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质学   57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学者纷纷以自己熟悉的视角阐释大陆动力学过程.谈论地质过程的驱动机制时,多数学者都将注意力转向深部过程,特别是对流地幔的上涌.因此,正确理解对流地幔上涌的机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昆仑河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过铝质花岗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 昆仑河过铝质花岗岩分布区形成了Li、Be、Sn等元素高背景区, 部分地区具明显的异常, 可为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研究和相关稀有金属矿产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昆仑河地区花岗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Hf、Sr同位素研究发现: 昆仑河地区新发现的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418~416Ma), 其岩性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花岗岩, 暗色矿物均为黑云母(≤5vol%); 为富钠弱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 Na2O/K2O平均值是1.13, A/CNK为1.03~1.10, 富集LREE, (La/Yb)N为9.7~28.1, 重稀土弱亏损, Y为8.69×10-6~23.4×10-6, Yb为0.67×10-6~2.43×10-6; Eu具较明显的负异常(Eu/Eu*=0.48~0.86), Rb/Sr比值(0.34~1.12)和Rb/Ba比值(0.18~0.32)较低; (87Sr/86Sr)i为0.7045~0.7083, εNd(t)为-4.94~-1.64, tDM2为1.56~1.29Ga; 锆石εHf(t)值分布在-3.3~2.7之间, tDM2为1.61~1.28Ga; 岩浆源于古老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 源区有地幔物质或源于地幔的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结合以往研究成果, 昆仑河地区存在晚志留世(425~422Ma)和早泥盆世(418~416Ma)两期过铝质花岗岩, 两者与东昆仑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俯冲岩石圈板片断离、幔源岩浆底侵引发的地壳熔融相关。根据1/25万化探数据做概要分析, 该花岗岩分布区显示了较好的Li、Be、Sn等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东端扎那合惹地区元古宙蛇绿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扎那合惹地区元古宙蛇绿岩由超镁铁质堆晶岩组成,堆晶岩岩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变化较大。痕量元素、稀土元素表现出富集不相容元素的特征,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超镁铁质堆晶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480±3Ma,与之紧密伴生的榴闪岩40Ar/39Ar坪年龄为(881.8±4.7)Ma(石榴石)和(852.2±1.0)Ma(角闪石),分别代表了古昆中洋扩张及俯冲消减的时限。  相似文献   
14.
造山带内海山/洋岛残片的识别是确定古缝合带和古洋盆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祁连造山带被普遍认为是原特提斯洋盆俯冲和闭合的产物,然而南祁连地区是否存在古洋盆长期存在争议.通过对拉脊山关键地段早古生代岩石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室内综合研究,在青沙山和东沟地区识别出连续的由洋岛型枕状玄武岩、火山碎屑岩、泥岩、凝灰岩和灰岩组成的火...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二叠纪冷温动物群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了以单通道(Monodiexodina)为主的冷温动物群,产于东昆中缝合带与东昆南缝合带之间一套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中下二叠统中,可与空喀山口加温达坂组及西藏吞龙共巴组对比  相似文献   
16.
除陆相沉积盆地外,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建造记录稀少,岩浆活动的研究极少,幔源岩浆活动十分罕见,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首次发现了白垩纪煌斑岩脉群,深入研究可深化认识高原北部中生代晚期地质过程.对分布在全吉地块东部沙柳泉地区的煌斑岩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测定、锆石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煌斑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2±1.8 Ma和132.9±1.3 Ma.岩石具高钾(K2O=4.53%~5.25%)、镁(MgO=7.23%~12.27%)和低钛(0.85%~1.29%)的特点,为钾质钙碱性煌斑岩,Rb、Ba、Th、U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Nb、Ta和Ti等高场元素(HFSE)亏损,(87Sr/86Sr)i介于0.718 0~0.718 6.εNd(t)=-14.2~-14.4,208Pb/204Pb变化于38.414~39.334,207Pb/204Pb在15.632~15.681,206Pb/204Pb介于18.568~19.203,显示岩浆源于与洋陆俯冲作用影响有关的EMⅡ型地幔源,形成于南北拉张背景下沿深大断裂引起的岩石圈地幔局部部分熔融.岩石具有较高Au(平均值为6.8×10-9)和F(平均值2 450×10-6)浓度,对全吉地块东部金矿成矿作用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构造走廊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类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定年资料,可以识别出5个构造岩浆阶段和5个构造岩浆带。研究区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早中二叠世阶段、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中二叠世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物为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组合、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闪长岩组合及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合,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254.1~240.6Ma)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中三叠世(安尼期晚期—拉丁初期)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合;晚三叠世(212~225Ma)为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瑞替—郝塘期)代表性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斑状)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这些火成岩组合有规律地分布在构造走廊域内,是揭示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的深部约束机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板片断离触发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冈底斯岩基带以及同岩基斑岩的产生.在此过程中,幔源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残余和地壳分异过程中下沉的镁铁质块体,构成了加厚下地壳.随着造山岩石圈的冷却和加厚下地壳重力不稳定性的增加,岩石圈拆沉作用触发了后碰撞斑岩型岩浆活动.与此相应,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可以形成于同碰撞和后碰撞两个不同的构造阶段.同碰撞成矿作用发生于岩基带形成时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底侵幔源岩浆及更深部的含矿流体,其触发机制是俯冲板片的断离.后碰撞成矿作用发生于加厚下地壳冷却之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新生矿源层和更深部的含矿流体,其触发机制为岩石圈拆沉作用.在同碰撞构造阶段,伴随着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深部流体和幔源岩浆所含的成矿物质被注入到岩基岩浆中,与从岩基岩浆源区萃取的成矿物质汇聚在一起,一部分受岩基热的驱使上升成矿.由于流体中成矿元素的浓度强烈依赖于压力,另一部分成矿元素则滞留在难熔残余中形成新的矿源层.当发生岩石圈拆沉作用时,由此矿源层部分熔融形成的斑岩岩浆将相对富含成矿物质,导致碰撞造山带第二次成矿作用大爆发.  相似文献   
19.
宗务隆构造带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锂铍成矿带,锲墨格山地区隶属宗务隆构造带东段.本次通过对宗务隆构造带锲墨格山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脉以高硅、钙碱质和高分异以及低铁、镁、钙和钛为特征,属强过铝质花岗伟晶岩.微量元素特征上,样品明显富集R b、N b、Ta等元素,而...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青海昆仑河地区发育一条走向近东西向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卷入韧性剪切变形的岩石主要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大理岩,奥陶系纳赤台群变质碎屑岩、玄武岩和大理岩,以及古生代(志留纪)中酸性侵入岩,剪切带内的岩石多已发生糜棱岩化。剪切带中发育的σ型旋转碎斑、S-C组构、糜棱面理、石英脉的不对称褶皱等构造标志,总体指示以右行走滑剪切为主,晚期有左行走滑剪切作用叠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剪切带中变形的花岗闪长岩及未变形的白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432.3±1.2Ma和423.3±1.5Ma,从而限定昆仑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介于中-晚志留世432~423Ma之间。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认为昆仑河韧性剪切带反映了东昆仑原特提斯洋关闭后,昆北与昆南地块于中-晚志留世碰撞造山运动的构造响应,晚期的左行走滑则可能受控于昆南断裂带燕山早期的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