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铜陵矿区废矿石次生氧化产物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铜陵矿区废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原生矿物及其风化产物的组成,探讨次生矿物的形成机制。XRD及SEM/EDS分析表明,废矿石中残留的主要原生矿物为黄铁矿,次生矿物为针铁矿、赤铁矿、水铁矿及次生硫酸盐矿物。原生矿物风化为次生矿物的过程是从黄铁矿的裂隙带等有缺陷的部位开始,逐步氧化成最终产物针铁矿。中间过程出现了矿物相及形态的多样性,局部可能会先形成中间产物水铁矿,由于水铁矿很不稳定,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会很快转化成针铁矿或赤铁矿。针铁矿在风化过程中呈现出多种形态,针状矿物最先形成,随后重结晶成球状集合体和菱方双锥单晶,最后在废矿石表面完全覆盖一层土状针铁矿。SEM观察到的黄铁矿表面的生物矿物与最外层风化层上的菌丝类物质说明,在废矿石的风化过程中生物亦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湘南癞子岭花岗岩岩株侵位于燕山早期,其锆石U-Pb年龄为154~155 Ma,以富含Li,Rb,Sn,W,Nb,Ta等稀有金属元素,Pb,Zn等贱金属元素以及H2O,F等挥发份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自下而上,在450~500m的垂直距离范围内,从黑鳞云母花岗岩带,经浅色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锂白云母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133.
独居石是常见的稀土矿物之一,常出现在各类岩石中,是重要的成因指示矿物和定年矿物,因此准确测定独居石化学成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地质成因意义,同时也为后续的电子探针定年、原位同位素等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参数。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具有原位无损和高空间分辨率(~ 1 μm)的优势,该研究以SPI公司独居石标样为分析对象,在精细全元素波谱扫描工作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的电子探针测试条件:加速电压、束流和测量时间的设定、分光晶体、分析线系、检测限、干扰系数,标样的选择等多个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讨论,确定最佳测试条件参数,并获得和各元素含量推荐值基本一致的成分数据。文章建立了日本电子JEOL JXA-8530F Plus电子探针下独居石化学成分的最佳分析条件,实现了大罗兰圆大分光晶体(R=140 mm)对微量元素的精准测定,同时各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0%(范围为0.05%~17.75%),满足了后续实际样品的化学成分和CHIME定年的整合分析测试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4.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大气圈中,在矿物风化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门多萨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mendocina)为代表性菌种,研究微生物与含铁蒙脱石矿物相互作用的现象和机理。通过测量反应溶液pH值、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段蒙脱石的XRD和红外光谱等,发现pH值在实验过程中缓慢上升,Si、Al、Fe元素不断溶出,矿物结构特征与主要基团也显示出相应的变化,表明细菌会破坏蒙脱石的晶体结构,并加速蒙脱石的伊利石化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硅氧四面体优先被破坏,Si的溶出显著,P.mendocina可同时还原蒙脱石晶格中的Fe3+,并释放至溶液中。  相似文献   
135.
本文论述了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在航解算的方法,并用阳逻镇GPS水下地形测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模糊度在航解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6.
