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质学   4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采用密度、放大观察、紫外荧光、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人造"朱砂"进行了宝石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为一种由重晶石、方解石、有机物及不同含量的辰砂组成的人造材料.  相似文献   
32.
王时麒  张建国  闫欣 《矿床地质》1998,17(Z3):553-556
北京西湖村锰-银多金属矿床产于花岗细晶岩与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的接触带中,是一个典型的接触交代矿床。成矿阶段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夕卡岩阶段和硫化物阶段,夕卡岩阶段发育一套特殊的含锰矿物组合:蔷薇辉石+锰透辉石+锰铝榴石+锰橄榄石+菱锰矿;硫化物阶段发育有硫锰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银矿物c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夕卡岩阶段的成矿温度在260~100℃。氢、氧、硫、碳同位紊的研究表明,早期成矿热液自岩浆,较高的δ18O和δ34S值暗示了花岗细晶岩可能为地壳沉积物的重熔产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Mn主要由围岩提供,而Pb、Zn、Ag则来自岩浆。  相似文献   
33.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拉曼光谱仪等测试对广西大化玉的宝玉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化玉主要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组成,并含有方解石、透辉石、磷灰石、石英、绿泥石、蛇纹石、滑石、石榴石和褐铁矿等次要矿物。对其硬度、密度、折射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韧性等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野外考察以及对室内成矿温度、氢氧同位素、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化玉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性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矿床,根据辉绿岩中锆石U-Pb法测年,确定其成矿年龄为2.6亿年左右,并建立了对应成矿模式图。  相似文献   
34.
本文着重对天皮山伟晶岩的氧、氢、碳同位素的组成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经测定,伟晶岩中石英的氧同位素值域为12—14.4‰;平均值为13.8‰;白云母的氧同位素值域为11.5—12.2‰,平均值为11.9‰。这些数值与其围岩的氧同位素值一致,表明伟晶岩导源于周围的变质岩。白云母的氢同位素值域为-30.3——59.4‰,平均值为-48.9‰;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中水的氢同位素值域为-32——73.4‰,平均值为-59.1‰。δ~(13)O_(H_2O)和δD_(H_2O)值域表明本区伟晶岩中的水主要来自岩浆水,少部分来自地表水。石英包裹体中的碳同位素值有-5.5‰和-19.6‰两组,重碳可能来自地壳深部的原生碳,轻碳可能来自围岩中的有机碳。  相似文献   
35.
内蒙兴和石墨矿含矿建造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时麒 《矿床地质》1989,8(1):85-96
兴和石墨矿赋存于上集宁群深变质的孔兹岩系中,含矿的原岩建造主要为一套富铝的粘土质和半粘土质浅海相沉积物,岩系的基本特征与印度马德拉斯地区的孔兹岩系类似。前人认为石墨是由碳酸盐经变质作用转变而成,属无机成因。作者据新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石墨是大量原始藻类遗体堆积后经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而成,乃属有机成因。  相似文献   
36.
运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对辽宁岫岩县桑皮峪透闪石玉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测定从桑皮峪透闪石玉中分离的锆石和榍石的年龄。结果表明:桑皮峪透闪石玉主要由透闪石组成,次要矿物包括磷灰石、方解石、绿泥石、石墨、褐铁矿、锆石、榍石等。偏光显微镜下桑皮峪透闪石玉的主要结构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显微细晶质结构和纤维变晶结构;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和CaO,Mg2+/(Mg2++Fe2+)值为0.964~0.971。桑皮峪透闪石玉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 851±7 Ma,榍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1 848±17 Ma,表明桑皮峪透闪石玉矿形成于古元古代白云岩的区域变质时期。  相似文献   
37.
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广西大化新发现的透闪石玉进行了宝玉石特征、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化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结构与和田玉基本一致,其宝石特征已经达到玉石级并已制作成雕件饰品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38.
孙丽华  王时麒 《地质科学译丛》2010,(1):23-25,42,I0002
绿帘石透闪石玉是市场上发现的一新品种,主体呈特征的黑绿色和黄绿色,商家称其为“青花玉”。采用薄片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样品的矿物学、宝石学、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和绿帘石,含有少量的石英、方解石、绿泥石、褐铁矿和榍石等,因此,将其定名为“青花玉”不恰当,建议定名为“绿帘石透闪石玉”。其结构致密,硬度高,是一种较好的玉石材料,以特征的颜色和结构易与其它玉石相区分。  相似文献   
39.
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以及产于浙江昌化与内蒙古巴林的鸡血石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宝玉石,它们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高贵的身价分别被世人奉为“石帝”与“石后”。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文化界与知识界的)都以拥有一方上乘的田黄或鸡血石而倍感喜悦与自豪。这种特有的文化也感染了东亚各国,在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精美的鸡血石印章(“红云图”)以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在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立即掀起了一股鸡血石收藏热。  相似文献   
40.
太古代建平变质杂岩主要由高Na/K比的、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TTG)侵入岩的中性麻粒岩和片麻岩、少量变沉积岩、基性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变超基性岩组成。各类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野外关系考虑,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可与世界其他高级区内的变质拉斑玄武岩对比;TTG片麻岩,中性麻粒岩、紫苏花岗岩和斜长质片麻岩可能由镁铁质源岩部分熔融而成。变质作用的演化轨迹为反时针型。因此,本区可与冀东、内蒙、南印度和苏格兰的刘易斯等高级地体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