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95篇 |
免费 | 3023篇 |
国内免费 | 18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2篇 |
大气科学 | 1876篇 |
地球物理 | 1863篇 |
地质学 | 5768篇 |
海洋学 | 1279篇 |
天文学 | 120篇 |
综合类 | 640篇 |
自然地理 | 9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2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350篇 |
2021年 | 370篇 |
2020年 | 361篇 |
2019年 | 398篇 |
2018年 | 422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329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563篇 |
2013年 | 453篇 |
2012年 | 472篇 |
2011年 | 428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425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411篇 |
2006年 | 440篇 |
2005年 | 400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334篇 |
2001年 | 305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279篇 |
1998年 | 312篇 |
1997年 | 376篇 |
1996年 | 360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98篇 |
1993年 | 249篇 |
1992年 | 264篇 |
1991年 | 247篇 |
1990年 | 231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102篇 |
1985年 | 102篇 |
1984年 | 102篇 |
1983年 | 74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55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26篇 |
1978年 | 12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31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BIF铁矿研究: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8,他引:11
研究表明,BIF铁矿在华北克拉通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大规模BIF铁矿主要发育在绿岩带分布区的鞍山-本溪、冀东、霍邱-舞阳、五台、鲁西和固阳等地;华北克拉通时代最古老的BIF形成于古太古代,最年轻BIF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但BIF铁矿的峰期为新太古代晚期(2.52 ~2.56Ga);BIF铁矿类型可划分为阿尔戈马型和苏比利尔湖型两类,但华北以晚太古代绿岩带中的阿尔戈马型为主,仅吕梁的古元古代袁家村铁矿具典型苏比利尔湖型铁矿特征.根据BIF在绿岩带序列中的产出部位和岩石组合关系,可将华北BIF划分为:1)斜长角闪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组合;2)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合;3)黑云变粒岩(夹黑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合;4)黑云变粒岩-绢云绿泥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合;5)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组合等5种类型.华北克拉通BIF形成时代与早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时间基本一致(2.5~2.6Ga),但与华北克拉通陆壳增生的峰期(2.7~2.9Ga)有一定偏差,其原因可能与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构造-热事件十分强烈有关.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BIF大多形成于岛弧环境,但局部地区(如固阳)BIF铁矿可能形成于深部有地幔柱叠加的岛弧环境.华北克拉通BIF富矿主要有三种类型:原始沉积、受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和古风化壳等,但总体不发育富铁矿,国外发育的风化壳型富铁在我国甚为少见.本文认为在探讨BIF铁矿类型时,需要从绿岩带发育序列进行综合判别.阿尔戈马型铁矿一般产于克拉通基底(绿岩带)环境,苏比利尔湖型铁矿一般形成于稳定克拉通上的海相沉积盆地或被动大陆边缘.华北克拉通BIF铁矿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BIF铁矿无Ce负异常且Fe同位素为正值,从而暗示铁矿沉淀的环境为低氧或缺氧环境,而铕正异常可能指示BIFs为热水沉积成因,其机制可能为海水对流循环从新生镁铁质-超镁铁质洋壳中淋滤出F(e)和Si等元素,在海底排泄沉淀成矿,而条带状构造的形成可能归咎于成矿流体的脉动式喷溢.但对于BIF铁矿的物质来源、成矿条件和机制、富铁矿成因、华北克拉通不发育苏比利尔湖型铁矿的原因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2.
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6期刊载的《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相应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于地震风险的警觉。文章提到影响地震危险度的3方面因素(导致灾害的强度因子、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和响应能力)比较全面。但是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的数据不是来源于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而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分析表明:地震危险度和城市近源等效震级无关;脆弱性因子没有考虑抗震能力;响应能力也不包括疏散和救援力量等因素。因此认为《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3C章的文字表述与图件的数据依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123.
124.
物探船拖缆姿态及拉力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地震物探船布设探测网络实际工况的要求,提出一种拟合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结果预报拖缆姿态及拉力的方法,应用此方法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获得优化的拖缆-扩展器-检测电缆组合探测系统。经海上拖航实验验证,此种预报方法查可行,预报精度完全能满足工程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5.
12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评价模型及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生境适宜度评价对于野生动物生境保护十分重要。基于物种活动点来建模的生态位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物生境评价方法,但该方法不能直接表达生境适宜度与环境因子间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数量关系。本文以雅安地区为例,提出一种新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适宜度评价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指数、距水源距离、植被类型、主食竹及距公路距离8个环境因子,引入地理探测器,在分别基于MAXENT模型和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所构建生境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4个地理探测器(风险探测器、因子探测器、生态探测器和交互作用探测器)探寻大熊猫生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机理,并将其预测结果与单一MAXENT模型和AHP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AHP、AHP-Geogdetector、MAXENT和MAXENT-Geogdetector模型总体评价精度分别为85.6%、86.5%、91.3%和94.2%,kappa系数分别为0.699、0.718、0.821和0.882,AUC值分别为0.902、0.928、0.949和0.966,模型所预测的适宜和较适宜区与实际分布区重叠比分别为63.66%、61.30%、76.70%和90.10%,说明AHP-Geogdetector和MAXENT-Geogdetector模型精度均比相应的单一模型有所提高,且MAXENT-Geogdetector模型精度最高;(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评价模型能以“生境适宜度和环境因子间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数量关系”的形式直接体现环境因子对动物生境利用的生态学作用,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可解释性。因此,用地理探测器进行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评价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7.
衡水湖底泥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6月25~27日,在河北省衡水湖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集0~50 cm深度的底泥样品,测定底泥样品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衡水湖底泥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和Zn的质量比分别为0.046~0.290 mg/kg、0.010~0.064 mg/kg、4.31~10.70 mg/kg、11.7~29.5 mg/kg、48.5~87.5 mg/kg、10.7~24.7 mg/kg和35.2~198.0 mg/kg;在22个采样点中,有9个采样点底泥中的Cd元素含量的地累积指数大于0,即这9个采样点存在轻微的Cd污染,处于轻微危害等级;每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与其它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重金属元素可能具有同源性,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分别与底泥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相关,Hg、Pb和Zn元素含量与全磷含量显著相关;衡水湖底泥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0.23,表明衡水湖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存在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8.
从Ajax的定义、特点和成功应用案例等方面,结合目前气象网站的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总结气象网站应用Ajax技术的优势,最后用具体的实例说明其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9.
130.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 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 Cu同位素在矿
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 类 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 矿 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 及 主 要 矿 物(黄 铜 矿、辉 铜 矿、黄 铁 矿等)的 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 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 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 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 岩 型 铜 矿 床、热 液 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 类 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 矿 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 及 主 要 矿 物(黄 铜 矿、辉 铜 矿、黄 铁 矿等)的 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 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 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 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 岩 型 铜 矿 床、热 液 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