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王朝晖  熊晓光  万霞 《现代测绘》2005,28(5):34-35,44
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中,同名点的匹配是难点.本文提出基于结构光与核线的同名点匹配方法,简化了对于某些特定物体测量时的匹配问题,方法简单快速,出错率低.本文试验中利用OpenGL模拟无纹理人物头像,用该方法进行立体匹配,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实验室培养的两株海洋微藻海洋卡盾藻和中肋骨条藻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分别在海洋卡盾藻和硅藻中肋骨条藻不同生长时期分离得到48株和34株可培养细菌,去除重复序列后得到12株不同的菌株。这些菌株分属α-变形杆菌纲、γ-变形杆菌纲、拟杆菌和放线菌。α-变形杆菌纲在两种藻的藻际环境中占据优势,其中红杆菌科是最为常见的科,中肋骨条藻的藻际细菌比海洋卡盾藻更为多样化。海洋卡盾藻生长后期细菌密度大幅度上升,可能导致了藻细胞的衰亡。中肋骨条藻相关细菌中有一株对旋链角毛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大部分海洋卡盾藻相关细菌对角毛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海洋卡盾藻的藻际细菌也许对其与硅藻的种间竞争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上讲台画板画是一种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学生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板画设置的必要性、板画内容的科学性、板画内容的适度性、板画设计的创新性、板画点评的精准性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学生可操作的绘画内容,注意板画过程与板画结果的科学性、板画内容与板画难度的适度性,力求创新设计,精准点评板画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知网(CNKI)总库中主题为智慧城市的文献为数据源,采用共词分析法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智慧城市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研究主题分散,缺乏主线及核心,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模型等本质问题;对物联网、云计算等研究热点,应理清理论、技术及发展模式,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研究集中在信息通信技术(ICT)等技术领域,缺乏人、社会及环境等非技术要素的研究;应更为全面地关注智慧城市形态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因此,随着未来国内智慧城市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将会渐趋理性、合理、系统和全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1例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表现及转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能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干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建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转归和重塑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于 2 0 0 0— 2 0 0 1年采集了中国沿海 1 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 ,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spp .)和链状裸甲藻 (Gymnodiniumcatenatum)孢囊的分布。结果表明 ,这两类孢囊几乎在所有采样点都检测到。链状裸甲藻孢囊虽分布广泛 ,但含量较低 ,在样品中的浓度和百分比含量分别为 0— 71 .1cysts/gDW和 0 %— 1 4.3%。亚历山大藻孢囊在大部分海域含量较低 ,而在PSP毒素中毒事件高发区和贝类PSP毒素高含量区的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却高密度、高频率地出现 ,最高密度为 366cysts/gDW。研究结果显示 ,大亚湾大鹏澳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高密度的亚历山大藻孢囊也许是该海域贝类体内冬季PSP毒素积累及高含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于1997年7月-1998年6月采集大亚湾澳头海域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分析调查方法,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98种,其中硅藻98种,甲藻83种。结果表明,大亚湾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高,年平均细胞密度为424.7cells/ml,最高细胞密度为6689.8cells/ml,硅藻为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调查期间共发生藻类水华7次,硅藻可在全年各季节发生水华,而甲藻水华仅在春季发生。硅藻水华的消退与N的大量消耗有关,而甲藻水华对P消耗较大。结果表明,大亚湾合适的温度、盐度、气象条件、丰富的硅酸盐含量及N、P等营养盐的及时补充是大亚湾浮游植物数量高和水华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风、流等物理因素对藻类的聚积作用对水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方城独树镇黄石山砚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产于中晚元古代洛峪群下部崔庄组中上部,砚石为泥质板岩、粉砂质(砂质)泥质板岩.砚石主要类型按颜色、岩性和矿物成分,分别可划分为4类、5类,砚石品种可分为8种.矿床成因属浅变质与陆相-浅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为客观评价湘中地区石炭系测水组含煤岩系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从黑色泥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及其热演化程度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页岩气的生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湘中石炭系测水组黑色泥页岩厚度较大,平均在40m以上,明显受构造和沉积环境控制;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基本上在1%左右,涟源凹陷相对最高,其次是邵阳凹陷,最低的是零陵凹陷,主要受沉积环境、水体深度等因素控制;黑色泥页岩干酪根类型属Ⅱ型,镜质组反射率为1.33%~2.55%,平均2.18%,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均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角度研究三维虚拟城市的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市土地单元的演化过程,根据演化结果确定各土地单元的空间位置和相应的建筑物类型.研究利用Creator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利用OpenGVS场景管理技术随机生成建筑物,并将其布设在三维场景的相应位置上,生成三维虚拟城市,并就三维虚拟城市自动化生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和数据结构、空间坐标转换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