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贵州产微晶白云母湿磨工艺的探索,寻求轮碾、捣浆和分级等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对贵州微晶白云母微片质量的有效控制,获得5~20μm各不同等级的云母微片,其径厚比可达到1:70~80,部分云母微粉可用于珠光级云母基料,其他粒径的微粉可用于化妆、涂料及填料等行业.  相似文献   
72.
73.
运用LA—MC—ICPMS方法,对河南汝州阳坡村附近洛峪口组中部层凝灰岩夹层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了1611±8Ma的高精度年龄。这一年龄第一次精确标定了该地区洛峪口组的形成时限,并显示该组顶界应接近1600Ma。由于洛峪口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原划归“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洛峪群的最顶部,洛峪群又覆于“中元古界蓟县系”汝阳群之上,因此,这一新的年代学进展实际上同时也将洛峪群和汝阳群都下压到了中元古界长城系,并将洛峪群顶界限定为该地区长城系与蓟县系分界。结合区域资料,特别是熊耳群(下伏于汝阳群)火山岩近年来的年代学标定(多集中于1750~1780Ma),可初步将该地区汝阳群一洛峪群的形成年代限定为1750~1600Ma之间,对应于国际固结纪(Statherian。1800~1600Ma)即中国长城纪中晚期。华北南缘洛峪口组形成年龄的直接约束及相关地层划分的重新厘定,为中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南北缘的准确对比及其与哥伦比亚超大陆关系、早期生命演化等重大地学命题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74.
西准噶尔成矿带夹持在天山断裂与额尔齐斯断裂之间,是中亚成矿域西部的核心区域之一,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深成岩浆活动、走滑断裂构造和斑岩铜矿、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本文在西准噶尔成矿带包古图岩体、康德岩体、加曼岩体、库鲁木苏岩体、别鲁阿嘎希岩体、哈图岩体、阿克巴斯套岩体、庙尔沟岩体、克拉玛依岩体及红山岩体采集12个样品,通过黑云母和钾长石(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给出了该地区(40)~Ar/(39)~Ar冷却年龄。其中,黑云母(40)~Ar/(39)~Ar年龄处在326~302 Ma范围内,钾长石(40)~Ar/(39)~Ar年龄为297~264 Ma,反映了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的区域中温冷却历史。结合前人报道的锆石U-Pb、角闪石(40)~Ar/(39)~Ar、辉钼矿Re-Os、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年龄数据,构建了西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成矿作用与构造抬升,以及晚中生代剥露过程的整个热历史;并与区域左行走滑断裂活动的时间进行了对比,讨论了(40)~Ar/(39)~Ar冷却年龄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75.
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Fecht地区的晚泥盆世地层划分为ds3和dh两个单元。ds3单元是一套厚约1.3m的灰色夹紫红色厚-薄层瘤状生屑灰岩,发育叠层石,产丰富的海百合茎和头足类,局部伴生腕足和三叶虫。dh单元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泥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绿色中层细砂岩,发育波痕构造,产遗迹化石和双壳类。牙形石生物地层表明这两个单元都处于法门期早Palmatolepis marginifera带。本文首次报道了摩洛哥晚泥盆世法门期的叠层石,说明弗拉期-法门期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微生物首先出现繁盛,随后才开始骨骼生物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