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碎屑—凝灰岩储层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论述了中国东剖中新生代火山储层的发育状况及赋方式,对这些储层进行了区域对比,讨论了火山岩储层的发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讨论了火山岩储层的研究状况,,包括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研究,相带研究及其与油气关系。  相似文献   
62.
N.  Sultana  P.  Cochonata  陈弘 《海洋地质》2006,(2):19-40
在考虑温度、压力、孔隙水化学及平均粒径分布对平衡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洋沉积物中气体水合物的热力学化学平衡理论模型,该模型用新的、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焓形式基础上的公式表示。模型表明温度压力增加时,为了与周围环境中的水体保持化学平衡,水合物带顶部的水合物将分解,这一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挪威陆缘巨型滑坡Storegga滑坡的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计算时考虑了末次冰期及末次冰消期后最重要的两个变化(即海平面变化引起的静水压力变化及海水温度增加)。模拟结果表明,气体溶解度变化引起气体水合物熔融,从而诱发了Storegga陆坡下部的牵引式破坏。另外,利用该模型还进一步得到与以前观点相反的预测结果;以前认为水合物分解只能发生在气体水合物稳定带的底部,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合物带顶部的水合物先发生分解,这一预测结果目前已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3.
沉积物间隙水中硫酸盐与甲烷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以及有足够气体供应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与水组成的似冰状固态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大陆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冻土带中。由于其巨大的资源储量(估计为石油、煤、天然气等所有化石燃料矿产总储量的两倍)、潜在的地质灾害(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可能引起大规模海底滑坡等灾害)以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备受关注[1]。 现在,识别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依靠地震剖面上似海底反射界面(BSR)的出现。BSR曾被认为是由水合物稳定带中致密厚层水合物所导致,然而,现有证据表明,BSR…  相似文献   
64.
65.
南海北部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北部深水陆坡区存在极为活跃的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通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释发现, 该地区由于深水底流的搬运作用, 在水深1000~2700 m左右的陆坡地带形成NE-SW向分布的迁移水道. 在水道东侧断续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 堆积体内部叠加层呈NE-SW向前积堆积特征, 由牵引流沉积而成. 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就是其中之一, 其12 ka以来沉积速率高达97 cm/ka, 是南海目前所知沉积速率最高的海区. 地震剖面显示, 该深水底流极有可能是由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环流演变而成, 挟带南海北部来源的沉积物沿大陆坡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搬运沉积, 最终消失在中央海盆中. 由于深水底流作用的存在, 造成南海北部深海区复杂的搬运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66.
 MMP(Minimum Maximum Points ) 过滤算法是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高效过滤算法。通过对MMP算法原理的阐述及应用效果分析,说明MMP算法在实现海量空间数据检索中的优越性,即采用MMP过滤算法的速度比函数操作至少提高几十倍。  相似文献   
67.
这里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天然气水合物温压场信息的程序设计及其原理。由天然气水合物BSR深度推算压力、温度、热导率、热流等一系列有关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因子,通过设计的模块得以实现,在地热方面为BSR的进一步验证和水合物远景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并为水合物理论研究和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8.
2013年3月18-19日,江苏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平流雾过程,雾区先在长江北岸形成,继而向苏北传播。本文对这次平流雾的形成机理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雾区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平流雾的形成主要受冷空气控制后暖湿平流的影响,冷锋过境后的影响是平流雾形成的基础,东海变性冷高压北抬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地面东南风和低空东南水汽输送共同推动雾区向北传播;长江、洪泽湖、高邮湖等水域对平流雾增强起着重要作用;强浓雾呈渐进式发展,爆发性增强不明显以及云雾共存结构等是本次平流雾的主要特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平流雾的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张志薇  高苹  王宏斌  艾文文  孙家清  鲍婧  徐敏 《气象》2019,45(5):667-675
气温是各种气候因子中影响植物花期迟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高淳油菜花为研究对象,选取近30年(1986—2016年)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盛花期的变化特征和盛花期早晚年温度因子的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分析了三个表征温度的指标(平均气温T_a5℃的日数、积温和强冷空气日数)与油菜花盛花期关系,结果为预测高淳油菜花的最佳观赏期、做好相关旅游气象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淳油菜花盛花期在2001年以前波动不大,但在2001年后,随年代际呈提早趋势;盛花期迟早年类型不同,T_a稳定在5℃的日期也有差别,具体为盛花期偏早年正常偏早年和正常偏晚年正常年偏晚年;盛花期偏晚年与T_a5℃的日数和积温关系也很显著,从冬至日开始,若T_a5℃的日数超过了53 d或者T_a5℃的积温超过137℃·d,则翌年油菜花盛花日期有可能出现在4月4日之后;若达到强冷空气级别的日数越多,则翌年高淳油菜花盛花期会有所推后。在三个表征温度的指标中,对油菜花盛花期影响最大的是T_a5℃积温。  相似文献   
70.
本文将非分裂场形式的匹配Z变换PML引入黏声波方程数值正演中,用时域有限差分模拟检验了其在黏声波方程模拟中的效果.数值正演结果表明,在大角度入射时匹配Z变换完全匹配层比传统PML表现更佳,消除了大角度入射产生的低频虚假反射.长时间能量衰减计算证明匹配Z变换完全匹配层在黏声波方程模拟中具有105时间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