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横穿辽西地区构造变形剖面及重点区段的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构造变形、沉积组合、岩浆岩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 ,对辽西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总体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 ,认为辽西地区中生代主要构造格局由印支期的东西向褶皱 -逆冲构造、早燕山期的北东向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晚燕山期早期的北东向“盆 -岭”构造、晚燕山晚期的北北东向左行走滑构造组成  相似文献   
92.
藏北比如县玛双布上三叠统波里拉组发育震积岩(A)、海啸岩(B)及背景沉积(C)3个沉积单元。它们组成A-B-C,A-C,B-C等3种类型的沉积序列。这些沉积序列分别代表地震—海啸—背景沉积(地震引发海啸)、地震—背景沉积(地震未引发海啸)、海啸—背景沉积(远离地震中心)的事件沉积序列。波里拉组地震事件沉积是特提斯洋进一步扩张的前兆和裂解的标志,也是劳亚—泛华夏大陆裂解的响应。  相似文献   
93.
西藏东部嘉玉桥变质杂岩中片理化岩组剪切运动方向为SE140°—NW320°,应变测量求得富林参数K平均值为213,表明主期面理变形为单剪与收缩机制的复合产物。由石英位错密度估算其差应力值平均为1495MPa,白云母形成温度383℃。经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主期变形时间为(1647±133)Ma(白云母)~(16627±099)Ma(角闪石)。因此,嘉玉桥片理化岩组主期变形与区域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通过野外详细路线地质调查,结合构造研究和变形分析,确定了谢通门-乌郁韧笥剪切 存在及其分布特征,提出了该韧剪切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变形机制,估算了韧性切带形成的古应力差值,并对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简要报道了在云南省南华县发现的大龙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大龙潭金矿主矿体长360m,斜深大于60m.矿体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形态变化中等.矿体厚度的变化系数为71.2%~149.6%,较稳定;Au品位变化系数为87.5%~218%,较均匀;矿体产于向斜两翼,被断层错动,构造影响程度中等.据以上矿床地质特征将该矿区确定为Ⅱ勘查类型.  相似文献   
96.
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三叠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  相似文献   
97.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广泛分布早白垩世安山岩,其中碰撞后地壳增生所产生的安山岩对于青藏高原隆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赞宗错安山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下白垩统去申拉组陆相红层中,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安山岩形成于113. 44±0. 88Ma~115. 00±0. 51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赞宗错安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同时,安山岩εNd(t)为-3. 56~-1. 40,(87Sr/86Sr)i相对恒定(0. 7069~0. 7079),εHf(t)值为较小的正负值(-3. 66~6. 05)。Sr-Nd-Pb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显示安山岩来自幔源玄武质岩浆上涌造成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重熔,为碰撞后地壳增生、下地壳重熔的产物,同时有幔源物质加入,指示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壳加厚及隆升。结合拉萨-南羌塘地块碰撞时间,推断赞宗错安山岩发育年代代表了高原中部早期隆升时间。本文为探讨青藏高原早期隆升提供了物质记录和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8.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在该套碳酸盐岩沉积中以存在大量鲕粒滩为特色。鲕粒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浅滩和台地边缘滩。鲕粒滩岩石类型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为镶边台地型沉积,开阔台地内浅滩为异地鲕和原地鲕混杂堆积,台缘浅滩鲕粒主要为原地鲕。台缘鲕粒滩为一个三级海侵体系域内部的次一级进积序列,具有潮下型米级旋回的特点,每层鲕粒滩相鲕粒灰岩的类型较为单一,大小均匀,各层鲕粒灰岩间鲕粒类型不同,具有从微晶鲕→放射鲕→同心鲕过渡的趋势,向上鲕粒粒径变大,沉积厚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位于南羌塘盆地南缘,在该区发育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岩沉积。对该区碳酸盐岩C、O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可以恢复其形成的古环境及沉积特征。在野外剖面测制(1∶2 000)、样品系统采集的基础上,对其碳酸盐岩进行C、O同位素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古海水盐度Z值为12632~13537,属正常海水—超咸水;古海水温度平均值为224 ℃,代表温暖的气候环境;δ18O、δ13C值均随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海水越深,δ18O值越大。根据C、O同位素计算出的古温度、古盐度与所划分的沉积相带是相互对应的。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混合沉积显示的沉积环境和油气地质意义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羌塘盆地是目前国内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选区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研究区侏罗系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区域地质资料和室内样品分析,笔者对研究区广泛分布混合沉积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研究发现:区内中侏罗统混合沉积表现为混积岩、混积层系两种形式;对岩性、层系及组合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它们主要形成于滨岸、碳酸盐岩缓坡、潮坪沉积环境,把混合沉积划分为4个三级地层层序,提高了地层划分的精度,建立了研究区中侏罗世雀莫错期、布曲期、夏里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混积岩中最显著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胶结、破裂和溶蚀作用,其中以破裂作用、溶蚀作用最为发育,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可为沉积储层预测及研究区的石油普查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