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内蒙古西乌旗新郭勒河边的ZK07钻孔进行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154.3ka 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过程具体为:154.3~146.3ka,以榆属和云杉属为主,且发育少量湿生 水生植物莎草科和香蒲属,降水量增多,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146.3~133.9ka,周Χ 山地森林萎缩,植被稀疏,转变为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景观,气候变得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植被景观; 133.9~121.0ka,气候凉爽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121.0~102.9ka,树林覆盖率较低,落叶阔 叶树榆属增加,此时气候为温和干旱,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植被景观;102.9~81.4ka,气候温暖偏湿,植被类型 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81.4~60.0ka,云杉突然大量增多,榆树减少,气候变得寒冷湿润,植被类型为针叶 林植被景观;60.0ka至今,温度回暖,气候为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22.
地球系统模式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快速增加是气候变化重要的原因之一。卫星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并非均一的,而是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碳排放会影响这一区域差异。这种空间差异如何影响区域地表气温对CO2的敏感度,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地球系统模式BNU-ESM(Earth System Mode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模拟结果2°C阈值内,非均匀CO2浓度试验的CO2浓度增加阈值范围小于均匀CO2浓度试验结果,偏少约为4.3 ppm(106)。在区域尺度上,中国地表气温对CO2敏感度普遍低于美国、欧洲以及北半球平均水平,这表明CO2浓度空间差异对地表气温的敏感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很可能是CO2浓度辐射效应与气候系统反馈过程的共同作用结果,这需要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