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倪惠  王晓明 《吉林气象》2009,(4):2-4,26
1引言 每年的冬季由于特定的环境使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那么CO浓度值与气象条件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利用便携式CO测试仪器测量CO浓度值大于10ppm的天数个例与各气象要素和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将CO浓度较高的天数与岗地、坡地和山顶的烟筒的排烟情况以及各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得出CO浓度较高值的月分布特征以及与逆温强度、局地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1971~2007年37 a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扩展,计算黑龙江省各台站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以及不同地区舒适度天数的年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3.
吉林省对流性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地形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静芳  王晓明 《气象》1994,20(8):43-47
通过对吉林省强对流天气和对流性天气活动与地形关系的分析,初步揭示出地形对两类对流天气的影响机制,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准确预报强对流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35.
1引言突发性暴雨是目前天气预报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其降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因而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过去我们对这类暴雨进行的专门分析和研究工作不是很多。本文在对突发性暴雨进行气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造成我省区域性突发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进行分析,为做好这类天气的预报提供环流背景依据。2区域突发性暴雨的定义本文主要根据降水性质、降水强度、降雨总量及降雨范围来确定是否为突发性暴雨,即在暴雨中,要求暴雨测站:①一小时降雨量>30。,且降水量>50nun的降水时间小于5小时。②在降水…  相似文献   
36.
大规模场景中多分辨率地形TIN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大规模场景的多分辨率显示,文中利用LOD细节分层思想提出了一种地形TIN模型.重点解决不同分辨率TIN模型间的连续过渡问题,以及分块TIN模型的创建问题,包括TIN构网时的数据结构设计和算法优化.  相似文献   
37.
区域震相初至估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在地震数据自动化处理中,给出一种基于自回归模型的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a(AIC)算法和信号平均幅值比的混合方法来估计地震信号的初至.用信号的AIC曲线和平均幅值比曲线构造一种叠加曲线,再进行类似于坐标旋转的校正,可以准确估计低信噪比记录中信号的初至,尤其对于震相类型比较复杂的后续震相(如S波、Lg波)的初至估计结果很好.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乌鲁木齐台记录到的23次天然地震中P波、S波和Lg波的初至估计,与人工分析结果相比,P波初至估计的均方误差为0.71s,后续震相(S波、Lg波)的均方误差为1.64s,优于传统AIC算法的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38.
安徽北部岩溶泉分布规律及缺水山区找水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权  王晓明  魏继东 《中国岩溶》1989,8(4):311-318
本文通过对安徽北部岩溶泉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岩溶泉划分为三大类型、十一个亚型,对于缺水山区岩溶地下水的寻找具指导意义。在岩溶含水系统中,岩溶泉的形成和分布,可直观反映碳酸盐岩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及排泄的规律。文中讨论了地层富水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利用岩溶泉指示富水地貌、地层、构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基于有孔虫AMS~(14)C测年的年代框架,通过对南海西北陆坡ZK2岩芯沉积物粒度、常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分析,探讨了南海西北陆坡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ZK2孔沉积物可划分为2个沉积单元:Ⅰ层(0~11.6 ka BP)为全新世沉积,Ⅱ层(11.6~28 ka BP)为末次冰期沉积。通过对其物源进行判别,可得南海西北陆坡的沉积物元素主要为陆源元素组合,且以长英质物源为主,主要来自于海南岛和珠江,红河和湄公河对其贡献相对较少。根据其典型常微量元素比值同其它古气候参数的对比,发现从末次盛冰期到末次冰消期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不断增强,到全新世时气候呈现由冷干变为暖湿,其在7.3ka BP达到顶峰,然后又变为冷干的状态。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变化同30°N夏季日照辐射量相一致,说明其主要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驱动。  相似文献   
40.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海浪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海浪数学模型构造算法,利用基本噪音函数构建Perlin噪音函数,并利用Perlin噪音函数生成的高度场为海浪中的水质点提供高度采样源。同时针对海浪仿真中计算量大的问题,以及依赖CPU完成图形运算的不足,提出用图形处理器(GPU)中的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实现海浪的仿真,以平衡CPU和GPU的负载,确保仿真实时和逼真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