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410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26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91.
魏纲  魏新江  丁智  姚宁 《岩土力学》2006,27(Z1):849-854
研究了顶管正面附加推力、掘进机和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在邻近桩基上引起的总的附加荷载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附加荷载的变化规律与桩基和掘进机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是一个三维问题;在顶进方向和垂直于管壁方向,随着掘进机开挖面通过前后,附加荷载由压力变为拉力,顶进方向的附加荷载值和影响范围较垂直于管壁方向大;竖直方向的附加荷载较小,靠近管道轴线附近的桩基部位受到的附加荷载方向与两端相反,曲线呈“弓”型分布;随着桩基与管道距离的减小,附加荷载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992.
相邻水平平行顶管推进引起的附加荷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纲  魏新江 《岩土力学》2006,27(11):1992-1996
利用弹性力学的Mindlin解,推导得到顶管正面附加推力、掘进机和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在相邻水平平行管道上引起的附加荷载计算公式。探讨了管道净间距、直径、埋深以及土体泊松比对附加荷载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注浆措施时后续管道摩擦力在相邻管道上产生较小的压力,其峰值出现在开挖面后方。在正常施工时,正面附加推力引起的附加荷载非常小,使相邻管道开挖面前方产生压力、后方产生拉力,以开挖面呈反对称分布。掘进机摩擦力引起的附加荷载分布规律与正面附加推力相似,但零点位于掘进机中间部位相对应处,其引起的附加荷载较大,在三者共同作用中占主要地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3.
魏新江  张金菊  张世民 《岩土力学》2006,27(Z1):449-454
在分析总结软土隧道施工变形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变形预测的研究方法分为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两大类。其中,静态分析法包括以Peck理论体系,考虑弹性、弹塑性和黏弹性的解析法、理论移植法及专家系统;动态分析法包括各种数值分析法、模型法、时间序列法及神经网络智能预报等。其中Peck理论体系是基于Peck公式,后经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系列公式。理论移植法包括随机分析法、模糊数学法、镜象法、回归分析法等。对每类方法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94.
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锯齿溪蟹心肌细胞属横纹肌。粗丝和细丝排列成明带和暗带相间的横纹,每一条粗丝周围有6条细丝组成一个规则的6边形图案,但粗丝是中空的,细丝则是实心结构,且肌原纤维在心肌细胞体积中所占比例较少,线粒体的嵴较短,线粒体排列疏松,心肌细胞之间没有形成脊柱动物那样的闰盘结构,因此,这些结构就造成了锯齿溪蟹的心肌功能比较低等。  相似文献   
995.
在祁连造山带东端古元古界陇山岩群中新识别出中元古代长宁驿花岗质片麻岩。为了精确确定长宁驿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对其进行了激光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年,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介于0.50~2.09,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典型的岩浆生长震荡环带结构,属于岩浆结晶的产物。测得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岩浆结晶年龄为1765Ma±57Ma,表明该花岗质片麻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可能形成于华北板块经吕梁运动后的后造山环境中,同时还从捕获的继承性岩浆锆石中得到了时代为1.95Ga、2.20Ga左右的继承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后认为,在中元古代祁连地块仍为华北板块西南缘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结晶基底和构造属性,它们共同经历了吕梁运动后的后造山和陆内伸展裂解阶段,很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相关。  相似文献   
996.
斯弄多铅锌矿区位于冈底斯斑岩型矿床成矿带中。矿区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斯弄多铅锌矿与冈底斯斑岩型矿床为同一成矿体系,均形成于印—亚大陆主碰撞期和碰撞期后的构造体制转化阶段;岩浆来源于原岩以杂砂岩和泥质岩为主的前寒武纪念青唐古拉群变质结晶基底和下地壳基性岩类的部分熔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对冈底斯弧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并交代岛弧带上的基底岩系。矿床的形成分为3期:第一期为中石炭世,与碳酸盐岩沉积同时期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初始矿源层;第二期为构造活动成矿期,分2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为晚白垩世—始新世,即印-亚大陆主碰撞形成的早期与斑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铅锌矿;第二阶段的铅锌矿化发生在主碰撞期后的伸展拉张阶段,由于花岗斑岩的侵位,使铅锌矿化进一步活化迁移、叠加、富集,与围岩接触部位形成夕卡岩型铅锌矿体,矿体的形成多受矿区内复杂的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构造破碎带热液充填型和夕卡岩型;第三期为表生期,主要为原生硫化矿体的氧化流失和贫化。在I号矿带的深部、南部和北部异常区具有扩大矿床规模的远景。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罗汉果在永福、临桂、龙胜县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产区进行环境地质调查和样地调查的综合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可知:罗汉果种植的主要品种为青皮果;罗汉果种植在中元古界上板溪群(Pt12)和上元古界的震旦系并层湘桂边境组(Z);下古生界的前寒武纪混合花岗岩(γ2)和寒武系清溪组(∈q)、边溪组(∈b);上古生界的泥盆系莲花山组与那高岭组并层(D1)、郁江组与东岗岭阶并层(D2)山坡上和中生界的白垩系红色碎屑岩(K)的良田中。这些调查结果将对罗汉果的农业地质区划、生态环境效益、资源保护、农业地质区划、道地性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农业地质学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98.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需要征收大量的集体土地,而建立在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集体土地的传统种植业用途及长期的以农助工、以乡促城的思维定势基础上的征地制度,征地范围宽泛、补偿标准偏低。由此,产生了很多低价征地、强制征地现象,导致了众多涉地信访,甚至以申请征地补偿标准行政裁决、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圆盘沙堆以及斜坡堆积物理模拟试验,解释其崩滑的动力学机制.发现溜砂坡堆积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临界过程,整个坡体是一个广延耗散动力学系统.从颗粒级配的角度探究其对散粒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熊耳群是华北地台南缘古元古代末伸展-裂解作用的产物,它以偏基性的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岩主要位于其顶部和底部并常常以夹层的形式发育于火山岩中。地球化学及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火山岩中夹层硅质岩的特征为:SiO2含量65.55%~80.33%,平均73.41%;结晶程度偏低, Ba、U和ΣREE含量、Al/(Al+Fe+Mn)值、Fe/Ti值、(Fe+Mn)/Ti值、Ba/Sr值等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Al/(Al+Fe+Mn)值、MnO/TiO2值、Al/(Al+Fe)值、Al2O3/(Al2O3+Fe2O3)值、Sc/Th值、U/Th值、(La/Yb)N值、δCe值、(La/Ce)N值指标指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岩石K2O/Na2O值、SiO2/(K2O+Na2O)值、SiO2/Al2O3值显示其属于火山喷发作用相关的硅质岩, 而Al2O3/TiO2值、V/Cr值、Ni/Co值则进一步反映了中基性岩浆作用对硅质岩的影响;硅质岩沉积体系受控于地球内动力,其原始热水沉积体系发育的能量来源于岩浆的加热作用,而相关热水流体的溶解、淋滤作用实现了热水体系内物质的富集并构成了硅质岩物质来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