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考查具有量程扩展和原位标定功能的RZB钻孔应变仪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了山洞条件下该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的定性对比实验,并对传感器日漂移量进行定量计算.通过对2019-10~2020-05观测数据进行绘图分析和计算统计,验证RZB钻孔应变仪传感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王文博 《测绘学报》2007,36(3):335-339
针对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概念模型,尝试利用对象-关系数据库(ORDB)的一些优势,对已有的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的M-L-E(S,A)分层模型进行了改进,实体之间可以通过类、继承等方式产生和关联,地图和图层之间、图层和实体之间采用引用方式实现连接,不再存在从属关系,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共享,可以更好地体现ORDB相对于OODB或RDB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表达。同时提出了该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并对空间实体、图层和地图各层次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基于ORDB的支持方式和特点,并设想了地图尺度转化从图层到实体向下层追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文博  苏尚国  王娜  李瑞鹏 《岩石学报》2021,36(7):2234-2244
地球系统科学是当今地球科学的研究前缘,早白垩时期全球气候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前人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就铁矿形成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鲜见人提及。本文针对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铁矿成因、温室气体的释放及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耦合关系做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大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制图对比等科学手段,论证早白垩世各重要地质事件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现早白垩世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和铁矿爆发巅峰期、陆相红层的出现有着非常吻合的时间一致性。推测早白垩世时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以及铁矿床的形成释放大量CO_2温室气体。大气中CO_2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大气环境温度升高,Fe~(2+)变成Fe~(3+)导致了大陆红层的形成;大气中CO_2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也导致了大气中氧气含量变低,致使后生生物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气候个体趋向于小型化。因此,铁矿床爆发式成矿作用间接地导致了当时气候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方向。在当今面临的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加深了解和我们当代很相似的晚中生代时期,以便更加主动的应对以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和生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气象要素的自记记录是重要的原始气象观测资料.自记记录的质量除与自记仪器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自记纸的质量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八届流体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及环境灾害学术研讨会的主要交流成果,从侧面综述了近几年地质流体的形成演化与矿产资源的富集分布及环境灾害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从深部地质作用与矿产资源,地质流体研究的物理化学技术,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和发展现状,地质资源的成藏特征、主控因素以及富集规律,流体地球科学与地理自然环境等6个方面对本次学术研讨会主要交流成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1)油气和矿产资源的生成和演化机制、富集和运移机制以及勘探和开发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目前流体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且研究内容也更加注重资源产生和演化的历史与机制;(2)利用多样化且更精确的新技术对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埋藏更深及勘探和开采难度更大的新领域进行拓展研究是当前的主要趋势;(3)目前中国极端自然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增长趋势,破坏性地震正处于频发时期,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表现出增长趋势,因此,提升中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枫湖沉积物柱芯HF1-2磁性参数测量,总结出不同阶段沉积物磁性参数变化的特征,再结合^137Cs、粒度、TOC(%)和C/N的分析结果,解泽出红枫湖流域自1960-2003年的土壤侵蚀变化过程。从沉积物的分析得出,流域的土壤侵蚀经历了强弱交替的过程,两个明显土壤侵蚀增强的过程分别是1977-1980年和1987-1997年。初步探讨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可能与降水量有关,但也明显存在着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SD法资源储量估算软件构建了千鹅冲钼矿床 M-Ⅰ、M-Ⅱ、M-Ⅲ号钼矿体的勘查工程数据库,共包括6条勘探线155个勘查工程。根据千鹅冲钼主矿体形态简单(呈 巨 厚 层 状、似 透 镜 状)规 模 大,连 续 性 好,成 矿后基本无构造破坏,矿体厚度稳定,钼品位变化较均匀等特征确定该矿床属第I勘探类型,并以160m×160m 的工程间距利用SD法估算了3个矿体的资源量。由于矿体主要为隐伏 矿 体,本次估算主要利用详查阶段的21个钻孔共3104个单工程样品数据进行。估算结果显示矿区(332)+(333)资源储量已达特大型(总 矿 石 量73676万t,钼金属 量 600092t,钼 平 均 品 位 0.081%)。在 此 基 础 上,对比了传统垂直剖面法估算结果,两 者 误 差4.57%。实践证明,SD法具有提高勘查报告的质量和进一步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博 《地下水》2022,(5):77-79
应用锶和氢氧同位素分析了敦煌盆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敦煌盆地浅层地下水源于疏勒河、党河的入渗补给和祁连山雪山融水侧向补给,深层地下水源于前期的雪山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相对较强,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中等;浅层地下水中87Sr/86Sr均介于0.708~0.716之间,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演化既受到碳酸盐岩、硫酸盐岩溶滤作用的影响,又受到硅酸盐岩溶滤作用的影响。该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清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的镜下鉴定,并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等测试结果,研究了该区长4+5段主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4+5段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其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成为形成特低孔渗储层的主要原因,而晚期较弱的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善发挥了较大作用,从而使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部分有利储层,形成较好的储集-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残差的RAIM模型及基于单故障假设的保护水平计算方法,分析信号波束角与低轨信号高度遮蔽角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保护水平改善值和保护水平改善比作为低轨星座完好性增强的评价指标。同时,基于北斗系统与低轨星座的仿真数据,分析高度遮蔽角和等效误差水平对低轨星座增强的北斗系统保护水平和RAIM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轨星座的高度遮蔽角和等效误差水平越低,对导航系统保护水平和RAIM可用性的增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