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海洋学特征分析与预测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是一次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相当的超强事件。基于多套再分析数据,比较了此次事件的海洋上层变量主要特征与历史上两次超强事件的异同,并利用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热收支方程对主要物理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认为,2015/2016年事件前期为异常高海温东传特征,且前期形成了一次弱的中太平洋型暖事件;但后期表现为弱西传特征,在成熟位相转换成东太平洋型强厄尔尼诺。此次事件中伴随着多次西风爆发事件和开尔文波东传,但赤道开尔文波在盛期基本维持在中东太平洋而不继续东传,赤道外罗斯贝波西传特征亦不明显。相比之下,此次事件在发展-成熟期前后的赤道“热容量放电”过程更加明显些。此次事件异常暖中心位置偏西,其主要原因很可能与赤道东太平洋的强东风异常和冷海水上翻,以及纬向洋流异常和次表层温度异常分布偏西有关;东边界冷水入侵,削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程度,可能是此次事件位置偏西的直接原因。在海洋上层热量收支中,此次事件中温跃层反馈是促进海温升高和位相转换的最关键过程,纬向平流反馈项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过程共同形成了超强的升温幅度和偏西的异常暖海温分布型。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ENSO预测系统(SEMAP2.0)每年两次的实际会商预测中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预测,特别是考虑前期海洋变化预报因子信息的统计模型更好地预测出了海温异常的波动演变状况,成为多方法集合(MME)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42.
八十年代末期,我国进行了第一轮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本单位购进一台WGJ激光铀分析仪,用激光荧光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元素铀,效果比较好,但到九十年代初,仪器已坏,由于项目已完成,未进行修复,仪器被搁置至今。现在,国家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又在进行,而新买一台同类仪器价格较贵,决定对其进行修复,本文详细说明了WGJ激光铀分析仪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3.
城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厦门市餐饮业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以街道为研究单位分析了厦门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厦门市的餐饮业分布岛内岛外差异显著,以厦门岛为核心呈现圈层式发展,岛内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减,各街道内餐饮业主要以组团式集聚和带状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出现.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水平、人口密度、交通便捷程度、城市空间格局等与餐饮业分布有关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与城镇住宅面积、商业服务用地关联度最高;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和城中村住宅面积与餐饮业的发展呈  相似文献   
44.
45.
随着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日益增加,开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江苏省“六个高质量”框架筛选评价指标并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权重和熵权权重分别计算TOPSIS相对接近度,对比分析2015—2019年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种权重计算的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排序由大到小均为2019年、2015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9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显著优化,主要原因在于当年的沿海/沿江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自然岸线保有率以及渔民人均纯收入明显优于其他评价年份。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棉花是新疆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外贸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玛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北的棉区,这一地区属大陆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生产的棉花大部分品质优异,有部份棉花存在着含糖量偏高,马克隆值偏低的问题,而不符合出口标准.针对这个问题1987-1988年在乌兰乌苏农试站进行棉田土壤水分与棉花品质的试验.  相似文献   
47.
The heavy floods in the Taihu Basin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In this work,a typical area in the northern Taihu Basin was selected for flood rish analysis and potential flood losses assessment.human activities have strong impact on the study area‘s flood situation(as affected by the polders built,deforestation,population increase,urbanization,etc.) and have made water level higher,flood duration shorter,and flood peaks sharper.Five years of different flood return periods[(1970),5(1962),10(1987),20(1954),50(1991)]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flood risk area and its losses.The potential flood risk map,economic losses,and flood-impacted population were also calculated.The study‘s main conclusions are:1) Human activities have strongly changed the natural flood situation in the study area,increasing runoff and flooding;2) The flood risk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center;3) Polder construction has successfully protected land from flood.Shortened the flood duration,and elevated water leel in rivers outside the polders;4)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ve caused flood losses to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48.
制度变迁是城镇空间演化的重要驱动,农垦城镇作为一类特殊且重要的城镇类型,受制度因素影响更直接、更显著。鉴于现有研究较少基于制度变迁探究农垦城镇空间演化,论文系统梳理了农场制度变迁的总体情况,并以湖北省五三农场为例,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制度变迁下农垦城镇空间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① 农垦城镇空间演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形态、空间关系和功能结构3个方面,即空间形态从缓变到剧变,空间关系从生产协作关系转为城乡关系,功能结构不断从公办到私营、从生产主导到消费主导、从单一化到多元化;② 制度变迁通过改变农场身份、利益关系和资源配置推动农垦城镇空间演化,其中农场身份变化直接影响农垦城镇空间的发展方向,利益关系变化促使农垦城镇空间产业化、市场化,资源配置变化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主体、类型、尺度和速度作用于农垦城镇空间演化。通过研究,以期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农垦城镇在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也可丰富城镇空间演化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49.
从人在识别同名道路时的视觉注意机制入手,提出一种基于层次路划结构关系约束的城市路网自动匹配方法。该方法遵循从突出到一般的原则,利用道路自然延伸形态模式构造比"路段"粒度更大的要素单元"路划",首先计算较大粒度的路划结构间的映射关系,继而结合概率松弛迭代优化机制建立结点之间的细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路划为单位进行相似性计算时,候选路划与最大参照解之间的差异率比候选路段与其最大参照解之间的差异率更为显著。在首层路划选取比例为10%时,能够保证首层路划匹配关系的稳健性,通过分层稳定参照空间与层次路划结构关系提高了对匹配关系的辨识能力,在局部结构相似而全局路划结构差异显著的区域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0.
依据实际工程边坡案例,研究利用施工监测资料联合边坡稳定分析三维数值模拟确定临危边坡锚固方案的方法。研究表明,根据连续的监测资料可确定边坡内部剪切位移带的位置、发生区间和开始时间,据此可推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边坡稳定分析有限元法三维模拟可以考虑坡体断面形态变化对坡体稳定和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更具有合理性;以三维数值计算得到的坡体外部变形拟合实测变形和滑动面,依据临危边坡所处的极限平衡条件,可以确定坡体当前状态的等效力学参数;根据等效力学参数,通过三维模拟可以确定坡体最终形态下的潜在滑动面形状和位置,从而合理地确定加固锚索的长度和密度;工程运行情况表明,由此确定的加固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