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5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碳酸盐补偿深度(C.C.D)及溶跃面是海洋学中两个重要界线.目前各国学者不但研究了各海区C.C.D及溶跃面具体界线,而且将注意力转向对它影响机制的研究.我们在1978年及1983年,曾两次对中太平洋进行了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通过海洋生物、沉积物化学等项分析资料,调查区Ⅰ和ⅡC.C.D在5300米左右,溶跃面在3500米左右,调查区ⅢC.C.D在5300米左右,溶跃面在小于3918米的某一深度.  相似文献   
32.
开展黄海底质调查研究工作,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海洋地质基础理论研究都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海洋局1976年下达的任务,海洋局一所三室于1977年—1979年间,进行了黄海底质大面积小比例尺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研究工作规模较大,精度较高。柱状样的平均长度及实验室分析项目都超过以往的历次调查。1979年3月在杭州召开了“黄海、东海大陆架海洋地质综合报告审查会”,共三十四个单位的八十二名代表参加,与会人员对“黄海沉积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的内容及附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会议记要认为:“报告内容较为丰富,资料和  相似文献   
33.
冲绳海槽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巍然  王永吉 《岩石学报》1997,13(4):538-550
冲绳海槽火山岩目前发现有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粗面安山岩、粗面英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研究表明,冲绳海槽火山岩均属亚碱性系列,基性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的过渡性,中、酸性岩多属钙碱性系列;央石形成于上新世以来,大部分都是富集型地幔玄武质岩浆在分离结晶不同阶段的产物。岩石在分离结晶演化趋势上的一致性和岩石化学指数变异关系上的多样性是原来快速上升未发生混染的岩浆在断裂构造隔离下分枝独立  相似文献   
34.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现代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组合与气候参数的回归关系,研究了宝鸡黄土剖面约150Ka以来植被类型的演替及1月份、7月份、年均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季风气候在不同时期对该区影响强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
冲绳海槽南部两万年来的浮游有孔虫与古海洋学事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冲绳海槽南部92-255和92-170两柱状样岩心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及其组合的变化、游浮与底栖有孔虫壳体δ18O测定和AMS14C测年资料,提供了末次冰期以来重要的古海洋学记录。浮游有孔虫的转换函数计算表明,海槽区末次冰期表层水温下降值及末次冰期的季节温差均比西太平洋开放海区相应纬度大,反映了边缘海对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气候变化的放大效应,冰期-冰后期的对比还体现在由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所反映的水团和水体垂直结构的变化上;末次冰消期古温度变化及浮游有孔虫δ18O变化记录了一次短暂的气候回返(10170~9170aBP);详细的地层分析还揭示了中全新世的一次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低谷。  相似文献   
36.
根据对越南红河三角洲的2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特征和高精度的AMS^14C测年数据,恢复了近五千年来百年一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发现了3个分别开始于4530cal.aBP,2100cal.aBP和620cal.aBP的明显降温事件,其中4530cal.aBP和620cal.aBP降温事件可与全球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中的“新冰期(Neoglacial)”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相对应,可能与由北大西洋地区几个短期变冷事件的全球气候响应机制有关。3340cal.aBP以来,人类干扰性植物成分的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影响改造作用增强,因此,本研究中气候的降温事件不排除人类影响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贾臣  孙林  陈允芳  张熙空  王伟燕  王永吉 《遥感学报》2020,24(10):1180-1192
传统的气溶胶遥感反演算法在地表反射率较低、结构较为均一的海洋及浓密植被等区域的气溶胶反演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而在城市、矿区等高亮度、高异质性区域的气溶胶反演中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当地表反射率较高时,卫星传感器获取的对气溶胶具有标识性的信息不足,导致了气溶胶反演的困难。为更大程度地挖掘卫星信号中对气溶胶具有标识性的信息,本文提出使用深度学习技术的气溶胶遥感反演算法,用于Landsat 8 OLI传感器的气溶胶反演。选择全球不同区域的AERONET站点气溶胶实测数据以及对应区域的Landsat 8 OLI传感器的观测几何角度和表观反射率数据,根据合理的时空匹配原则构建样本数据。选择深度置信网络,在合理设置训练批次和训练次数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生成关于卫星传感器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拟合网络模型,实现气溶胶遥感反演。使用独立的AERONET站点气溶胶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反演不同地表类型区域连续空间覆盖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且达到了较高的精度(R=0.8745,RMSE=0.0391,MAE=0.0616,EE=87.94%)。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基于单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即可实现气溶胶的高精度反演,简化了气溶胶反演的步骤,提高了气溶胶反演的稳定性和时空适应性。  相似文献   
38.
沉积物物源组成的定量判识方法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用多元成分数据统计分析中的端元估计算法,处理混合源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定量判识沉积物物源端元的化学成分和比例。将该方法应用于已知端元的人工数据,端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的估计值与已知值非常接近。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成分数据分析算法是定量判识沉积物物源端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冲绳海槽96、155号岩心放射虫与年代地层及古气候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对冲绳海槽96、155号岩心中的放射虫化石分析,结合有孔虫、孢粉、植物硅酸体等综合研究资料及AMS14C测年、磁性地层学的测试结果,粗略地探讨了冲绳海槽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学特点及东海大陆架古气候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0.
植物硅酸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硅酸体化学成分的研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中都有重要意义。前者是为了研究不同化学元素在植物生理、生化中的作用;后者是了解不同植物硅酸体中C与O元素的含量,为利用硅酸体进行年代学研究、进行C与O同位素及古环境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除对硅酸体化学成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外,并研究了16个种属植物硅酸体的化学成分,将为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的应用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