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12篇 |
海洋学 | 3篇 |
自然地理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SRES A1B情景下中国区域21世纪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区域气候系统模式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分析A1B情景下中国区域21世纪3个时段2011~2040年、2041~2070年、2071~2100年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未来3个时段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逐渐增大趋势,日较差呈逐渐减小趋势;最高气温增幅分别为1.7、3.2、3.9°C,最低气温增幅分别为1.9、3.6、4.7°C,最低气温增幅与最高气温增幅相比可达1.1倍以上。未来最高、最低气温冬季增幅最大、春季最小,日较差则表现为冬季减小幅度最大、夏季减小不明显。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的空间分布显示,最高气温在东北地区升幅最大,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青藏高原北部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最低气温在西北地区升幅最大,在东北和青藏高原北部升幅较大,而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日较差在中国北方地区普遍减小,在青藏高原北部减小最为明显,但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部地区日较差则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3.
关于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阐述了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引起的气候效应,讨论了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性,如未来温室气体的浓度如何变化,未来气候如何变化,以及气候影响的评价问题等.最后,强调了未来气候变化基础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全球海洋模式中CFC-11吸收对次网格尺度混合参数化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描述中尺度涡旋对示踪物的输送作用为目的的湍流混合方案GM90经证明对海洋模式的模拟能力较以前的湍流混合方案有较大的提高.该方案涉及到两个主要参数:等密度面扩散系数(AI)和等密度面厚度扩散系数(Aith).该文的目的就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30T63研究以上两个系数取值大小对主动示踪物(温盐)以及被动示踪物(CFC-11)海洋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系数的取值可明显改变大洋温盐垂直分布以及海洋对CFC-11的吸收,且两个系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异.从几个剖面的分析结果可知,总的来说,AI的增加使得CFC-11主要储存区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资料,而Aith的增大使得模拟结果变差. 相似文献
65.
肇庆市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回顾、策划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肇庆这座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发展有种种历史渊源 ,新世纪肇庆旅游地目标应该有新的定位 ,由此对肇庆及其相关旅游区域和市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试图说明肇庆旅游地目标新定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6.
ATwo-DimensionalZonalyAveragedOceanCarbonCycleModelXuYongfu(徐永福)andWangMingxing(王明星)LAPC,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 相似文献
67.
68.
我国华中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主要讨论地处我国华中水稻生态区的湖南红壤稻田的CH4排放特征。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都有一致的规律,即在下午16:00左右出现最大值;CH4排放的日变化幅度与天气条件和水稻植物体有关;CH4排放的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的相关性很好(R>0.90)。早稻和晚稻的CH4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早、晚稻水稻生长期间的天气特别是空气温度变化的差异引起的,早稻CH4排放率在水稻生长中期(6月)略大,而晚稻在水稻移栽后几天内CH4排放就达到整个季节中的最大值,以后随时间逐渐降低;缺水会使CH4排放率明显降低,而且在重新灌水后相当长时间内CH4排放率没有回升;CH4排放在全有机肥的田中最大,然后依次是常规施肥、全沼渣肥及化肥田;尿素、氯化钾和复合肥的多施可降低稻田CH4排放率;不同施肥田中CH4排放率的温度效应不同;施肥是控制CH4排放的一种可行手段;在整个晚稻生长季节中瞬时CH4排放率与瞬时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在1991年双季水稻生长季节中,稻田中CH4的排放量为67.96 g·m-2,其中早稻的CH4排放率为0.36 g·m-2·d-1,晚稻为0.48 g·m-2·d-1。 相似文献
69.
1992年大气甲烷增长速率异常
下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初步建立的全球二维大气化学模式,模拟了甲烷、一氧化碳和OH自由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长期变化,对1992年大气中甲烷增长速率突然下降这一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如平流层O3下降,皮纳图博火山引起对流层温度下降、甲烷排放源减少等逐一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还发现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减少是另一重要影响因子,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年甲烷增长速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甲烷和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减少。 相似文献
70.
本文简要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基础.提出了一种因子分析与经验正交变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了1980年3月在北京北郊用条式滤膜采样仪采样,用质子荧光法进行元素分析所得到的16种元素,40个样品的资料.得到了土壤尘加燃煤烟尘、汽车废气、石灰水泥粉尘、硫酸盐、草木燃烧、石油化工和海盐粒子等7种气溶胶来源对北京北郊大气气溶胶的相对贡献以及这些源的元素成分廓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