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一个规模大、品位低、并具有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含碳碎屑岩建造中,矿化受构造破碎带的严格控制。组成矿石的基本矿物为硫化物、石英和方解石。金不均匀地分布于硫化物内。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10-210℃范围内。成矿物质来源较复杂,既有赋矿地层的提供,又有来自下伏的碳酸岩盐和中基性火山岩,同时也有深部物质的参与。该矿床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元素组合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均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具有可对比性,但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低温成矿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42.
对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 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 ,谱线特征为马鞍型 ,其坪年龄为 2 10 .5 9Ma± 0 .99Ma,最小视年龄为2 0 8.0 7Ma± 1.2 2 Ma,等时线年龄为 2 0 7.14 Ma± 1.92 Ma,三者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真实可靠。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结合西南天山大区域内金、铜及其他矿种的成矿部分集中在印支期这一现象 ,认为西南天山在印支期一定存在着某种缺其不可的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43.
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eeks(2005)提出有关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层叠式 (Tiered approach)”评价框架,有关各层次的评价技术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针对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特征,提出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属于Tire 1层次评价模型。根据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特征,遵循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熵原理和证据权重原则,用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风险表征污染指数(Cif);以其环境生物可利用性表征毒性响应系数(Tib),以对污染指数进行修正;以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毒性响应因子(Tie)为权重,提出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RI=∑mi=1Eri其中,Eri= Tie×Tib×Cif;RI表示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为元素i的潜在风险因子;Cif=Ci/Cio ,Ci为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实测值,Cio为计算所需要的参照值。Tib=(Rib/ Pib)1/2,Rib为样品中某元素生物可利用相态占总含量的百分比,Pib为参照土壤的相应比值。  相似文献   
44.
引言杨子地块西部的"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冉崇英等,1990;黎功举等,1995;李朝阳等,2002),产出了拉拉、东川、易门、大红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由于长期缺少高精度年代学和有效的同位素示踪数据的支持,对这些矿床的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应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定易门铜矿床矿石的形成年龄,通过矿石的Os、Sr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进而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可能与Rodinia大陆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45.
李泽琴  王奖臻  倪师军 《矿物学报》2007,27(Z1):275-276
在斑岩铜矿成矿过程中,不仅要求有足够量的铜,而且要求有大量的硫从岩浆中分离出来进入流体相.在分异过程中,铜与氯进入液相,而硫则主要呈H2S或SO2形式进入气相(Heinfich等,1999),铜与硫分离迁移(Heden-quist等,1994;Lowenstem,1994).因而要形成斑岩铜矿床,两种流体是如何混合,使得铜与硫能以硫化物的形式沉定聚积而成矿是斑岩铜矿床形成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西范坪斑岩铜矿床为例提出一种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新模式-两期热液混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6.
四川西范坪斑岩铜矿床中锌铜矿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范坪锌铜矿是一种罕见的天然锌铜金属互化物,是锌铜互化物系列中的新变种,发现于四川省盐源县西范坪地区石英二长斑岩中。共生矿物有钾长石、钠更长石、石英、黑云母。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等。锌铜矿呈金黄色,均质性,粒度0.1-0.5mm,显微硬度VHN10=190kg/mm^2。视觉反射率Rvis=67.97%,电子探针分析矿物化学成分为Cu59.15%-62.55%,Zn36.3%-39.85%,晶体化学式为Cu7Zn4。该类矿物多数与造岩矿物共生,形成于高温、还原、缺硫的条件,不同于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47.
应用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方法和Gresens方程,研究了小青山铜(金)矿区交代成因钠长石岩,区分出了两类不同原岩性质的钠长石岩。A类钠长石的原岩为绢云母千枚岩,它们的ΣREE为30.13~101.09,ΣCe/ΣY=1.8~7.8,δEu=0.23~0.91,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类钠长石岩的原岩为辉长岩,它们的ΣREE=29.06,ΣCe/ΣY=2.04,δEu=0.93,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大多数微量元素均为负异常。两类钠长石岩形成过程中K2O、Fe2O3、FeO及MgO等带出,Na2O及SiO2带入。  相似文献   
48.
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近年来斑岩铜矿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6个方面:(1)斑岩铜矿与岩浆的氧化状态有关,只有氧化型岩浆才能形成斑岩铜矿,并提出了确定岩浆氧化状态的新标志;(2)岩浆中硫和氯的含量,存在状态,溶解度等对成矿有重要控制作用;(3)岩浆能否较早达到水过饱和状态,并发生流体相的出溶是成矿的另一个控制因素;(4)俯冲板片释放出的流对对上覆楔形地幔的交代作用是形成含矿岩浆的重要环节;(4)岩浆混合或底侵作用可能在某些斑岩铜矿成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提出了一些新的成矿及找矿标志,如早期磁铁矿蚀变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