控制着"大塘坡式"锰矿的分布。震旦纪之后,裂谷盆地处于沉降阶段,沉降中心向南迁移到凯里-玉屏一线。震旦纪时期,扬子地块和南华裂谷存在明显的滨浅海磷矿-碳酸盐岩和深水泥质岩-硅质岩的沉积分异。扬子地块和南华裂谷控制着扬子地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和南华裂谷老堡组重晶石等沉积矿产的分布。富磷矿位于松桃-贵阳同沉积断裂以北的扬子地块南缘,重晶石矿发育于裂谷盆地强烈沉降区的天柱-岑巩一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