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运用紫外光光助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钛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该方法使膨润土层间钛柱TiO_2晶相能在150℃的低温烧结下由无定型转变为高催化活性的锐钛矿。由于钛柱的形成,柱撑后的膨润土的层间距达到1.94nm,明显大于原土的1.56nm。实验以罗丹明B为考察对象,研究了钛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吸附能力,以及它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和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实验表明:钛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能强烈地吸附罗丹明B并且能迅速地将它降解,其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符合1.5级。钛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唐剑文$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洱海富营养化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洱海流域营养物输运转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ENSIM-DSS构建了洱海流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SD耦合模型.模型由7个子系统组成,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洱海流域的耦合模型特征参数.对入湖TN、TP进行追根溯源,模拟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入湖TN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干湿沉降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N的88%;入湖TP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水土流失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P的89%.以此为基础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营养物削减情景,模拟未来10年入湖TN、TP的变化,并通过构建的政策评价子系统和DILLON模型定量评价不同削减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最优洱海流域营养物削减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项目,其中,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于2015年正式启动。面对多源的卫星遥感数据,对于影响因素复杂区域很难实现影像的自动纠正,因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PixelGrid软件进行单景影像几何纠正的方法,为其他项目的困难区域影像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烷水合物在人工毛细管沉积物柱中的形成和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的形成与沉积物性质密切相关,沉积物的粒度、孔隙度、矿物组成等都可以影响到水合物的成核生长。通过拉曼测试和显微镜下观察人工毛细管模拟沉积物中CH4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过程,实验发现无论是在气液界面还是在溶有过饱和CH4的流体内,水合物都能够成核形成,但水合物更容易在气液和固液界面成核,并迅速生长;水合物在较大粒径石英砂(39~53μm)形成的孔隙内的成核机会比在粘土粒级的砂粒孔隙中的机会更大;水合物晶体主要呈发丝状附着于沉积物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有辽阔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海陆总国土面积约1 260×104km2。中国海处于大陆边缘,其海底地貌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和深海海盆五大类。本文按地体构造分析我国海域及邻区的构造,其主体处于欧亚板块的华北亚板块、扬子亚板块、华南亚板块、南海亚板块和东南亚亚板块,其中亚板块可分为若干地体。台湾海岸山脉及其以东区域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三叠纪以来,这些板块、亚板块和地体处于不断拼合、增生或离散之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渤海是内海。黄海的西部海域,东海和南海的大部分海域都是我国国家管辖的专属经济区,都是中国海洋国土,根本不是什么公海。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居最重要的地位。除了已开采海滨砂矿、铜、煤等固体矿产之外,应特别要重视海洋多金属结核、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常规生化处理很难使垃圾渗滤液达到市政污水纳管排放标准,或无法稳定排放,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本文探索了微波诱导催化用于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以铁层柱蒙脱石作催化剂,微波辐照下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对初始COD浓度为1100~1300 mg/L的垃圾渗滤液,以铁层柱蒙脱石作为催化剂,在微波功率600 W,辐照时间30 s条件下,经微波诱导催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39%。铁层柱蒙脱石催化剂以"卡房"型介孔结构为主,均匀的介孔结构有利于微波诱导催化。 相似文献
8.
2015年8月监测了东营市广利河、神仙沟河、挑河3个河口海水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浓度,以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看,3个河口的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为铜和汞。与国内外其它河口的海水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相比,东营市河口海域的Hg浓度在国内居于较高水平,其它污染物则处于中等水平。采用风险商(HQs)和联合概率曲线(JPCs)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7种重金属对三个河口海域的生态风险,发现As,Cd,Hg和Pb对3个河口海域的生态风险可接受,Cu,Cr6+和Zn不可接受。其中Cu,Cr6+和Zn对广利河和神仙沟河河口海域的生态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uZnCr~(6+),对挑河河口为CuCr~(6+)Zn,Cu为3个河口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为东营市河口区域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能源,通过对其中延长油气区地热资源赋存状态研究,发现区内主要有西部白垩系碎屑岩和东部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两套热储层;岩石热导率与地层岩石的成岩程度、孔隙度等关系密切;地温梯度为2.73~3.50 ℃/100 m,整体显示北高南低,与地层埋深呈正相关;大地热流值为57.28~86.18 mW/m2,具有明显的东西向展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地热资源东部优于西部,可具体划分浅层低温有利区、中层中低温有利区和中深层中温有利区等3类地热资源有利区。结合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例,认为对这些有利区内的废弃井加以改造利用,可降低地热开发工程成本,在地热发电、工业利用及三产养殖等方面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有望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互联网构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