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吉林南部元古宙地层分布地区变质程度较深,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复杂。30多年来,虽然历经1/5万、1/20万以及围绕普查勘探而进行的各种大比例尺地质调查,但该区的地层层序及构造格局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着普查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吉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调查所在该区进行1/5万大泉源等图幅742km~2的区调工作时,坚持学习和运用地球科学的新理论及新方法,使地质研究程度和工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以集安群为主要内容的早、中元古宙地贡构造特缸及区域成矿作用的调查任务。其主要成果有:地层方面:从野外构造调查研究入手,通过详细分昕变形样式,综合岩性特征、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及同位素地质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实际材料,对区内地层进行了  相似文献   
392.
王琪 《吉林气象》2014,(1):30-33
2013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降水偏多,日照正常稍少。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种类比常年少、发生程度轻,农业病虫害影响也较轻,初霜期正常稍晚,主要粮食作物在霜冻前正常成熟。但局地农业气象灾害仍然存在,如春季遭遇低温春涝,造成作物播种期延迟,作物灌浆期出现明显低温时段,中南部、东部地区汛期出现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且利远大于弊。积温多、农田墒情好、农业气象灾害程度轻,病虫害影响较小是今年吉林省粮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3.
王琪  徐川  路祥宇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40-42,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粗糙集和NSCT的红外遥感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NSCT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多层多方向子带系数;然后根据相邻尺度和不同方向的子带中图像噪声、脆弱边缘等不同成分的系数分布,使用粗糙集对其进行分块,并制定合理的决策规则;再通过集合运算对系数中不同子块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方面抑制噪声,另一方面保护图像中的脆弱边缘结构,并采用增强函数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强;最后对处理过的NSCT系数进行重构,获得增强后的红外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其他传统红外遥感图像增强算法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4.
2015年尼泊尔Mw 7.9级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对该地震的滑动模型进行精化,对于理解喜马拉雅断裂带的孕震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角形位错元构建主喜马拉雅断裂“双断坡”几何模型,联合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资料反演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移及震后余滑。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最大同震滑移达到7.8 m,深度为15 km,位于中地壳断坡和浅层断坪的接触部位。不考虑中地壳断坡结构会使反演的最大滑移量偏低。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北侧,释放的地震矩为1.02×1020 N·m,相当于一次Mw 7.3级地震,约占主震释放地震矩的12%。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和震间断层闭锁分布均表明,尼泊尔地震破裂区南部宽约60 km的区域仍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395.
??????????????BP??????????????????????????У?????????????????????????????????硣?????????????GPS?????????б?????,?????????????????????????????????????????????????????????????????????????????????????????????????  相似文献   
396.
1991年中美两国首次开展了跨喜马拉雅的GPS测量,通过1992和1995年复测,获得了西藏南部与尼泊尔之间的相对运动速率为(17±3)mm/a。根据弹性位错模型推算印度板块以(20±3)mm/a的速率挤入西藏块体。西藏南部地区(拉萨到珠穆朗玛峰)东西向拉伸速率为(6±3)mm/a,而拉萨相对于尼泊尔西部的东西向拉伸为(12±3)mm/a。GPS测定的运动速率和方向与由地质和地震资料推断青藏块体的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97.
本文主要以GPS、精密水准观测和卫星SAR遥感图像分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同震位移特征.GPS数据包括:(1)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地区各类国家等级GPS网点复测;(2)沿破裂带国家天文大地网GPS复测.前者推算的同震位移测定精度优于2 cm,后者6~8 cm.SAR遥感资料包括:(1)ALOS 卫星升轨相位干涉图像,精度优于8 cm;(2)ALOS和ENVISAT卫星影像合成的三维位移图,精度优于0.5 m.同震位移场显示,断层下盘(四川盆地)变形总体呈扇形集中指向震中,断层上盘(龙门山)变形总体上呈逆时针旋转态势,最大的实测水平位移5.5 m.汶川、理县、茂县等地测站位移指向破裂带方向,而平武、青川等地测站逐渐转变为平行,乃至远离破裂带方向,与汶川地震逆冲兼走滑的破裂特征一致.断层上盘大幅隆升,下盘靠近断层的区域以下沉为主,远场表现为幅度很小的隆升,垂直升降区域间,有一条与龙泉山断裂带平行的升降过渡带,调节龙泉断层的应力状态.用实测变形场检验多个地震波破裂模型表明,近场(距离断层50 km) 模型形变准确度可达40~50 cm, 远场精度优于5 cm.  相似文献   
398.
???????????????????????????Lee????????????Goldstein???????????????????InSAR?????????е?Ч???????????Etna???????????????????????????????????????£?????????????????????????????????????????????????????????Goldstein?????????????????????????????Ч??????????????????????????????к?????????????????  相似文献   
399.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Mw6.7级地震发生在南天山、帕米尔高原及塔里木盆地交汇地带,基于地震波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确定的震源深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日本ALOS卫星的PALSAR图像,获得了本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基于卫星视线向(LOS)和方位向(Azimuth)的形变,采用均匀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和有界最小二乘(BVLS)算法,以网格矩形位错元法对发震断层的几何产状、滑移及分布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以逆断破裂为主,断层面上最大位错量接近3.4 m,形变中心位于73.8040°E,39.5335°N,深度约5 km,震级估算为Mw6.6;地震发生在走向46°,倾角48°的断层上,发震断层长30 km,宽14 km,闭锁深度9 km,符合该地区浅源地震多发的构造特点,发震断层为乌合沙鲁断裂带.InSAR反演的滑移形变主要集中于地下2~7 km,表明乌恰地震为浅源地震,可能与该断层附近历史地震未完全释放的残余应力积累有关.同时,InSAR反演的断层位错分布呈现双破裂特征,震级分别为Mw6.5和Mw6.1,可能与本次地震的主震和余震相对应,也可能是由主震激发而产生的两组破裂.  相似文献   
400.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爆发MW7.9地震,继而引发5月12日MW7.3级余震,GPS、InSAR监测到震源区及周边大范围同震形变.本文以国内外的GPS和InSAR同震形变为约束,考虑喜马拉雅断裂带岩石圈垂向分层和横向差异的影响,反演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在这次主震和余震中破裂面形状和滑动分布.结果显示,主震从USGS确定的震中位置向东偏南延伸100km以上,破裂地面迹线与主前缘逆冲断裂迹线基本一致.破裂面倾角约7°~11°,大部分破裂集中在深度8~20km,同余震分布深度一致.主震最大滑动量约6.0~6.6m,位于14km深处.余震破裂集中在震中附近30km范围内,填补了主震东部破裂空区,最大滑动约3.6~4.6 m,位于13km深.深度20km以下基本没有破裂.地壳介质不均匀性对破裂滑动分布的影响较大,介质不均匀模型的观测值不符值比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模型降低10%以上.本文地震破裂模型特征与地震反射剖面、以及根据震间期大地测量数据反演的喜马拉雅深部蠕滑剖面极其相似.跨喜马拉雅断裂剖面的震间形变量与地震破裂滑移量直接相关.以此推算,尼泊尔中部大震原地复发周期在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