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灰色系统—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陆阳  董克刚  于强  徐鸣 《城市地质》2008,3(1):41-44
地面沉降速率监测值多呈波形动态,数据波动给预测带来了困难。本文以天津地面沉降多个水准点的监测数据为基本序列,介绍了传统灰色系统模型GM(1,1)的预测过程及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马尔柯夫处理,建立灰色系统-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其结果表明,后者预测精度明显提高,67%的样本误差可降至10%以内,92%的样本预测值误差低于30%。  相似文献   
112.
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仪(STCM)具有易携带、无时空限制、多参数测量等特点,在极地恶劣环境下,显然比拖曳磁力仪更具优势。对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船载地磁三分量数据进行船磁干扰场的校正分离,获得相应的三分量数据以及总场。校正后地磁三分量数据与拖曳磁力数据进行对比,其标准差为47.56 n T,表明其在极区内工作性能良好,数据质量可靠。计算结果为我国首次在极区海域内获得的地磁三分量磁异常,有关的技术流程方法将为今后中国极地科考实施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3.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优化调整;但是,矿业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期的那样,出现相对的衰退,成为“夕阳”产业。相反,它不仅仍然在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而且发展趋势更是优于非矿业部门的平均水平。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矿业的发展以及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演变进行分析,并结合矿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对矿业、整个工业及其他效益较好行业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矿业仍是工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以铁矿可供性分析模型项目研究为基础,针对矿产资源储量库和开发库进行铁矿数据采集工作时涉及的问题,对使用铁矿数据库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5.
王威  马小杰 《国土资源情报》2008,(9):26-28,29-30
随着我国矿业领域的蓬勃发展,快速变化的矿业形势对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日益迫切。本文从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现状的角度,结合美国、加拿大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6.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稀土铁氧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直接粉末压片测定磁铅石型稀土铁氧体中Fe、Ba、La等元素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71%(n=8);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相比,镧测定相对误差〈10.58%,其他元素测定误差均〈2.23%。本方法具有制样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7.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追踪伟晶岩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509道班西矿床的花岗伟晶岩普遍发育强烈的糜棱岩化作用,具有典型的韧性变形特征,通过对糜棱岩化伟晶岩脉进行变形组构分析、石英包裹体测温和石英Ti温度计计算,揭示了与伟晶岩就位相关的大陆地壳变形过程中流体的热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韧性变形对区域找矿的启示意义。糜棱岩化伟晶岩中锂辉石、斜长石等矿物主要以脆性破裂为主,具有刚体变形的特征;石英主要发育膨凸重结晶现象,细小的新晶体在较大的石英条带边部形成,可见石英残斑,并具有亚颗粒旋转现象,部分发育核幔构造;白云母普遍变形成云母鱼。石英包裹体、锂辉石和石英的变形特征等微观结构证据表明,糜棱岩化伟晶岩的变形温度为300~400℃,石英Ti温度计得出的变形温度为371~398℃和351~377℃。伟晶岩中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为260~283℃,可能记录了石英变形晚阶段的温度。研究表明,509...  相似文献   
118.
世界各国太阳射电望远镜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汇总了国内太阳射电望远镜的技术性能及原理框图。收集了部分国外太阳射电望远镜技术指标。对射电望远镜系统参数灵敏度、信噪比、交叉计划隔离度的计算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9.
太原西山是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标准层型剖面所在地,自1882年以来,已广泛进行了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绝对年代学数据,年代地层界线多次变更,从而影响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了确定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时间,应用LA-MC-ICPMS对该剖面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作为标志层的8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确定了它们的最大沉积年龄,为地层形成时限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太原组底部晋祠砂岩及上部的七里沟砂岩的YC1σ(2+)年龄分别为296±4Ma和277±2 Ma,且在七里沟砂岩-A中,62颗锆石构成了271~301Ma年龄谱,其单颗粒最年轻年龄(YSG)271±7Ma代表了其最大沉积年龄。山西组底部北岔沟砂岩及其上覆下石盒子组底部的骆驼脖子砂岩所获得的U-Pb年龄均大于七里沟砂岩,不能用来限定山西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与太原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比较表明,太原组沉积于早二叠世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太原组包含Asselian、Sakmarian、Artinskian和Kungurian 4个时期的沉积,甚至进入了中二叠世,而非牙形石确定的只为Asselian期沉积,石炭-二叠系界线可能位于晋祠砂岩底界或其以下。结合前人对太原西山地区及华北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学、岩石学、事件地层学等的结果,认为不能排除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存在盆内岩浆与火山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0.
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等关键教学环节,系统总结了遥感类课程的核心要义,深刻剖析了其传承与变革的辩证关系,最后以笔者所在学校遥感应用与专题制图课程为例,介绍其在变革与传承中的做法,以期为其他高校或专业的遥感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