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419篇
地质学   1253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羌塘北部拗陷东段晚三叠世地层沉积特征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内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组)、结扎群、巴塘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夹于金沙江缝合带南侧和前缘隆起带之间,呈NW向带状分布.笔者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实测剖面的详细研究和区域对比,从生物群面貌、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基本层序和沉积相角度进行了分析.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总体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向北至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泥、灰岩增多,灰岩中化石丰富,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沿北东,靠近金沙江缝合带,受其活动影响而表现出火山活动频繁.这3个群(组)可很好对比,基本特征相同,因此认为是同一地质时期同一构造单元不同构造部位之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962.
羌塘东部冶多县索加一带的杂多群火山岩是由玄武岩组成的基性熔岩,属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显著富集,Eu为轻微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分异,反映了板内拉张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963.
鼻形鹿角珊瑚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及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突然升温和缓慢升温2种不同的模式,探讨了不同水温对我国一种鹿角珊瑚Acropora nasuta白化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珊瑚在白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突然升温模式下,高温(34℃)对共生藻光合系统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在缓慢升温模式下,共生藻对高温(34℃)表现出了一定的耐受性。在两种不同的升温模式下,共生藻密度与单位面积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较一致,却与单位共生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不一致。总体而言,共生藻密度与单位面积叶绿素a含量对温度较为敏感。当单位共生藻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时,珊瑚已经遭遇到较为严重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64.
南秦岭北缘山阳县板板山复式岩体存在3个阶段的岩浆侵位,分别为早期阶段的二长花岗岩、中期阶段的钾长花岗岩及晚期阶段的辉绿岩。针对早期阶段的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 O2含量为73.35%~77.49%,全碱(K2O+Na2O)含量为3.15%~7.19%,里特曼指数为0.30~1.66,A/CNK值为1.18~2.48,属中高钾钙碱性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弱的负铕异常(δEu=0.70~0.89),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P相对亏损,具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板板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且携带火山岩弧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岩浆来源于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且受残留的俯冲洋壳脱水形成的流体交代。2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743.2±6.1 Ma和743.7±5.9 Ma,表明板板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结...  相似文献   
965.

植物考古学界多以研究古代农业经济及其发展演变为主,鲜有对其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一个灰坑内出土植物遗存的组合特点和量化特点分析,探讨了古代植物的医药功能。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联合发掘的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H85是庙底沟文化中晚期灰坑,H85坑底的生土台结构和烧烤草拌泥处理壁面的现象显示其早期功能可能与居住有关。前人仅对H85 B12层以上出土植物遗存进行过研究,研究显示第⑧~B12层与居住生活关系密切。此次采集的浮选土样合并相同单位后共计21份,不仅包括第①~B12层样品,还包括最底层的第B14层样品(采样缺少B13层)。此次浮选发现了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大豆(Glycine max)、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草木樨属(Melilotus sp.)、胡枝子属(Lespedeza sp.)、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夏至草(Lagopsis supina)、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以及植物鳞茎(bulk)等20余个种属的植物遗存。H85最底层比较集中地发现了禾本科(Gramineae)杂草、猪毛菜、植物鳞茎、夏至草、秃疮花和泥胡菜等植物。其中,夏至草、秃疮花、泥湖菜的药用价值需要被重视,可能与调节妇女生理机能密切相关,禾本科杂草暗示了铺垫坑底行为的存在,据此推断H85不仅作为房子被使用过,并且其功能可能还具有一定特殊性,这是初次对史前人类的原始医疗情况进行探讨,从医药考古的角度看具有重要意义。量化统计分析还显示,粟、黍是重要的日常口粮,大豆应被利用,胡枝子属、草木樨属这样的小型豆科植物可能与牲畜饲料关系密切。综上,H85出土植物遗存不仅反映了遗迹功能,某种程度上还原了杨官寨先民在饮食、家畜饲养和原始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966.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贫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往往呈现区域空间叠加分布的特点。以贵州某乡村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在构建对象要素的定量化、差异化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开展乡村空间本底评价,全面发掘人文、工矿遗存、地质灾害等资源属性,结合当地特色植入生态产业,通过植物种植匹配环境色彩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感官需求。基于自然恢复过程规律,以最经济的方式修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当地脱贫致富的愿景。所开展的"重自然、聚人文、兴产业、少干预"的可持续、近自然的生态规划设计解析,对中国乡村走出一条生态路、旅游路、产业路、经济路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7.
底辟流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循环与迁移的重要窗口,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对于我们认识区域地质构造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热结构力学的角度,建立三组不同的数值模型,研究底辟流上涌的动力学过程,分析底辟流半径、热-结构耦合、岩浆上涌通道对底辟流上涌过程的影响.该研究对认识早古生代祁连弧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启示.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底辟...  相似文献   
968.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00,自引:44,他引:1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3.6MaB.P.,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青藏运动开始,分为A(3.6MaB.P.),B(2.6MaB.P.)和C(1.7MaB.P.)3幕,A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B幕黄土开始堆积,C幕黄河出现;昆黄运动(1.2~0.6MaB.P.)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青海湖孤立,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8MaB.P.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亚洲夏季风22MaB.P.已经开始,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亚洲古季风阶段.3.6MaB.P.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可能北半球进入冰期也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9.
从原欧亚板块划出阿穆利亚微板块,并建立一个包括太平洋、北美、欧亚、鄂霍次克及菲律宾海等板块在内的6板块系统,利用地震滑移矢量,转换断层走向,洋中脊扩展速率,以及最新的GPS观测资料,采用Monte-Carlo盒子法,反演得到该6板块系统的欧拉运动矢量.本文得到的有关欧拉矢量为:AM-EU(60.42°N,123.25°E,0.025°/Ma),AM-OK(53.20°N,141.95°E,0.476°/Ma)以及AM-PH(50.84°N,158.13°E,1.204°/Ma),AM-EU的欧拉运动极点位于贝加尔隆起的东北及斯塔诺夫山脉的西北,并给出在贝加尔隆起有0.4-0.7mm/a的扩张,与从地质学证据得到的估计结果一致;由AM-OK及AM-PH欧拉运动矢量可以分别得到日本海东缘的6-15mm/a及日本南海地槽带的51-66mm/a收敛速率,与最新的GPS观测结果并不一致.因此,东亚北部地区存在独立的南中国微板块及其它亚尺度的微板块,可以更好地描述该地区现今板块构造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970.
黄土区林草植被与降水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一定地形地貌基础上,林草植被与降水是决定坡面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各因子之间合作用于坡地产流产沙,增加了影响机制的复杂性。为深入分析降水因子与林分结构因子对坡地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为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蔡家川流域典型样地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油松林场降雨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有较好相关性,但相关性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油松林林分郁闭度<0.6时,产流、产沙量与I30的相关性要更显著于与I10的相关性,而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则相反。在林分结构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中,当林分覆盖度>40%时,林分减水减沙效益显著。林地枯落物和草本植物通过截持降水、增加地表糙率来削减坡面产流产沙量,刺槐和油松林地的枯落物年截流量占降雨总量的13.5%~22%。刺槐和油松林的稳渗速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与密度的增加幅度成正比,当刺槐、油松林的密度超过3 000株/hm2时,稳渗速率增加缓慢,从防蚀角度考虑,可将其作为林分密度的上限。在林分生物量>14.51 t/hm2时,植被具有极好的防护功能。通过对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林分郁闭度和草本、枯落物生物量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关联度值均>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