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地震应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震应急工作具有时间紧迫、事关重大的特点。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发生后,为快速、准确地提供地震引发的滑坡灾害分布,本研究基于震后第一天获取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北京二号卫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四川九寨沟地震滑坡编目。结果表明,该地震至少触发了622处同震滑坡,分布在沿使用影像边界框定的面积为3919km2的区域内。本研究还利用这个地震滑坡编目,统计了九寨沟地震滑坡数量和滑坡点密度(LND)与地形(坡度、坡向)、地震(地震烈度、震中距)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滑坡多发生在坡度为20°—50°的区域内,滑坡的易发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受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影响,E、SE向是地震滑坡较易发生的坡向。滑坡的易发程度和地震烈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烈度的增大,滑坡易发性增大。滑坡易发性还随着震中距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地震波能量随震中距的增加而衰减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2.
查明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情况对提高成矿预测能力十分重要。文章通过金云母的矿物化学和ArAr年代学研究来探析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问题。研究发现,该矿床的云母有2种产状:一种呈他形片状分布在橄榄石与辉石颗粒之间;另一种是产在块状硫化物矿体与围岩的接触面上,呈叶片状集合体。2种云母种属为铁质黑云母、镁质黑云母和金云母。前者与角闪石近同期结晶,结晶后受到了晚期硫化物熔体的影响,后者为炽热的硫化物矿浆侵位时与围岩相互作用新生成的云母。云母结晶温度为609.6~646.2℃,2个金云母样品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250.4±1.5) Ma和(247.7±1.5) Ma。该2个坪年龄比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晚了约30 Ma,文章推测是由于区内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走滑断裂活动使该Ar-Ar年龄发生了重置。  相似文献   
123.
王晓青  赵祥  张桥 《山西地质》2011,(4):14-16,24
通过系统的地质填图、探槽揭露及采样分析,对绛县沟东洼地区三山子组冶镁白云岩进行了矿体圈定,并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从地层构造、矿石结构类型及化学品质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冶镁白云岩矿的地质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及矿石结构构造对白云岩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区冶镁白云岩矿床为准同生期白云岩。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大陆近期地震活动性与中长期地震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青  傅征祥 《地震》1997,17(3):232-240
通过地震震级概率预测方法得到的中国大陆各地震带1990 ̄2005年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与近几年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的对比研究。对这一方法及其实际预测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各地震带1996年7月至2005年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概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大陆继续处于1988年底以来的新一轮地震活跃阶段,中国东部地震发生概率继续增加,华北地块的北部边缘地震带和右江地震带有可能发生6  相似文献   
125.
基于GIS的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香  王晓青 《中国地震》2003,19(4):334-339
基于GIS的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信息系统(MapECDIS 2002 for window)是为政府和公众查询与了解中国破坏性地震的灾情信息和中国历年积累的地震震例研究成果的GIS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6.
在SIP算法的基础上,确立了地震流函数的定义方法和异常判别准则,定义了9个非线性地震流函数,通过对中国东部近期7次6级以上强震的SIP回溯性研究表明,7次强震中的6次落入SIP预测空间域内,有震报为86%,SIP预测警戒空间域为32%,R值评分为0.54,证明非线性地震流函数用于中期地震预测具有较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7.
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相对定位法对1999年11月29日辽宁省岫岩地区5.4级地震序列的前震、主震和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是该序列的主震震源位置为40.538°N,123.026°E,深度为6.958km;重新定位的前震震中分布长短轴差别不大,分布在长轴约1.38km,短轴约1.23km,深度为6~11km的震源范围内,其中4级以上前震明显沿NW向分布,主震位于前震震中NW向分布的东南端;重新定位的余震明显沿NW走向分布,长轴约3.26km,短轴约0.79km,深度为5~12km,余震分布范围比前震分布范围大,主要是后期余震活动向SE向发展的结果。分析表明,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主要沿NW向分布,这个方向与1975年海城地震序列的NW向分布一致,与海城7.3级主震和岫岩5.4级主震震源机制解NW走向节面一致,也与海城 岫岩震区活动构造方向和岫岩主震的等震线长轴方向一致。并认为岫岩5.4级主震可能被前震触发,这为主破裂成核过程提供了一次实例。  相似文献   
128.
傅征祥  王晓青  蒋铭 《地震》1995,(4):299-307
华北北部是指39.0—41.0°N,114.0—117.0°E的区域,其历史强震活动呈现出百年尺度的轮回(M_s≥6 3/4)和10年尺度的幕式(M_s≥5.0)的不均匀过程。应用上述特征和强震活动重复性的伯努利模型,预期在2005年前该区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29.
未来地震震级概率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采用地震震级一频度关系和贝努利独立试验模型提出了地震震级的概率预测方法,以燕山地震带为例,利用1527—1989年的历史地震资料研究该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该带在2005年前发生6.5—6.9级地震的概率为0.83±0.04。对该方法进行了回溯性检验。利用1527—1975年的地震资料预测在1976年唐山地震前,燕山地震带发生7.5—7.9级地震的概率达到0.77±0.14。表明该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0.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中部河谷平原地带的第四系沉积物及武奥陶系岩溶裂隙中。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并探讨合理利用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