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76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在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之前,必须将离散的参考站按一定的空间关系网络化.目前,其常用的方法是D-TIN,在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构建和更新参考站网络的方法:基于Voronoi图D-TIN三角网算法,并以青岛CX)RS参考站为实例对算法进行验证.而对于网络中的参考站、基线、三角网,采...  相似文献   
322.
利用宏、微观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南4次出现爆发性增强冬季雾过程的类型以及形成、发展、减弱和消散的主要机制,研究了形成、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以及爆发性增强期间的微物理演变特征,探讨了爆发性增强的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夜间地面长波辐射及弱冷空气入侵造成的气温下降是济南冬季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干冷空气入侵或日出后太阳辐射加热升温,近地层相对湿度下降是雾消散或减弱的主要机制。2)形成阶段,核化和凝结增长过程启动但并不活跃,碰并强度很弱,以未碰并和偶发碰并为主;发展阶段,核化和凝结增长等微物理过程开始活跃,碰并过程启动,大滴开始增多;成熟阶段,核化、凝结和碰并增长非常活跃,各微物理量均达到最大值,谱最宽;减弱阶段,核化、凝结过程减弱,碰并过程减弱并消失,雾滴蒸发,能见度增大。3)爆发性增强的宏观物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极大风速增大、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大、水汽压下降;微观物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浓度、液态含水量等微物理量出现跃增,以及谱型由“单峰”结构突变为“多峰”结构。4)相对湿度增大主要与气温下降有关,水汽压下降则与异常活跃的凝结增长有关;气温下降是济南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直接原因,弱水汽输送产生的增湿作用对爆发性增强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23.
以1973年以来6个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莱州湾东南岸多时相海岸线及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专题要素信息,并分析了各专题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虎头崖至胶莱河口段的海岸线在1973-1980年向海侵蚀,1980年12月修建防潮堤后基本不变.胶莱河口至白浪河口段海岸线在...  相似文献   
324.
依据八十年代以来宁夏境内中强地震前观测到的重力异常变化,结合地下水、垂直形变、区域应力场以及地质构造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认为,重力变化原因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关系不大。也不是由于地壳垂直形变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强大N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作用下,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某种特殊部位有物质密度变化所致。同时进行了海原大断裂走滑摸拟计算,其结果支持上述看法。  相似文献   
325.
西天山隆升-剥露过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天山造山带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在新生代由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而陆内再造成山。本文主要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分析来限定西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野外系统采集西天山山脉及其伊犁盆地钻孔中的样品,挑选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工作,着重开展了磷灰石的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根据温度-时间模拟结果推断,西天山在中新生代期间共发生了3期次的快速冷却作用,分别为早侏罗纪(200~180Ma)、白垩纪中期(115~95Ma)和新生代期间(24Ma以来);根据样品位置分析表明,西天山的隆升-剥露作用并不均一,开始于侏罗纪早期的山脉抬升范围有限,仅局限于中天山;白垩纪中期(115~95Ma),整个西天山山脉和伊犁盆地一起发生整体的抬升和剥露;新生代24Ma以来,西天山的山体块体抬升与山间盆地的断陷同时发育。  相似文献   
326.
文章通过对探空数据接收机方位显示始终为0°故障原理阐述及对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按照分析步骤进行排查,现场绘制电路板和天线座内元件及连接电缆电路图、准确判断断开的两根芯线接线位置,最终排除故障,从而深刻体会到在维修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还要在实践经验指导下进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327.
各地城市管线普查项目陆续展开,面对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管线数据标准,旨在设计开发一套可扩展、可定制的管线数据质检程序,通过简单定制操作即可满足不同标准需求,避免重复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28.
本文针对目前地震知识培训缺乏互动和沟通的问题,以本体化的地震宏观异常信息知识库为基础,将以目标为驱动的体验式认知方法应用于系统设计中,实现了面向公众的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认知培训游戏系统.该游戏系统将知识融入到以目标为导向的体验场景和体验任务中,以心流体验激发用户的学习动机,使公众在游戏中自主地解决问题,高效地完成对地震宏观异常知识的认知,更好地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相似文献   
329.
河南省数字国土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0.
基于Windows下溢出漏洞扫描技术的网络渗透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渗透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漏洞扫描技术是网络渗透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对目前流行的几种网络渗透技术进行了介绍,对漏洞扫描技术的分类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对Windows下的溢出漏洞扫描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WinE000的PNP溢出漏洞(MS05-039)的扫描进行分析和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