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7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赣东北广丰地区翁家岭组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研究,首次测得了翁家岭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41.2±5.1)Ma,约束了翁家岭组形成的时代,明确该套沉积岩为田里片岩之上、桃源组(上墅组)之下的一套地层。根据最新获得的大量高精度年龄数据,确定翁家岭组在层位上与梵净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相当;覆于翁家岭组之上的桃源组是与侵入到梵净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的火山侵入岩以及浦江地区"平水群"、江山市"章村组"同时期的火山侵入或喷出产物。江南造山带自西向东在830 Ma期间曾广泛发育一期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102.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indexofalteration)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0。CaO代表硅酸盐中的CaO,n(CaO)=n(CaO)-n(CO2,方解石)-0.5·n(CO2,白云石)-10/3·n(P2O5)。化学蚀变指数研究样品的选取极为重要,最佳岩性为细碎屑岩,需要清除成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用成分变异指数(ICV)来判别沉积再循环作用和沉积物成分被改造的程度。用A—CN—K三角图解来判别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样品钾交代的特征及其风化趋势。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CIA研究表明该区南华系下统莲沱组下部的CIA值在50~65之间(干燥寒冷),上部为65~75之间(温暖潮湿)和顶部为55~60之间(干燥寒冷);南华系上统南沱组的CIA值基本在60~65之间(干燥寒冷),近顶部两个样品的CIA值达70(温暖潮湿)。上述CIA值变化表明本区南华纪经历自老到新由冰期干燥寒冷—间冰期温暖潮湿—冰期干燥寒冷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本文据此提出了新的扬子古陆南华系新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103.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矿化(磷酸盐化和硅化)生物群的研究近年来倍受关注,它为研究包括后生动物在内的多细胞生物早期演化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最近,由于其中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保存了与某些后生动物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类似的卵裂特征,被认为是后生动物的休眠卵和胚胎化石。但是,由于至今未发现可靠的囊胚期到原肠胚期和幼体孵化的化石证据,此类化石的动、植物之争一直没有停止。作者近期对该套含磷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除已报道的大量休眠卵和胚胎化石外,还发现保存原肠发育特征的磷酸盐化实体化石、蓝藻细胞集合体、可疑海绵动物化石及类似瓶形的不明化石等。研究表明,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具有多样性特征,包含了多种门类的不同类型,是迄今为止全球保存最完好的未元古纪磷质化石库。  相似文献   
104.
豫西鲁山洛峪口组宏观藻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尹崇玉  高林志 《地质学报》2000,74(4):339-343
本文报道在华北地台南缘豫西鲁山下汤九女洞剖面洛峪群洛峪口组下部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中发现可靠的宏观碳质印膜化石,包括Chuaria,Shouhsienia,Tawuia,Ovidiscina等属。通过同国内外已发现的前寒武纪宏观藻类资料广泛对比,并结合其他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华北地台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及新元古代地层格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5.
豫西早寒武世辛集组的一个双壳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所描述的双壳类卵形波杰特蛤(新种)Pojetaia ovata(sp.nov.)系采自河南方城杨楼辛集组上部灰岩之底部的碎屑灰岩层,位于Bergeroniellus层位之下。其时代应属早寒武世沧浪铺早期。可与澳大利亚南部产有Pojetaia runnegari Jell的地层相对比。本种是我国目前最低层位的双壳类。  相似文献   
106.
唐烽  金幸生  王约  丁明  赵元龙  高林志 《地质论评》2014,60(5):1009-1018
Hiemalora是一类广为分布的埃迪卡拉(Ediacaran)纪(震旦纪)圆盘状印痕化石,周围具流苏状或触须状突起,曾被解释为似水母动物,或某种叶状生物的固着器官,但以往罕见其与叶状生物体共同保存。本文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好丰富的被确认为藻类的碳膜化石——革辛娜藻Gesinella,具有完整的须状固着构造。这一须状构造的形态和大小与Hiemalora非常相似,致密加厚的基部及其周围辐射状分布的丝状或须根状构造,可以分别和后者的中央盘以及周缘突起的"触须"相比较。陡山沱组的这一类碳膜化石同时保存有明显巨大的形同藻类的叶片和固着器,为研究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底栖印痕化石提供了新的认识,即:盘状的Hiemalora可能是多细胞藻类的固着器官,而不一定是最初解释的似水母动物或其它叶状体生物的固着构造。不过,证实这一点尚需更进一步地研究埃迪卡拉纪生物的保存方式和埋藏环境。  相似文献   
107.
强调了水深、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Eustasy)变化的不同及相互关系。论证了应用实测地层厚度计算海平面变化时可以忽略压实作用,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内,水深的变化可能与海平面的变化一致。探讨了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从老至新出露较为齐全,该区对于分析整个"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汉阳峰组仅发育(或残存)于庐山汉阳峰,由陆相喷发的变斑流纹岩或少斑流纹岩为主。本研究组获得庐山地区汉阳峰组变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38±4)Ma,MSWD=1.12;汉阳峰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52±4)Ma,MSWD=0.037。新获得的精确锆石年龄表明汉阳峰组不属于板溪期沉积地层,据此,笔者首次提出将汉阳峰组明确定位于武陵运动(820±Ma)构造转换面之下的地层。新的研究结果证实汉阳峰组与筲箕洼组属同期火山-沉积地层,对构造背景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汉阳峰组和筲箕洼组与星子岩群的层位关系已经发生倒置,可能预示庐山地区青白口纪后期有重要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09.
宜昌峡东地区的现代叠层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8年9月,笔者陪同加拿大地质学家霍夫曼(H. Hoffman)博士考察峡东区震旦系剖面时,于石板滩一石牌虎井滩沿江地段,找到陆相现代叠层石。随后,于1978-1979年间,又数次进行野外观察并采集标本,进行室内人工培养和镜下观察。 关于叠层石的成因、生长机理及古老叠层石的地层学意义等问题,长期存在争论。本文试图通过我国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报道采自双溪坞群不同岩组岩石样品的锆石年龄,其中,平水组英安质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08.2±6.8Ma,双溪坞群北坞组安山岩年龄为901.6±5.5Ma,双溪坞群章村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年龄为899±8Ma,上覆河上镇群骆家门组底砾岩(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78.96±4.5Ma。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依据该年龄数据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序列。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标示了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双溪坞群的沉积地层,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早期华南洋的中间岛弧。上述年龄为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对比增添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