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利用1991-2017年BCC_CSM1.1(m)模式模拟数据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评估了BCC_CSM1.1(m)对初夏东北冷涡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BCC_CSM1.1(m)模式可以对500 hPa位势高度场气候态进行模拟,均方根误差显示该模式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模拟要优于东北北部地区。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主要时空变化特征。BCC_CSM1.1(m)模式能够模拟出近27 a东北冷涡指数的上升趋势和年际变化,但模拟的上升趋势较实况偏强,年际变率较实况偏弱。BCC_CSM1.1(m)模式能够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的年代际突变,但是对突变开始时间的模拟较实况偏晚。BCC_CSM1.1(m)模式能够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东北及其附近地区的显著正相关,不能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与东北初夏降水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此外,模式东北冷涡指数对东北初夏降水的预测能力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22.
王莹  熊先孝 《地球学报》2023,44(4):625-634
中国是世界上磷矿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磷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磷矿资源的特点是分布不平衡, 贫矿多、富矿少, 难采选的多、易采选的少。2014年至今,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矿产地质志”, 全面总结研究了中国磷矿的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本文依托该项目, 对中国磷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划分, 从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新生代4个阶段划分了11个成矿系列组, 25个磷矿成矿系列。以磷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特点为依据, 按照《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将中国磷矿划分了27个Ⅲ级成矿区带, 4个成矿亚带。中国磷矿成矿时代广泛, 从太古宙一直到新生代均有生成, 但不同时代的磷矿各具明显特点。除少数内生成矿作用和风化次生成矿作用外, 中国磷矿成矿作用几乎全部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早寒武世, 其中磷矿储量的80%又集中在前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中。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和始寒武世梅树村期是中国两大成磷期。通过对区域内成矿作用的深入分析和全面归纳, 将中国磷矿划分为华北成矿省, 扬子成矿省, 塔里木成矿省, 阿尔泰、伊犁、吉黑、华南成矿省和秦岭—大别、阿尔金—祁连、喀喇昆仑—三江成矿省五大磷矿成矿谱系。未来中国磷矿的找矿方向建议集中在川西南、滇东北、贵州开阳、湖北神农架、河北承德、新疆库鲁克塔格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3.
蠕虫状灰岩是一种岩石表面具有"蠕虫体"的含云或白云质灰岩,其"蠕虫体"的成因一直存在多种解释。以华北奥陶系蠕虫状灰岩为例,通过观测野外露头剖面、分析典型样品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组成,刻画蠕虫状灰岩的空间展布和蠕虫体的个体形态,对比蠕虫体和基质的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δ^(13)C、δ^(18)O、^(87)Sr/^(86)Sr、δ^(26)Mg)等特征。结果表明:(1)蠕虫状灰岩与白云岩地层密切相关,往往下伏于同层系白云岩地层;(2)外形上,"蠕虫体"有渗透型、充填型和浸染型三种类型。渗透型蠕虫状灰岩白云石沿裂缝、粒间缝等发育,连通性好,充填型受生物潜穴和疏松的生物碎片影响,浸染型主要与上覆地层载荷作用有关;(3)蠕虫体和基质均有较低的Sr、Fe、Mn等微量元素含量。相对基质,蠕虫体具有较高的白云石、石英、Sr同位素组成和更为分散的稀土元素特征。蠕虫体的Al_2O_3、Fe_2O_3等含量与Sr同位素呈正相关关系,与Sr含量呈负相关关系;(4)蠕虫体的δ^(26)Mg与原生或准同生成因白云石较为一致,如混合水成因白云石、湖相白云石,而与生物成因白云石δ^(26)Mg差异较大。宏观和微观证据指示,蠕虫状灰岩白云石质蠕虫体以渗透-回流为主:富镁流体渗透流经多孔灰泥质灰岩层,并在前期存在的生物钻孔、微裂缝、未固结的塑性空间内浓缩沉淀形成白云石组分,后期抬升出地表后经差异风化作用形成蠕虫体。  相似文献   
124.
125.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表面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生命就在海洋里孕育、成长和进化,并继续滋育着众多的海洋生物。海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很难准确推测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生物。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常常发现一些新的物种。据估计,...  相似文献   
126.
应用地热温标估算地下热储温度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莹  周训  于湲  柳春晖  周海燕 《现代地质》2007,21(4):605-612
利用6省区49个热水样品的测试数据,分4类方法估算热储温度,以天津地区为例,讨论区域地质背景下热储温度的估算,并对怀疑发生混合作用的水样点建立混合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地热温标的应用条件各不相同,应用到实际水样后得到的温标估算结果差异很大,需要利用Na-K-Ca三角图和lg (Q/K)图判断矿物-流体的平衡状态,还要综合考虑蒸汽散失、混合等对温度的影响。天津地区8个地热井估算的热储温度在83~120 ℃之间;广州三元里井热水混合前的深部热储温度为79.3 ℃,混入的冷水比例为83%。  相似文献   
127.
魏从信  张元生  王莹 《地震学报》2018,40(2):205-214
一次特大地震会对震中及附近区域热辐射背景场造成较大影响。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FY-2C/2E/2F/2G)的亮温资料,通过时频相对功率谱法对2007—2016年(30°N—45°N,135°E—150°E)范围的时频数据进行全时空全频段扫描,得到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1特大地震的热辐射异常,该异常特征明显且与地震发震构造对应较好。应用时频分析方法分析MW9.1地震对上述扫描区域热辐射背景场的影响,得出2011年的热辐射异常出现时间长、范围大且与其它年份不同,进而得到影响过程的3个阶段(出现—最大—消失)。同时对多尺度相对功率谱处理地震热辐射异常的异同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6阶小波变换尺度部分经不同窗长的相对傅里叶功率谱处理能更加有效地识别和提取地震热辐射异常信息,研究区域10年间共出现6次热辐射异常,其中两次与2011年地震对应,3次与该区域其它地震对应,仅1次无地震对应。   相似文献   
128.
CT技术具有无损、三维并可与计算机应用模拟相结合等特点,使其在储层地质研究中作用独特。本文从CT技术特点入手,总结分析其在储层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历程:储层岩石组构识别、储层表征、微观流体输运过程的在线监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随着高分辨率工业CT及数字岩心技术的发展,CT扫描三维数据体与数字岩心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取岩石物理属性参数,如储层岩石的孔渗、地层因子、弹性模量、横纵波分析等,建立三维孔喉网络模型,还可以直接对复杂的孔喉系统进行定量化的结构表征和微渗流数值模拟。最后,本文作出展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油气勘探需求的增长,其应用会越来精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29.
基于河北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记录,采用CAP波形反演法,计算得到2016年6月23日河北尚义M 4.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深度,并利用sPL震相进一步测定震源深度。计算结果显示:采用CAP方法反演,得到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1 km,采用sPL震相进行测定,得到震源深度为13 km,可见采用2种方法确定的震源深度基本一致,分布范围为11—13 km,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