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裂隙岩体水力特征数值模拟试验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流量等效和渗透作用力变形效果等效互不包容;不同级别结构面体系难以用连续介质方法处理,同级别结构面体系在工程作用力变化范围内,可由其静态水力特征推演动态特征;工程岩体结构面间充分连通的假设过于粗糙,常规试验手段获取的量值倾向于局部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2.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是以地下厂房为中心的大型水电工程。厂房位置的选取不论是在施工条件上,还是经济造价上,都是该工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厂房选取控制性因素厂区断裂特征的分析入手,依据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对厂区洞室围岩进行了分类,同时分析评价了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围岩稳定性。最后对厂房3种布置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第三方案是本工程地下厂房最佳位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3.
全风化花岗岩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香港全风化花岗岩三轴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c、内摩擦角 同微结构及成分的关系,指出微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强度特点, 值主要由其石英与长石总含量和颗粒中大于0.5 mm的含量所控制,而c值的影响因素复杂性决定了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通过研究c, 值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说明摩擦力在强度中占的比重大,并能够进一步解释c值结果的离散性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4.
地圈动力学的THMCB多元关联过程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圈中广泛发育的动力学过程属于多元关联过程,它们是在岩土圈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它们的活动可以概括为热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物质运动的作用及系统的演化。由于它们之间有着互动影响和制约,以及由此引发的能量的转换和参数的变异,因而密切相关。本文建议确立THMCB多元关联过程的概念,开展多元关联过程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对地圈动力学过程进行系统有效的综合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5.
页岩油资源量潜力巨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接替能源,寻求页岩油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利用的途径,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页岩油原位转化/改质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裂解生烃转化的温度时间条件与结构演化特征,根据物质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理论与方法,论证了该方法温度水平、热量供给和固相体积变化等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关键技术可能突破的工艺路径。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前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改质方法主要面临热效率低、污染风险高和储层沉降失稳等瓶颈难题; 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开采理论,采用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有机质原位转化提供热量,通过热量平衡与固相物质平衡分析、高压氧化钙水解试验,证明了该理论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建立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方法,提出了氧化钙粉末表面包覆改性、氧化钙微球、氧化钙羟基注入液、高压空气氧化钙粉末注入等核心技术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136.
工程地质学工作大多涉及系统工程问题,综合集成应是必需的技术路线.多元知识,即多学科的综合集成道路已得到普遍共识.作者提出,工程地质学需要发展大成综合理论,即多源知识的综合集成.钱学森在研究复杂巨系统中考虑到推理、经验和实测信息的集成,并称之为大成综合(Meta-Synthesis).本文从工程地质实践出发,指出大成综合...  相似文献   
137.
工程地质学科的世纪演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本刊的新春献辞,文中对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总体的评述。回顾了它的由来,讨论了它的理论基础的夯实,畅谈了工程地质学科的想往和前景。在科技和工程极大发展,人地和谐受到全人类共同关注,正酝酿着科技突破的新世纪,作者期望我国工程地质学界关注趋势的影响及学科整体的前进和未来,并为此在蛇年及未来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8.
139.
贺可强  李相然  孙林娜  王思敬 《岩土力学》2008,29(11):2983-2989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三峡库区降雨量与堆积层边坡位移相关关系论证了应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评价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该边坡排水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变化相吻合.这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位移动力学参数是堆积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学参数,可以运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对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40.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区岩溶发育模式及水库防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区河流深切割,地层呈典型的、且具普遍性的多层状碳酸盐岩岩组结构。受岩性控制,溶蚀作用一般仅在碳酸盐岩岩层内进行,岩溶顺层发育呈多层状,并由于岩层倾角的原因岩溶在两岸具较大差异。在无特殊条件破坏情况下,层间非碳酸盐岩岩层成为相对隔水层,是水库防渗的良好依托。工程区所遇断层F3为压性断层,未破坏多层状的岩溶系统结构,但层间岩溶塌陷使得多处层间隔水层遭受破坏,岩溶越层发育,对水库防渗极为不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枢纽坝区可能的大渗漏部位及防渗设计主要在大坝两坝肩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