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中传感器的现状、遥感器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今后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2.
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rcGIS技术,计算陕西温湿指数(ITH)和风效指数(K),系统分析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陕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ITH及年均K均呈明显的南北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陕西省总体不存在人居环境气候高度适宜地区和气候不适宜地区;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与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气候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全省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气候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73.
74.
峡东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现宏体化石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峡东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顶部发现宏体化石,包括高级藻类和蠕虫类,共8属10种,其中有些分类未定的化石。这从形态学上证明了后生藻类植物的分化及第一次为后生动物在陡山沱期的存在提供了可信的证据。这是一次有突破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75.
结合建立房地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体系的要求,以及地籍调查、房产调查有关规范要求,围绕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补充调查,如何形成房地一体的调查成果,为房地一体化不动产登记提供基础资料,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6.
王佳  王菁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4):1092-1097
针对传统的应急信号优化调度方法存在执行任务时间较长、可靠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强震后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应急信号优化调度方法。分别对强震后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不同子节点的通信占用时间进行分割,通过判断任务调度表能否更新,构建以遗传算法的应急信号调度模型;结合模型的相关特点,引用遗传算法对应急信号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优应急信号优化调度方案。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对任务调度时间缩短方面进行了改善,对于应急信号调度可靠性也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7.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球凹陷,鳃粘脏,黏液较多,常滞游于浅水区水面。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10个样品均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为CEV阳性。目的产物测序后经NCBI BLAST,与已报道的CEV相关序列相似性介于85%—99%;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样品编号JY1856与JY1650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余8个样品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人工浸泡感染健康鲤鱼,半数致死时间为55d,累计死亡率为71.1%±3.2%,并从试验感染鱼组织中检测到CEV病毒DNA。养成期鲤鱼CEV携带率为77.5%。以上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养殖鲤鱼中存在CEV感染,揭示了我国鲤鱼养殖产业可能面临新的疫情,需引起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8.
试论宏体植物的早期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地史早期宏体植物化石的记录。从细胞群体到组织-器官构造有大约11 亿年的漫长进化史。蓝田植物群和庙河生物群标志着震旦晚期(大约7-5.4 亿年间)发生了宏体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大辐射,非矿化、弱矿化、和矿化的高级藻类出现。寒武纪发生了另一次辐射。非矿化藻类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类群,可能直接导致了维管植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79.
朱士兴等(1999)在河北兴隆、宽城地区中元古界常州沟组上部砂岩所夹页岩中找到Chuaria状(郑文武认为是Morania)、Shouhsienia状和Tawuia状化石,并从前二者中初步发现了呈群体状组织、假薄壁组织和薄壁组织3种多细胞组织类型以及部分有性生殖器官、从而不仅表明该化石应是迄今己知最古老的具多细胞组织的生物(北美2100 Ma铁组产的Glypania Spirolis的细胞结构不明),而且还把有性生殖的地质记录从约600Ma提前到约1800Ma。此外,还说明过去人们低估了此类化石的潜力,误认为它们仅是不值一顾的所谓腐泥质膜、微生物席碎片。还证明Walcott—Sun—Steiner传统解释Chuarta—Tawuia为Noctoc念珠藻丝状体群体的或许片面性(部分是对的,因可能多源的),并可能说明己故张响教授认为Nostoc丝状体可能为其附生生物的(至少一部分)正确性,附带还影响到对Sinosabellidites的解释,显然  相似文献   
80.
近二十年来,在世界或在我国,对前寒武纪古生物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兴趣,取得了重要进展。如:1.微化石:由于采用切制硅化叠层石的薄片法,发现了更多种多样的藻化石;用化学分离法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大量可能属于浮游植物类的疑源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