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岩体往往是沿着软弱结构面发生破坏的,而岩体结构面粗糙度是决定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的研究多集中于2D角度,但仅由一条剖面轮廓线来表示结构面的结构特征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表征方法应拓展到3D角度,全面地从三维曲面特征来进行评价。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二维角度的几个几何参量延伸至三维角度,提出面积扩展率S、结构面起伏度Rs,并通过平均粗糙度系数JRCS来表征三维角度的结构面粗糙度。以秭归马家沟滑坡为例,采集结构面并获取表面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在已知面积扩展率S、结构面起伏度Rs的基础上,可计算出平均粗糙度系数JRCs,用以判断岩体结构面在3D角度下的粗糙度大小。 相似文献
32.
33.
34.
在大数据背景下,针对动态遥感监测研究领域面临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对落后、国土数据资源存储规模大且管理复杂、监测图斑数量庞大、数据安全保障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国土数据资源的动态遥感监测原型系统,结合项目组前期"数字国土平台"、"面向数据的架构"、"分布式计算框架"等研究成果,对原型系统在数据注册中心、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安全等五方面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顾及数据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同时,实现对监测区域的变化信息自动提取和图斑类型自动判识,为进一步数字国土建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2020年9—11月贵州省出现了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最强的秋绵雨天气,1149站(总数的75.0%)出现特重级秋绵雨。秋绵雨天气造成秋收进度缓慢、秋种进度受阻,同时也不利于水果成熟采摘上市,2020年水稻单产较上年减产1.9%。针对该次秋绵雨天气过程,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及时启动应急保障服务,修正秋收及秋种气象适宜度等级指标,建立6 h、12 h、24 h秋收(抢收)气象适宜度指标,提前预警、及时发布秋收气象适宜度等级,滚动跟进服务,采用多种手段对外发布各种预报、预警信息,减少损失,保障贵州省水稻收获、颗粒归仓以及秋播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6.
37.
针对裂缝性致密油藏,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直井体积改造产能评价的半解析两区复合模型,模型内区包含有限条无限导流水力裂缝,外区是经典的Warren-Root双重介质系统. 并分析了导压系数比α、裂缝传导率比β、储容比ω、窜流系数λ以及改造半径reD等参数敏感性,绘制了产量递减图版。结果表明:从产量递减曲线,可以看出体积改造直井产能遵循“L”形递减规律;导压系数比越大,初期产量越高;裂缝传导率比对整个生产周期的产能都有影响,裂缝传导率比越大,单井产量越高,同时还会伴有明显的复合边界流特征;储容比和窜流系数分别影响双重介质基质-裂缝系统窜流发生的程度和时间;内区人工主裂缝条数越多或改造渗透率越大,复合边界流越明显,产能也越高,这说明改造程度与改造体积对产能的增加都很重要,应注意两者的合理优化。矿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裂缝性封闭边界油藏直井多次压裂改造以及裂缝性致密油藏直井体积改造方面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