南岭中段骑田岭花岗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格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骑田岭花岗岩体位于南岭中段,湖南省南部,总出露面积约520km2.根据本文已获得的25个及其他作者已发表的7个有效和相互协调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数据,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认为骑田岭岩体是一个燕山早期多阶段形成的复式岩基,主要可分成3个侵入阶段:第一阶段,侵位于163~160Ma,峰值在161Ma左右,主要为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有时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45%,分布在岩体东部、北部和西部的靠边缘部位,可进一步分解为菜岭、江口、竹枧水、蒋家洞和安源等岩体;第二阶段,侵位于157~153Ma,峰值在157~156Ma,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有时含不同数量角闪石,出露面积约占40%,主要分布在岩体的中部和南部,可进一步分解为芙蓉、将军寨、廖家洞和将军石等岩体;第三阶段,侵位于150~146Ma,峰值在149Ma左右,主要为细粒(有时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12%,分布在岩体的中南部位,可进一步分解为荒塘岭、大山里和仙鹤抱蛋等岩体.其中前两个阶段花岗岩构成岩基的主侵入相,第三阶段花岗岩为补充侵入相.另有一些侵入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岩体中的细粒花岗岩岩瘤(如回头湾、龙渡岭、屋场坪)和岩脉,出露面积约占3%,在岩基范围内零散分布,其侵位年龄主要在第二阶段花岗岩的范围内,他们是侵入到早些时间已固结岩石裂隙空间的晚阶段侵入相.根据不同阶段花岗岩结晶年龄的时间差和他们之间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和冷凝-烘烤现象,可以认为,从骑田岭花岗岩基侵位、冷却、结晶、固结到产生裂隙的时间,不会超过2-6Ma.中晚侏罗世在骑田岭及其周边的南岭地区,广泛发育同时代的花岗质和中基性岩浆活动,反映了燕山早期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本区处于大陆内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壳幔相互作用对本区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7.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之一,其中31号脉是分异程度最高、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最重要的岩脉,绿柱石是其中最主要的铍矿物。利用电子探针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对该岩脉中绿柱石进行了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可分为原生绿柱石和晚期绿柱石。原生绿柱石形成于早期岩浆阶段,与造岩矿物石英、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共生。晚期绿柱石与原生绿柱石密切伴生,是富铍流体沿原生绿柱石的边缘结晶而成,或热液沿原生绿柱石的解理、裂隙或孔隙度较大部位进行交代的产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脉中原生绿柱石除含主要化学成分SiO2,Al2O3和BeO外还含Na,Cs,Fe,Mg等元素;FeO,MgO,Na2O和Cs2O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28%,0.89%,1.36%和3.92%。总体上,从I带至IV带,原生绿柱石的FeO和MgO含量逐渐降低,Na2O和Cs2O的含量逐渐升高,尤其是Cs2O的含量变化较大。III—IV带中少量原生绿柱石分布于锂辉石中,具有富FeO和MgO的特征。晚期绿柱石的Cs2O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铯沸石和南平石(铯云母)等铯矿物的结晶,导致晚期熔体-热液中相对贫铯,而热液流体与富铯绿柱石之间可能存在铯的化学再平衡。  相似文献   
138.
W属于不相容元素,在花岗岩质岩浆的分异演化过程中,W趋向于岩浆期后的流体中富集,因此自然界中钨矿床的主要类型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与热液蚀变有关的云英岩型和成矿热液交代碳酸盐类围岩而形成的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139.
中国东南沿海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均有发育。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可区分为过碱性和铝质两种类型,但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基本均属铝质类型。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相比,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相对富SiO2,富Na2O,而K20,Rb,Sr,Ba含量及FeO*/(FeO*+MgO)比值则相对偏低。Nd同位素示踪指示两带A型花岗岩均为壳幔混熔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结晶的产物,但不同地区A型花岗岩因区域引张程度不同,导致幔壳物质混熔比例存在差异。通过对两带A型花岗岩共生岩石组合及产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引张环境,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产出则主要受板内裂谷环境控制,可能与古特提斯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联合制约有关。  相似文献   
140.
龙窝和白石冈岩体位于近东西向展市的佛冈花岗岩带的东端,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二者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69.1±2.5)Ma 和(157.8±2.3)Ma,它们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由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石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对岩体形成年龄精确测定的基础上,着重运用电子探针和原位激光探针技术,系统测定了二岩体中黑云母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并讨论了它们的成岩指示意义。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龙寓岩体中的黑云母较白石冈岩体中的黑云母富钛和镁,贫铁和铝,F、Cl 等挥发组分含量低,黑云母主量元素组成指示龙窝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氧化的个质环境。激光探针 ICP-MS 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黑云母是花岗质熔体中R11)'Ba、Nb、11d及s(·、V、C r、Co、Ni等元素的主要载体,而I|、Th、Ph、S r、zr、Hf、Y 等元素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寄主岩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不是影响全岩稀土特征的主要矿物相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可以有效地示踪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演宕浆源区性质,但后者往往要结合其它资料(特别是同位素组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