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北部幔源岩浆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及成矿谱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疆北部与幔源岩浆有关的矿床种类齐全,成矿环境复杂,时代和类型繁多,在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特色。主要矿床类型包括铬铁矿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PGE)矿床、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床、含钴磁铁矿矿床、玄武岩自然铜矿床、热液型钴-多金属矿床,以及非金属矿床等。按照含矿地质体的类型,可分为6种类型:蛇绿岩型、层状杂岩型、小侵入体型、阿拉斯加型、浅成岩型和喷出岩型。这些幔源岩浆矿床可划分为3个成岩成矿系列:铜镍系列、钛铁系列和铬铁系列。钛铁系列以碱性层状岩体型钒钛磁铁矿、铁磷矿为代表,岩石具有明显的富Fe特征,属于碱性富铁质的高钛玄武岩系列;铜镍系列以小侵入体型铜镍矿、阿拉斯加型铜镍-PGE矿为代表,岩石属于铁质的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系列;铬铁系列主要为蛇绿岩型铬铁矿,岩石具富Mg贫Fe特征,属于镁质系列。3个系列的岩浆都具有亏损地幔源特征,可能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岩浆源区富含相应的成矿元素,是形成3个系列矿床相应成矿地质体的主要条件。3个系列矿床的成矿机制可分为深部熔离/岩浆分异、就地分凝、矿浆贯入、岩浆热液等过程。根据各系列矿床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建立了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3个系列矿床综合模式: 亏损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熔离/分异,分离为3个系列,由于外部物质加入在地壳深部发生分异和熔离,在不同深度富集形成铬铁矿、钒钛磁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临近地表时流体富集和分离成含矿流体,分别形成浅成岩型磁铁矿和喷出岩型自然铜矿。新疆北部各类幔源岩浆矿床从早到晚主要产于3期构造阶段/构造类型: 大陆裂解期、板块俯冲期、碰撞/后碰撞造山期(又分3个阶段: 碰撞后伸展阶段、幔柱叠加造山阶段、后碰撞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42.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凡口矿区流体包裹体温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对流体的性质及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区内流体包裹多发育于闪锌矿及方解石中,白云石、石英中少量可见,包裹体个体小,一般为2~5μm,气液比5%~10%,主要有纯液相和气液两相两种类型,不含子矿物。主成矿期流体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3~292℃,冰点温度为-1.4~-6.7℃,流体包裹体中发现CH4等有机气体。主成矿期成矿热液为低温低盐度流体,有机质参与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层建造水,后期流体可能有岩浆热液参与。  相似文献   
43.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产于大别造山带,属于陆-陆碰撞体制的斑岩型矿床,其流体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磁铁矿、石英±钾长石+辉钼矿±其他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热液石英和萤石中发育纯CO2包裹体(PC型)、CO2-H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早阶段石英中发育纯CO2包裹体、CO2-H2O型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中阶段的石英则发育CO2-H2O型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在晚阶段的无矿石英脉中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的CO2-H2O型包裹体,石英-碳酸盐-(萤石)脉石英与萤石中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7~ 380℃,集中于300~ 360℃,盐度变化于3.0%~10.3% NaCleqv之间.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85 ~ 351℃之间,集中在260~ 320℃,盐度介于2.4% ~9.3%NaCleqv;晚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9 ~245℃,盐度介于0.7% ~6.3% NaCleqv之间.中阶段多相包裹体中常见黄铜矿和其他透明子矿物,表明流体具有还原性、过饱和的特征,是矿石矿物沉淀的主要阶段.估算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集中于47 ~ 131MPa和26 ~118MPa,所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约为4.7km和2.6~4.2km.上述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姚冲钼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富CO2的特征,同时预测了深部找矿潜能.  相似文献   
44.
湖南桃源县西安钨金矿床位于湘西矿化集中区西安金锑钨成矿带的中部,距沃溪钨锑金大型矿床约15km,是湖南重要的钨金矿床。前人研究注意到该矿区内含矿地层及断裂构造叠加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文章通过矿区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测量,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和对前人资料的分析,发现该矿区还存在重要的褶皱构造。对该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提出了新的认识,该矿床的形成除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之外,还受到褶皱构造的明显控制,提出了:有利地层和缓倾斜EW向层间滑动断裂带叠加控制了矿化带的形成和分布,高角度NE向断裂是重要的导矿构造,褶皱构造的叠加控制了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次级褶皱尤其是背斜构造的叠加则控制了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该矿床的成矿有利地段是地层和层间滑动断裂带之上叠加了褶皱构造的地段。  相似文献   
45.
金顶铅锌矿床成因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南延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对含地幔岩包体的基性岩带的研究,提出了郯庐断裂南延带是呈两个主干夹一断裂束的形式,从湖北广济,经江西修水,湖南连云山、衡阳、江永,直抵广西大容山—六万大山(广济—六万大山断裂),南延带已趋近郯庐断裂尾端。以广泛的韧性变形变质代替了中带的破裂大平移。它是华南的一条重要动-热-地球化学分界带。  相似文献   
47.
衡山复式花岗岩由南岳岩体和白石峰岩体组成,形成于西缘大断裂的剪切阶段,并与韧性变形变质岩、断裂混合岩构成了紧密共生的(两期)三位一体组合。研究表明,白石峰岩体是由早期眼球状混合岩高程度熔融而成的,南岳岩体则是高变质相韧性断层岩重熔的产物,二者均属断裂重熔。重熔过程是一种流体开放体系,重熔作用沿断裂呈线带状发生,与深部高温热流体沿断裂带的注入、聚集有关。断裂重熔是地洼花岗岩的形成方式之一,其实质是地洼块断(造山作用)重熔。  相似文献   
48.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喷流沉积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伴生的银、镉、铊、硫铁矿、天青石、石膏等也有很高的工业价值。目前,对其成因有较大的争论,多数人支持沉积-改造观点。笔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与研究,初步提出了陆相喷流沉积成因的认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9.
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的古生代卡拉塔格隆起带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中段的火山盆地中,赋存于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中,矿体由细脉浸染状(M1)和热液脉状(M2)的铜矿体组成。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测温分析、成分分析及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梅岭矿床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个体较小,气相分数较小;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7~238℃,w(Na Cleq)为2.4%~9.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成矿压力为6.8~60.6 MPa,成矿深度约为0.2~2.0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并含有少量CH4、CO等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2-4占主导地位,成矿流体属H2O-Na Cl体系。成矿流体的δ18O水值为-5.75‰~-2.61‰,δD值为-135.6‰~-117.2‰,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和矿床地质特征显示,梅岭铜(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为矿床成因提供了成矿流体特征方面的证据,为该区成矿系统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对山西支家地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火山-次火山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花岗岩)中的锆石做了系统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石英斑岩成岩年龄为135.4±0.8 Ma,流纹斑岩成岩年龄为136.2±0.6 Ma,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36.2±0.7 Ma,其时代均为早白垩世,表明该区出露的火山–次火山岩属于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其成岩年龄135 Ma可以近似作为支家地矿床的成矿年龄。流纹岩和石英斑岩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富硅(SiO_2=72.43%~78.48%)、高钾(K_2O/Na_2O值平均为25.17)、强过铝质(A/CNK=1.24~1.95),二者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类似,微量元素明显富Rb、Th、K、La、Nd、Zr等、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Eu等元素,Ti含量较低,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的钾玄岩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岩仅在P和K元素化学成分上与前2者相差比较大(石英斑岩和流纹岩富K,亏损P,而花岗岩反之)。矿区三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推测其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本次所获锆石U-Pb年龄,不仅丰富了研究区火山-次火山岩类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也为建立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