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中国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区,钻井取芯表明此区域的天然气水合物以细颗粒状分布于水合物稳定带内.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讨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高分辨率地震成像关键技术,综合利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阻抗反演、属性聚类分析及神经网络方法等),以钻井结果为约束分析不同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适用性,确定利用属性聚类方法来获得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将钻井取芯结果与地质条件相结合,综合多方面地球物理信息,分析产生这一分布特征的地质原因,指出断层与裂缝是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水合物、游离气的分布模式及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晚期强烈构造反转是十屋断陷构造发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干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先进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反转构造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和研究。将研究区反转构造划分为四个反转构造带,在对反转构造样式再认识的基础上在十屋乃至松辽地区新发现了欺压式断层和截断型反转构造两种反转构造样式。进而将反转构造样式除坳陷层滑脱褶皱外,依据反转过程中形成的逆断层与早期伸展断层的组合关系归纳为五种类型:复活型、前展型、后展型、欺压型、截断型。并对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区内反转构造具有十分有利的成藏条件且四个反转构造带具有不同的圈闭类型和油气聚集特点。初步建立了十屋断陷基于反转构造的油气成藏模式,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阻抗反演的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特殊的地质体,可以有效地粘结碎屑颗粒,降低沉积物孔隙度,它的存在改变了地层沉积物的物理性质,造成天然气水合物与围岩速度反差较大,从而与围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为了对地层中是否有天然气水合物赋存进行地震检测,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域的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反演分析,结果显示波阻抗反演方法能够作为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一种技术手段,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波阻抗呈高值分布特征,波阻抗值约为3 850~3 960 g/cm3.m/s。综合分析认为,波阻抗反演方法能够用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探测、储层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中,反演结果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计算提供比较准确的矿体面积和厚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含油气系统流体迁移数值模拟及在辽河陆西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迁移和运动的模拟是含油气系统定量研究与分析的核心内容,在生储盖圈闭等基本成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下深部烃类流体生成、运移的基本物理化学规律,文章提出了描述含油气系统流体迁移和运动特征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相应的定量模拟软件PSM(Petroleum System Modeling)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的实例,利用PSM对凹陷的J3jf1-J3jf(!)含油气系统在不同时期的生排烃、运移聚集过程等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J3jf1-J3jf(!)的关键时刻为阜新期末(J3fx),烃源岩的大量生烃、油气的运聚及圈闭演化等成藏作用相互配合,有利于油气的运移与聚集,实例应用表明,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不仅为地质家提供了一套更好地理解、评价含油气系统的工龄,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可以更好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面向对象的三维图形软件开发包 Open Inventor,来进行三维地层的可视化.通过Delaunary三角剖分方法,得到Open Inventor模块可以直接使用的地层数据,实现了地层三维动态显示,断层按Z轴方向等比例缩放,多井插值和剖面插值形成3D地层模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A站位的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神狐海域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声波测井速度及水合物饱和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对水合物饱和度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水合物稳定带的纵波速度特征与饱和度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神狐海域A站位的水合物层厚度约20 m,纵波速度在1 873~2 226m/s之间,水合物饱和度在15.0%~47.3%之间变化,水合物饱和度值相对较高;受海底复杂地质因素的影响,根据岩心孔隙水的氯离子淡化程度实测的水合物饱和度随声波速度的变化并不是单一的正比例关系,而是随声波速度的升高而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在10%~20%之间,总体趋势上随声波速度的升高而升高,并集中分布在理论曲线附近;利用热弹性理论速度模型计算并校正后的水合物饱和度随声波速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水合物饱和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说明所建立的岩石物理模型正确,模型参数选取合理。根据声波速度计算水合物饱和度这一方法可扩展到整个研究区域,并为研究区的水合物资源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沉积盆地内流体活动的示踪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在盆地流体研究中更多地依赖于正演模拟,用来解释和验证地质模型和观点.盆地流体模拟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孔隙流体运动的达西定律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建立孔隙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的耦合方程,利用有限元法解上述非线性耦合方程,从而可动态地恢复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温度场、压力场和流体场。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利用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通过对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典型剖面进行精细解释和研究,剖析了四个反转构造带各具特色的反转构造特征及样式。孤家子后五家户反转构造带以“欺压式断层”为特色,小五家子四家子反转构造带中、浅层表现为箱形背斜,深层发育有“欺压式逆断层”,秦家屯反转构造带为发育在早期半地堑之上的“尖棱状”背斜,皮家毛北张家屯反转构造带表现为小型背斜或向斜。这些反转构造发育在深层生烃凹陷附近,生、运、聚、储的配置关系极佳,是重要的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19.
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声波速度及密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DSDP 84航次570号钻孔含天然气水合物层段测井资料,总结出神狐海域含水合物地层的测井响应规律特征:神狐海域含水合物地层存在着明显的高声波速度、低密度特征,地层密度随声波速度的变化并不是单一的反比例关系,总体趋势上随声波速度的升高而降低;含水合物地层高声波速度值主要集中在197~220 m段,饱和度值在15%~47%之间,低密度值集中在200~212 m段,分布在水合物饱和度大于20%的地层内;含水合物地层声波速度平均值为2 076 m/s,其上覆和下伏地层的声波速度平均值为1 903 m/s和1 892 m/s,所对应的地层密度值分别为1.89 g/cm3、1.98 g/cm3和2.03 g/cm3,声波速度受孔隙度和饱和度的共同影响,地层密度受水合物饱和度影响较大;从水合物上覆地层到声波速度最高值段,声波速度值增加了9.1%,相对应的地层密度值减少了4.55%,从水合物声波速度最高值段到下伏地层,声波速度值减少了8.86%,相对应的地层密度值增加了7.41%。这些测井响应特征,可用来识别地层中天然气水合物,并可以用来计算水合物的饱和度,同时结合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确定水合物层的厚度、分布范围,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南海万安盆地构造沉降及其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多道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可知万安盆地经历了4个主要构造沉降过程,而断层大多为源自基底的生长断裂,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盆地发生走滑拉张断拗沉降阶段,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各构造沉降阶段分别控制了盆地中油气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成藏条件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