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我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矿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定位问题及其可行性。地质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在地质工作中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地质行业中既是收尾工作也是交叉工作;在信息产业中属于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信息化已取得很大进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已有相当基础,因此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2.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财政部批准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2001~2009年,国土资源部共实施矿山地质...  相似文献   
123.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高寒缺氧,气候干旱,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平台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山前带,地势平坦适合可控震源施工。随着勘探的深入,对资料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近年的试验与探索,高密度、高覆盖、宽方位是提高资料品质最有效,但该方法带来勘探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效采集技术地应用,有效地化解了高密度、高覆盖、宽方位采集与勘探成本大幅增加之间的矛盾。这里将阐述通过基于滑动扫描技术的高密度、高覆盖、宽方位三维地震在柴达木盆地平台地区地实施,实现了在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124.
苏思信  王永生  刘彦随 《地理研究》2022,41(8):2171-2183
乡村地域系统分类识别和演化过程研究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主题,对指导乡村振兴与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维度的乡村发展指标矩阵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1—2018年京津冀地区乡村发展类型、空间格局和演变规律,提出不同类型乡村发展的路径对策。研究表明:① 平原-山区分异塑造了京津冀地区乡村类型分异的基本格局——山区分布着生态优先型乡村,发展过程中其乡村类型并未改变;华北平原分布着农业限制型、平均型和综合型乡村,其乡村发展过程遵循“点-轴”系统的演化规律。② 高原山区的乡村综合发展度保持恒定,平原地区乡村综合发展度变化较大。“以城带乡”发展模式是华北平原乡村综合发展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规模和城乡距离是华北平原乡村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③ 乡村发展路径和战略制定应当分类分区、因地制宜。大城市周边综合型乡村有能力探索更高水平的发展模式,多数生态优先型乡村在生态化发展过程中会经受转型阵痛,邯郸、石家庄等地的乡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中应重点关注冀东南、冀东北部分欠发达地区的乡村衰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如何开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人类行动没有改变环境以前,记载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预测它将产生的变化,并对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中所指的"环境影响"或"环境后果"包括对各种环境因素或环境介质的影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时还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近年来,我国矿产勘查市场日渐活跃。“十五”期间,非油气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勘查资金逐年增加,且来源呈多元化发展,社会资金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企业在矿产勘查中的地位有所加强,找矿取得一批重大的成果。“十五”期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资金总投入172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占50%以上;同时在矿产勘查投资中,  相似文献   
127.
商业性矿产勘查是整个地质工作的主体,它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提供绝大部分原材料和能源的资源条件;二是由矿产勘查成果所引发的矿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包括就业效应、老少边穷地区的社会稳定效应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128.
地质矿产勘查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地质人的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9.
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2012年地球日主题为:"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提醒我们:找矿突破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必须全力推进,要通过启动和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来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国外固体矿产勘查产业体制   国外固体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产业,存在着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两种不同的勘查体制,但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矿产资源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就西方矿业体制而言,存在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矿业和勘查业密切结合,无论是经营矿业公司还是政府管理机构,均将这两个行业合在一起予以经营或管理;另一个特点是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司的经营职能截然分开.政府从鼓励投资开发,合理配置资源和检查依法经营的角度执法管理;企业则充分运用其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找好矿“,“开好矿“,尽力找到量大质优的矿产资源,根据探获的矿产资源力求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