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索尔库都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北缘,矿区发育早、晚两期矽卡岩并分别伴有成矿作用。两期矽卡岩在产出特征、矿物组合及成矿过程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其中与早期矽卡岩有关的成矿金属元素为Fe-Cu-Mo组合,与晚期矽卡岩有关的成矿金属元素为Cu-Mo-Zn组合。本文对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的矽卡岩单矿物、安山质围岩、矿石及与成矿有关的脉岩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早期矽卡岩成矿过程与安山质围岩关系密切,成矿环境经历了由进化变质阶段的弱还原-弱氧化条件→氧化物阶段的弱还原环境→退化变质早阶段氧化环境→退化变质中晚阶段弱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过程,铁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围岩;晚期矽卡岩成矿过程中成矿环境经历了由进化变质阶段的氧化环境→退化变质阶段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石英-硫化物阶段的弱还原-还原环境→石英-方解石阶段还原环境的变化过程。虽然在具体的成矿过程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但在早、晚两期矽卡岩各自的主成矿阶段均经历了由氧化环境向还原环境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为大量金属硫化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导致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常规地球化学方法在水系不发育而风成砂较发育的内蒙古丘陵草原覆盖区找矿效果均不理想的问题,以新巴尔虎右旗头道井铜金矿为试验研究区,开展土壤样品中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地球化学找矿试验。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配套测试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元素含量,利用面积性试验对比矿体上方和外围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元素异常特征,圈定并发现了新的隐伏金矿体。结果表明,本次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元素分析测试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满足地球化学找矿的需求;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有效圈定找矿靶区,寻找隐伏金矿。本试验是一项成功的找矿案例,可为该类丘陵草原覆盖区开展地球化学找矿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简要评述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在发现这些矿床中的作用与应用效果。地质评从突出含矿层位、酸性火山岩相、热水沉积岩和热液蚀变等找矿标志的调查和圈定:在试验应用的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中以瞬变电磁法效果最好;1:50000分散流普查、重点异常的1:20000次生晕详查以及钻孔原生晕隐伏矿预测,构成了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系列。基于上述3种方法的有效配置,总结提出了可可塔勒矿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的3个层次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四极质谱测定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四极质谱法测定的爆裂温度曲线,可区分出不同成矿阶段群体包裹体温度区间,并分别测定其气相组成。代表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气相组成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用四极质谱法测定同一样品中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气相组分是可行的,拓宽了成矿流体研究的思路,为研究多期次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和解译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05.
黄岗梁夕卡岩型铁锡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一一含水夕卡岩阶段的萤石内,首次发现了含有多种子矿物的特殊的流体-熔融包裹体, 该种流体『熔融包裹体携带有较多Fe、Mg及Cr等深源组分,从原生至次生,其内熔体组分从以含Ca、F为主向以含Si为主的熔体演化, 由均句捕获向不均匀捕获演化,在此过程中熔体组分逐渐减少至消失,子矿物亦减少至消失.这显示了携带大量成矿元素的原始成矿熔体组分的演化、熔体相与流体相的分异是导致Fe、Sn等沉淀成矿重要因素,这一发现确定了黄岗梁夕卡岩型铁锡矿床的岩浆成因. 项工作填补了岩浆成因夕卡岩型矿床的研究空白,为该类型矿床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手段,并进一步拓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6.
新疆北部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基本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新疆北部10多个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其含矿建造及其岩石化学成分,将这些中-大型金、铜矿床概括为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金矿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系列、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系列、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系列、与夕卡岩有关的铜(钼)矿床系列等5个成矿系列类型、并指出本区金、铜矿床存在“一代,双峰”和“集中成矿,分片富集”的时空分布特点;在探讨有关典型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具有明显的多成矿物质来源和多成矿阶段等基本特性;最后建立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7.
生态地质(学)是研究生态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通过“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基于地质建造的生态地质调查思路和技术方法框架。按照全域背景(基准)调查—重点小流域调查—生态关键带解剖3个层次开展工作,逐步深化对承德市生态地质特征和作用规律的认知。通过全域1:25万地质建造分析与编(填)图,查明生态地质背景,划分生态地质单元,快速筛选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针对筛选出的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重点区1:5万调查,以查明优势资源特征,评价生态环境风险;开展重要地质建造典型生态关键带1:1万调查与研究,揭示生态地质系统三维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理,为综合监测和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构建了生态地质调查“需求—调查—转化”体系框架,依据生态地质调查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阐述了根据金成矿的特点研究金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控矿因素,建立矿床结构模型。总结找矿标志,并利用能反映隐伏矿信息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如原生晕、次生晕、偏提取、地电化学等)及能反映与隐伏矿有关的场属性结构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浅层地震、激电、瞬变电磁、大地电磁测深等)来预测隐伏矿。提出成矿作用研究与方法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方法系统是隐伏金矿预测的有效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09.
新疆准噶尔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准噶尔地区出现大量不同类型金矿床,为了探讨它们的成因,为金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哈图、包谷图、阔尔真阔腊、科克萨依等金矿床包裹体流体中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它们成矿形式不同,规模不等,但它们的金均主要来自深源,并有地层物质参与。其中哈图金矿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是两种不同来源的流体叠加成矿,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与哈图岩体岩浆流体关系密切,蚀变岩型矿体与深源流体有关。包谷图、阔尔真阔腊金矿矿、科克萨依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成矿过程中受到浅成流体的综合影响。矿物包裹体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主要反映了原始成矿流体来源,矿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可能较多地体现了矿床特有的后期地质作用,这在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欣  王莉娟 《地质与勘探》1989,25(6):14-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